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0-10 01:08

AI基建预期大爆发

作者:微信文章




一、贵金属与能源金属:全球通胀预期+地缘避险+绿色转型共推价格上行周期

投资逻辑解析


黄金破4000美元/盎司背后是“三重底”支撑
COMEX黄金和伦敦现货金突破历史高位,已非单纯通胀对冲工具,而是进入“货币信用重构期”的战略性资产配置阶段。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中国连续18个月增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中东局势紧张、俄乌冲突延宕)共同构筑了黄金的结构性牛市基础。

铜价突破10800美元/吨源于“供给刚性+需求跃迁”双重共振
LME铜价上涨不仅反映节后补库情绪,更深层原因在于:
全球电网投资加速(新能源并网、特高压建设)电动车与AI数据中心带来新增耗铜量(单台AI服务器用铜量为传统5倍以上)主要矿山品位下降、罢工频发(智利Escondida、秘鲁Las Bambas),供给弹性不足

稀土战略地位提升,出口管制强化定价权
商务部宣布加强稀土物项出口管制,标志着我国在关键资源领域的“卡脖子反制能力”正式制度化。轻重稀土分离技术壁垒高,而中国掌握全球70%以上冶炼产能,具备极强议价能力。未来随着机器人、高端电机、风电等领域对高性能永磁材料需求爆发,稀土永磁将成为稀缺成长型资源品。

策略提示:本轮有色行情由基本面驱动而非情绪炒作,但短期涨幅过大导致波动率上升。建议关注回调后的趋势性机会,优先选择资源自给率高、现金流稳定、扩产明确的企业。
二、半导体与AI算力链:算力军备竞赛点燃全产业链扩张潮

投资逻辑解析


AMD获OpenAI 6GW算力订单,引爆全球AI基建预期
此次合作虽未披露具体芯片型号,但6吉瓦级电力消耗对应约数十万张GPU规模,意味着OpenAI正在筹备下一代超大规模训练集群。AMD MI300系列有望借此打开英伟达垄断格局,推动其生态链(封装、互联、电源管理)全面受益。

三星DRAM涨价释放行业拐点信号
存储产业具有明显周期性,此次提价幅度达15%-30%,表明库存去化完成、需求回暖(服务器扩容、手机备货旺季)。叠加HBM(高带宽内存)渗透率提升,存储厂商盈利能力将迎来强劲修复。

国产替代+先进封装双主线并进,本土供应链迎来黄金窗口期
在美国持续打压背景下,中国大陆晶圆厂加速导入国产设备与材料。同时,Chiplet(芯粒)架构兴起使得先进封装成为性能提升的关键环节,催生大量封测、载板、导热材料需求。

产业链分化显现,警惕“硬件内卷”,聚焦“不可替代性”环节
当前光模块“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出现高开低走,反映市场开始担忧产能过剩;而晶圆代工(华虹、中芯国际)虽创新高后回落,但长期看仍具战略稀缺性。

策略提示:半导体行情正从“普涨”转向“结构分化”。应重点关注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客户粘性强、产能利用率饱满的细分龙头。短期注意规避估值过高、缺乏业绩兑现的题材股。
三、可控核聚变:人类终极能源梦想步入工程化落地阶段

投资逻辑解析


BEST装置杜瓦底座安装成功,标志中国聚变工程实现关键突破
合肥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采用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设计,体积仅为ITER的1/30,能量增益目标更高,代表我国在“小型化、商业化”路径上的领先探索。该进展极大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FEC 2025将在成都举办,国际聚变关注度即将升温
每三年一次的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是全球最高级别学术会议。中国主办将进一步彰显其在全球聚变研究中的领导地位,可能促成更多国际合作项目落地。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开启“十五五”资本开支大年
注册资本高达150亿元,推测由中核、国电投、中科院等联合发起,预示国家层面将主导聚变产业化进程。未来五年预计将带动百亿级设备采购需求,涵盖超导线材、真空室、第一壁材料、偏滤器、控制系统等。

民企积极跟进,形成“央地协同+产学研一体”生态
如合锻智能参与主机结构制造,国光电气提供微波源系统,哈焊华通研发特种焊接工艺,说明产业链已初步成型,具备从小试向中试过渡的能力。

策略提示:可控核聚变尚处早期阶段,属主题投资范畴,但具备极高想象空间。建议以“事件驱动+技术验证”为主线,逢低布局真正参与核心部件研制的企业,避免纯概念炒作。
四、AI应用端:Sora 2.0发布或开启“视频生成革命”

投资逻辑解析


Sora 2.0登顶App Store,定义新一代内容生产范式
OpenAI称其可生成长达一分钟、连贯且细节丰富的高清视频,支持复杂场景建模与物理模拟。若实现大规模商用,将颠覆影视制作、广告创意、游戏开发等行业,形成“文本→图像→视频→交互”的完整AIGC链条。

应用场景广泛,中国企业具备内容与渠道双重优势
视觉中国拥有海量版权图库,可作为训练数据集并与Sora形成互补;科大讯飞在语音-视觉多模态融合方面积累深厚;万兴科技面向海外创作者市场,具备全球化产品矩阵。

港股与美股AI应用回调,反映市场对盈利不确定性的担忧
Palantir、AppLovin等虽技术领先,但商业化路径模糊,估值承压。相比之下,A股部分AI应用企业已有实际收入增长支撑(如教育、办公场景落地),更具安全边际。

端侧硬件补涨受限,需等待下一波用户级爆款出现
AI眼镜、AI耳机等终端尚未形成杀手级应用,当前仍处于“为技术找场景”阶段。短期缺乏催化剂,难以接力算力硬件成为主线。

策略提示:AI应用端行情依赖于真实流量转化与商业模式闭环。优选已有付费用户基础、具备内容护城河、能快速集成最新模型能力的企业。警惕仅靠PPT讲故事的伪AI公司。
总结:四大赛道投资图谱与配置建议

板块驱动因素投资风格配置建议贵金属与能源金属宏观避险+绿色转型+供需错配成长+防御兼顾核心持仓,逢低吸纳紫金、北方稀土半导体与AI算力算力军备竞赛+国产替代+存储复苏高弹性成长精选通富微电、深科技等硬科技标的可控核聚变工程突破+国家战略+资本入场主题+远期成长小仓位参与,关注合锻智能、国光电气AI应用端Sora革新+内容变革+生产力重塑应用创新关注视觉中国、万兴科技等落地能力强企业 整体操作建议

不追高,重节奏当前市场情绪高度一致,尤其是有色与半导体板块短期交易过热,谨防“一致即反转”。抓主线,守核心聚焦“资源自主可控”与“科技自立自强”两大国家战略方向,优选行业龙头。长短结合,动态调仓可将组合分为“战略持有+战术交易”两部分,前者锁定长期价值股,后者捕捉事件驱动型机会。密切跟踪海外科技动向尤其关注OpenAI、英伟达、台积电等企业的技术迭代与订单变化,及时调整产业链判断。

展望未来:我们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资源重估的历史交汇点。无论是可控核聚变的梦想照进现实,还是AI重塑人类创造力边界,亦或是关键矿产成为大国博弈筹码——这不仅是资本市场的盛宴,更是国家竞争力的深层较量。投资者唯有穿透表象,把握底层逻辑,方能在变局中赢得先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基建预期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