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对程序员的威胁有多大?
作者:微信文章AI最近很火,AI也是程序员这个行业最大的焦虑,特别是各种编程助手,都在喊着要淘汰程序员这个职业。但这些日子试用各种智能编码助手给我的感觉来看,AI在近一两年内淘汰程序员希望还不大。为什么这么说,请听我慢慢道来。 先来说说使用AI编程助手的体验,我这段时间的主力工具是Trae海外版,使用的是它主推的Solo模式,宣传中说的是能够实现文档设计、代码编写、部署上线等一系列功能。但实际的体验如何呢? 好的地方在于它确实能够快速帮你实现一个产品原型,例如我用它写了两个web工具,一个是个人网站,一个是日常规划工具。基本上都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做出来了一个可用的东西。在之前十来年的工作中,我一直尝试自己写个人网站,从最开始的Django一把梭,到Vue+Django的前后端分离,写的那叫一个痛苦。每遇到一个问题,我都要去查找资料,自己想逻辑,自己改代码,第一版网站写了足足一个月才上线。 第二版网站干脆就没写完,为啥?因为我学完Vue去写,发现Vue2更新到了Vue3,等我学完Vue3的内容,发现Django的知识又忘了不少。两边的协调配合写的磕磕绊绊,大半年的功夫硬是没写完,后面就直接放弃了。 而这次我直接让Trae用前后端分离架构给我写个人网站,一天时间网站就基本上写好了,速度快得让我不敢置信。在这个过程中我只告诉它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页面,什么样的效果。它直接改代码,我也根本不需要去看一行代码,这个感觉简直不能用爽来形容。 到这里好的地方就说完了,从这方面的体验来看,AI对初级程序员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不好的地方,以及我个人感觉程序员的希望在哪里。 在产品原型改好以后,噩梦就来了。一个简单的产品原型是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的,必须要根据需求来不断迭代修改,我的小网站当然也不例外。我给个人网站添加了各式分类、各种酷炫的样式、各种后台接口动态联动的内容。好,到这里为止一切还算正常,那么下面问题就来了。 当我需要改动一个编辑框的时候,它非常迅速的就完成。当我再访问主页时,发现分类的文章数量统计功能被破坏了。然后我让它帮我修复这个文章统计功能,统计功能修好以后,后台的文章统计功能被破坏了。 这个时候的感觉是非常非常非常想爆粗口,但奈何对面是AI,如果你试着爆粗口就知道,它会承认你是对的。然后继续修改,继续犯错,继续把你已有的功能改垮掉。 除此之外,AI的短时记忆能力也非常差,上一次修改时添加了一堆调试语句,什么console.log,什么print语句。当问题没解决的时候,这些东西依然保留在你的代码里,它视而不见。下一次解决问题的时候它照常继续添加调试语句,反正打死不会清理。 我使用的是前后端架构,前端监听在5173端口,本身前端的开发服务器已经在启动状态,然后它排除的时候忘掉了前端服务已经启动会再去尝试启动一个前端开发服务器,当然启动两个没关系,只要你记得访问端口也还行。但是在调试过程中,它莫名其妙地又去开3000端口访问来排错。而我机器上的3000端口刚好开了另外一个web服务,在我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它已经检查完了3000端口的web页面,发现页面上没有错误,它直接认为问题解决了?然后告诉你问题已经成功解决,开始给你总结一堆废话。并且上述问题在整个调试过程中反复出现,把你折磨的没脾气。 通过这么一段神奇的经历可以看出,现阶段的AI虽然宣传说是能够统筹把握全程,但是实际的执行过程还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根本没有统筹全局的能力,不会考虑它这样的修改会对其他功能造成什么影响。 同时因为短时记忆能力的缺陷,导致相同的问题在调试过程中会反复出现,并且之前正常排错的经历它记不住,后面犯相同的错误时,它依然遵循相同的流程去解决,不会重复利用之前的解决经验。 AI对程序员的威胁不言自明,但想要短时间内做代替还是挺难的,目前只能说可以提高程序员的效率,例如帮忙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示例代码,但是整个全局的把控还得依赖人类程序员来处理。 不过以AI的进化速度来看,我还是蛮期待它变得更好,因为可以帮我快速把大脑里的想法实现出来快速进行验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