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瞄准了AI的“童年”
作者:微信文章最近经常看到一个词“AI投毒”,可能对于AI关注较少的人,是个新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认真的来对待这个问题了。它比较正式的解释:指通过伪造数据、虚构信息等手段污染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导致AI输出错误或有害内容的技术攻击行为,其危害已覆盖医疗、金融、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通俗点讲,就是给正在学习的“AI好学生”喂“有毒”的假信息,让它学坏,最后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教一个天真的小孩认东西,你不停地指着一只猫说“这是狗”,时间长了他就真的以为猫是狗了。
投毒方式可以主要概括为数据投毒和模型投毒两种方式。其危害跟我们日益相关的有很多,随便举几条例子:
看到一则新闻,可能是AI将不同时间地点的事情拼凑而成的,生成完全不实的结论。儿童手表以及其他的AI智能体,智能问答时候给出一些错误的言论,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价值观。使用AI生成代码,可能被植入后门,或者直接暴露敏感信息如密钥、口令等。可以通过向推荐算法(比如某音、某宝的推荐系统)大量“投喂”虚假的点击、点赞、转发数据。劣质商品或假新闻变成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从而疯狂推荐给用户。AI造假在当下变得更容易,普通人难以分辨,诸多公信力形象危害严重。
对于我们而言,AI应用是大趋势,不可避免的要去使用它,但要优先选择成熟、知名的产品,确保安全性,避免重大损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