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初中英语教学
作者:微信文章上午刘珉老师在报告《践行新课标:教育技术赋能英语教育新图景》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正确处理PPT、黑板、教材的关系,让我让我深刻的意识到,这场培训超越单一AI素养的提升,还融入了提示工程、人机协同策略与AI教育理论,让我们实现AI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并线并进、同步提升。刘珉老师为我们呈现了Ai赋能教学的案例:Ai辅助听力试题设计、Ai赋能初中英语教学实践、Ai辅助语音语调训练、Ai助力丰富教材资源。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刘老师示范的Ai赋能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王玉青老师在报告《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中从智能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学习、评估反馈、四个方面描绘了Ai应用的场景。我觉得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的最大的软肋是不会提供完整的提示词。王老师从CRISPE框架、BROKE框架、ICIO框架展示了使用的提示语:
下午刘珉老师做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英语课文文本分析实操》报告刘老师建议""3+3"原则分析语篇:3种Ai工具,3轮改进来综合分析语篇。
武继国老师分享了青岛市崂山区的数字基座智慧纸笔课堂,实现了个性化的评价和及时的数据反馈,精准赋能课堂。点阵笔收集的数据从五个五个维度进行精准分析,为教师开展循证教学提供充分的数据保障。但是6-8个亿的大工程,也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武老师的几个观点我觉得很有启发:
1.学习目标,也是课堂评价,评价要回扣目标。
2.评价要多元化鼓励一批人就会打击一批人,教师心中要有数,做到有差异性。经常思考,今天留的作业适合哪些孩子?
3.教学评、评学教,教与评都是为学服务的。
今天的四场报告让我深刻的认识到,生成是人工智能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将推动教育理念与范式的深刻重构。我们英语教师更应该主动提升AI教育应用能力,实现从“教”到“导”、从“输出”到“协同”的身份跃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