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资讯|美媒哀叹:离开中国稀土,美国AI雄心可能只是一场幻梦
作者:微信文章一把看似微不足道的“沙土”,正成为中美高科技博弈中的关键筹码。
“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实施的最严格的出口管制。”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关键矿产专家格雷丝琳·巴斯卡兰如此评价中国近期出台的稀土新规。
过去几十年,美国通过限制阿斯麦向中国出售EUV光刻机,卡住了中国先进芯片制造的脖子。
如今,形势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中国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的出口管制,让全球唯一能生产最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阿斯麦陷入困境,该公司正准备应对可能持续数周的出货延迟。
01
中国稀土新规:一把精准的“手术刀”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新规覆盖含有0.1%及以上中国重稀土成分的由外国制造的稀土磁体和部分半导体材料。
新规的巧妙之处在于其延伸到了境外产品。根据规定,凡是含有中国稀土成分或采用中国稀土开采、冶炼、制磁技术生产的磁体,外国企业出口时都需获得中国批准。
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国外生产的稀土相关物项,只要含有“中国成分”,就受到管制。
稀土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在军事与民用领域占据不可替代地位。美军F-35战斗机单机需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每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则需消耗4吨稀土材料。
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全球约70%的稀土开采、90%的分离与加工以及93%的磁体制造。这一结构性优势使得中国稀土政策具有全球影响力。
02
阿斯麦的困境:光刻机与稀土的依存关系
彭博社报道指出,阿斯麦以及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所销售的半导体制造机器,尤其依赖稀土,因为这些设备包含极其精密的激光器、磁铁和其他使用稀土元素的部件。
阿斯麦是全球唯一一家生产最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厂商,其EUV光刻机是生产7纳米及以下芯片的关键工具。
如今,这家曾经被美国用作对华“卡脖子工具”的公司,反而可能被中国稀土政策“卡住脖子”。
一名熟悉阿斯麦的消息人士称,该公司正在为潜在的业务中断做准备,尤其是因为中方新规要求外国公司在重新出口含有中国稀土的产品前也必须获得批准。阿斯麦目前正游说荷兰和美国的盟友寻求替代方案,但短期内很难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
03
美国科技遏制的升级:从“小院高墙”到全链条压制
面对中国的科技崛起,美国的遏制策略不断升级。北大国发院副研究员梅亮指出,美国已从“卡脖子”转向“锁咽喉”,从关键技术封锁转向战略性产业的全链条压制。
2018年3月22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参议院作证时,列出了对中国征收关税的十大高科技产业,涉及约1200项产品,这些产品与《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高科技产业领域高度重合。
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美国对华科技政策更加激进。2022年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对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前沿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十个技术领域实施严格管控。
2024年的《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进一步将受管控技术范围扩展到18个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
2025年5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宣布全面升级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不仅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供应高端AI芯片,更首次将禁令延伸至全球范围,包括全球禁用华为昇腾芯片。
04
中国稀土政策的战略意义:环保与安全双轮驱动
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并非如西方所称的“意气用事”,而是基于国家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
稀土开采曾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以重稀土储量占世界70%的江西赣州为例,几十年的无序开采导致当地农田被污染以致无法耕种。
据工信部2012年估算,赣州的环境恢复性治理费用高达380亿元,而2011年赣州开采稀土的利润仅为64亿元。
2011年,中国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2024年6月,中国公布《稀土管理条例》,明确要求建立稀土全产业链监管体制机制。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表示,中国政府依法对两用物项相关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将予以批准,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这表明中国并非要切断全球稀土供应,而是希望建立更加规范、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
05
中美科技博弈的未来走向:三个关键趋势
中美科技博弈将呈现常态化、复杂化趋势。通过分析,我们可以预见三个关键发展方向:
一是技术竞争将更加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梅亮指出,美国已从针对关键技术转向针对战略性产业,这些产业具有前沿性和为关联产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撑的特点。这意味着竞争将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
二是全球科技供应链可能出现多元化重构。美国正在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鼓励企业将产能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国。但这一过程面临巨大挑战,因为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生态和供应链体系。
三是中国将加速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与替代。面对外部封锁,中国国内加大了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进一步强化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扶持。
数据显示,中国AI服务器市场外购英伟达、AMD等芯片比例,预计会从2024年约63%下降至2025年约42%,而中国本土芯片供应商占比将提升至40%。
06
市场影响与产业链重构
中国稀土新政和美国的科技遏制已经对全球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半导体供应链尤其容易受到中国此类举措的冲击,因为大型芯片工厂依赖于提供专用设备、复杂工艺和最终封装的企业生态系统。
汽车行业首当其冲。美国一家大型芯片公司的高级经理表示,该公司面临的最明显风险是稀土磁铁价格的上涨,而这些产品在芯片供应链中至关重要。
日本铃木汽车已宣布暂停其旗舰车型雨燕轿车的生产,成为首家受稀土出口管制影响的日本汽车制造商。
不过,市场也展现出韧性的一面。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表示,对符合规定的稀土出口申请,中方将予以批准。
中国政府已向宝马、大众等德国车企以及通用、福特等美国车企的稀土供应商发放临时出口许可。
从长远看,全球稀土供应链将加速多元化进程。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因为中国在稀土加工技术方面仍保持领先优势,且其他国家开发新矿山面临环境审批和建设周期长等挑战。
///
全球芯片产业格局正在重塑。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最近坦言,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从美国前总统拜登刚上任时的95%下滑到目前的50%。
他直言美国限制AI芯片对华出口“完全错误”,反而可能使美国失去领先地位。
稀土博弈的未来不取决于单一国家的意志,而将基于全球产业互联互存的现实。美国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指出,仅靠美国市场不足以支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科技公司。
如果美国企业无法进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最终将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和科技领先地位。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科技战中,中国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布局,通过稀土管制等措施捍卫自身发展权益。而世界两大经济体的科技竞争,注定将塑造未来十年的全球科技格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