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10-19 15:29

AI可以让生活更从容

作者:微信文章
      你还只用AI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吗?之前我问过几个朋友,他们都回答“是的”。但是,我想说的是AI真的可以让生活也更从容。

      举个例子,前几天一个朋友在微信上问我:“你的公众号有做投流吗?”我被问住了,“投流”是什么?原来这个朋友的朋友想了解公众号流量变现的问题,她想到我在写公众号于是就来问我,然而这个问题命中了我的盲区,我只是知道有这么回事,但并没有具体去了解过。于是我条件反射的拿起手机、打开腾讯元宝开始提问(这个动作是我在今年做过无数次的:有疑问,找AI!)。最后我把元宝的回复分享给朋友,我俩一起感慨“万能的AI”。

      我的腾讯元宝APP里已经有了长长的使用记录(注:我喜欢用这个APP与DeepSeek沟通),除了一些与保险相关的内容外,话题涉及了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AI让我可以快速学习那些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的知识。

      大家有没有认识到这种快速学习能力有多重要?在这个信息爆炸、内卷严重的时代,“多知道”一些,往往就多了一个解决方法、多了一种选择、多了一些有备而来,或是少了一些无效沟通、少了一些上当受骗。进而,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分从容。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把AI用起来!下面我列一些我感觉很实用的应用场景给大家抛砖引玉,或许某个场景也正是你需要的。

场景1:增加看病就医的知识

      我曾经说过,人到中年要做好和“病”打交道的准备,措施之一就是积累一些看病就医的基本知识。

      生一场病从体检报告的小箭头、或者不舒服的症状、或者意外受伤开始,然后可能是各种看不懂的化验单、检查报告、医生诊断,进一步可能会涉及复杂的治疗方案以及不同的方案要怎么选才好。普通人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专业名词看不懂、听不懂,医生又没有那么多时间从基础的科普讲起,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带来的沟通和决策障碍绝对是一种折磨,可能有些朋友已经经历过到百度、知乎、小红书各种搜索或者找周围有经验的人请教。现在,也可以让AI来提升这些搜索和请教的效率,它可以在全网快速检索、汇总、整理相关信息,让普通人也能快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具备和医生沟通的基础,不再因为听不懂、看不懂而焦急无措。

      注意,这个场景中AI的作用是用来协助更好的和医生沟通的,而不是替代医生。现在的AI还有很大的局限性,生命和健康这么重要的事还是要靠专业医生。

场景2:家庭理财方面的分析

      今年夏天的时候有个朋友找我商量是否提前还房贷的问题,核心诉求是:还贷期间可以有个税抵扣,但在目前的利率走势下,要不要提前还贷以及怎么提前还合适。分析投入产出是我的老本行,但房贷的详细规则我了解的并不全面,于是我把这个分析需求描述给了AI,在和AI交互了几轮,补充了信息并对一些细节进行追问之后,AI反馈的分析结果得到了朋友的好评。

      这类家庭理财方面的分析需求恐怕很多人都有,可能有些朋友因为不得要领就望而却步了,这时候其实AI可以成为很好的助手;即使你能靠自己搞定,也不妨让AI分析一下,没准它就能给你提供很好的补充。注意,让AI进行分析的要领,首先是尽可能给出完整的背景信息,例如上面例子里涉及的贷款剩余本金、剩余期数、利率、个税综合税率等等;其次,要注意判断AI是否理解了你的诉求、以及对背景信息的使用是否正确,因为现在的AI还比较傻,如果你漏了提供一些关键参数的话,它不会找你要,而是会假设一个然后自顾自分析下去。

场景3:看懂那些洋文的商品包装

      去年我摔了一跤,眼皮上留了个小疤,我的好友分享了一款网红的日本祛疤膏连接,我同时也在常去的电商平台搜索了一下,确实是被好多商家大力宣传的“便宜又好用的神药”。我有点强迫症,在仔细看介绍的时候发现了一点点不对劲,当时还没有DeepSeek,于是我在百度上花了很多力气搜索,又特意找了翻译APP来翻译图片中外包装上的日文,最后发现这就是一款抗生素软膏,和祛疤没有半毛钱关系。我想那些商家可能并不全是骗子,估计因为日文普及率不高,因此互相copy、以讹传讹的情形是有的,只是坑了那些同样看不懂日文的消费者。

      今年夏天又被分享了一个日本的好物,还有一种德国产的保健品,我直接在元宝APP中给包装的各个面拍照上传,然后万能的AI直接识别、翻译、整理并输出了产品信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文字反馈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追问一下,真是不要太方便。

      这个应用场景,应该不仅限于需要翻译外文的时候。有时候在网上买的商品,例如保健品、护肤美发产品等等,宣传页面上大力宣传的功效,和它的实际成分是否匹配?有没有夸大宣传或者忽悠人?完全可以让AI分析一下看看。

场景4:辨别真伪

      不久前有一次和两个好姐妹闲聊,姐妹A转发了一个短视频,讲一个13岁的小孩哥展示大师级的书法,姐妹B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一个小孩怎么能有这种水平,会不会是视频造假了?当时的我“有疑问找AI”的条件反射已经建立,立马打开APP,给AI大致描述了视频内容,问它是真是假。AI立即整理了这位小孩哥的背景、自学书法的经历、走红的过程,还从官媒报道、地方政府及赛事认证等几个方面确认了是真人真事。

      所以,AI是真的可以帮助我们辨别真伪,上面例子只是个小事,但完全可以设想一下:当接到疑似诈骗的电话,是不是可以找AI判断一下;当老人遇到某些投资的宣传,是不是可以找AI查一下宣传的企业是什么背景、投资方式是不是合法、或者有没有坑?以此类推,那些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上当受骗,可以在AI的帮助下辨别真伪。

场景5:远离Out

      我的那篇《人到中年,请做好准备》里,有一项就是:别让自己落伍。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落伍,才能活得从容,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现在,AI就是最好的防Out利器。我的元宝APP的对话记录里,有很多琐碎的内容来自偶然的场景,有的让我涨知识,有的确实帮到我,有的让生活多了乐趣。下面都是我曾经问过AI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价值,列出来给大家参考:

ü 什么是国债逆回购:个人理财的选择又丰富了

ü 短视频里说的“东大”是什么:那些流行用语都能看懂了

ü 国际金价走势及机构预测:个人理财的参考依据增加了

ü 歌曲《没出息》走红缘由:热门话题,有趣的谈资增加了

ü 网球比赛规则速补:第一次看网球赛,临时抱佛脚补一下基础知识

ü 如何查询医保缴费状态:帮朋友解决医保相关问题

ü 塔斯汀中国汉堡品牌分析:据说在年轻人里火过一阵,我不能Out

ü 以下省略若干……

“不落伍”的关键是保持好奇心,AI就是能满足好奇心的万能钥匙。

      上面的5个场景,总结了我遇到的、能帮我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AI的使用方式,它们让我在生活中能够遇事更从容。实际上还不止于此,AI赋予我的快速学习能力还让我在兴趣爱好上得到更多的乐趣,在这篇文章里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找我交流。

      最后,再强调一下AI的局限性。上面场景中AI的功能,比百度这类搜索引擎更智能的是能识别提问者的意图、快速从大量信息中提取所需内容、汇总整理再输出,但它无法判断它使用的素材内容是否正确或准确,因此它的输出结果也会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自相矛盾或信息已过期等等。因此,建议在使用时,带着审视的眼光看它的反馈,并且把它的反馈作为学习的敲门砖,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某件事时,最好找到权威的信息来源进行验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可以让生活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