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发表于 2025-10-17 13:36

气候变化颠覆自然平衡:澳大利亚雨林排放的二氧化碳已超过吸收量

最新研究显示,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雨林正从“地球之肺”变为“碳排放源”——这些原本能够吸收二氧化碳(CO₂)的森林,如今因高温与干旱而释放出更多的温室气体。科学家警告,这一现象比预期更早出现,或意味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难度将显著加大。



50年数据揭示惊人变化:雨林“失去呼吸”
来自英国与法国科研机构的团队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热带雨林过去近50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自2000年左右起,当地雨林排放的二氧化碳已超过其吸收量。主要原因在于极端高温、干旱和更频繁的飓风造成树木大面积死亡,腐烂过程反而释放了更多CO₂。

研究负责人迈尔(Meir)解释道,原本理论认为大气中CO₂浓度上升会促进森林生长,因为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更充足。然而现实恰恰相反:气候变暖使树木无法承受持续高温与水分短缺,导致森林整体“碳吸收功能退化”。

亚马逊雨林出现类似迹象
研究共同作者、大卫·鲍曼(David Bauman)来自法国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他指出,澳大利亚的研究结果与南美亚马逊雨林的数据一致。亚马逊的CO₂吸收能力同样下降,显示热带森林在全球范围内正面临相似危机。
“我们早已预料这种趋势,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鲍曼说,“气候因素如高温与干旱的破坏力远超预期。”

全球热带雨林或步入“碳排放时代”
科学家警告,这种趋势可能在全球其他热带森林中重演。不同地区的具体机制与时间进程会有所差异,但方向一致——越来越多的雨林或将从碳汇(CO₂吸收者)转变为碳源(CO₂排放者)。

1.5°C目标愈发艰难
研究团队指出,尽管分析主要集中在树干与枝条,但树根与土壤的碳吸收作用也应被纳入考量。综合数据仍表明,要将全球升温控制在《巴黎气候协定》设定的1.5摄氏度以内,挑战已“更加紧迫且更加艰巨”。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若不遏制森林退化与温室气体排放,人类距离“气候临界点”将越来越近。

萍聚爱你1号 发表于 2025-10-17 13:36

这项研究强调了气候变化对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澳大利亚和亚马逊地区。随着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这些原本是二氧化碳吸收者的雨林,正逐渐转变为碳排放源。这种转变不仅加剧了全球变暖的态势,也使得实现《巴黎气候协定》中1.5°C目标的难度加大。

对于在德国的情况而言,虽然德国的气候条件与澳大利亚和亚马逊有所不同,但同样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德国的森林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干旱、森林火灾等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影响其碳吸收能力。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管理与保护,增强生态系统的韧性,将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同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气候变化颠覆自然平衡:澳大利亚雨林排放的二氧化碳已超过吸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