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年代,尽早打造超级个体
作者:微信文章李博士,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大牛”,在国庆节假期进行了一场实验:仅靠AI帮助,两天时间完成了一个4万行代码、功能复杂的全新办公协作平台。而同样的工作,传统模式需要数十人花费几个月时间。
在这个AI技术爆炸的时代,我们正见证着工作形态的根本性变革。当李博士这样的技术专家都感叹“自己在AI面前什么都不是”时,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该如何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立足?
可怕的从来不是失业,而是你根本没能力离开。而打造“超级个体”的能力,正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根本。
一、练就可迁移的个人技能
什么是可迁移的技能?其实就是脱离任何平台,你也能独立交付价值的本事。
在AI重塑职业格局的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纽约时报报道称,未来五年AI将取代900万个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它又将在2030年前创造1100万个新岗位。
那么,哪些技能才是可迁移的,能够跨越技术变革的浪潮?
其实,能力平庸的人和专才都可能被AI取代,未来的世界属于既懂技术、又通产品、晓市场,同时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AI时代,可迁移的技能包括但不限于: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与AI协作的能力。
二、 打造可复利的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本质上是一种信任的积累,它让你的技能不再仅仅通过传统的平台和渠道进行交易,而是直接与市场需求对接,并获得溢价。
作为数字游民中的“超级个体”,他们正是通过个人品牌“推广自己的形象IP和相关产品,快速触达客户和受众”。
三、搭建可扩展的生态体系
超级个体的终极形态,不是“一个人干到底”,而是你成了一个高效的连接节点。
张彪(匿名)是一位普通的IT从业者,没有名校背景也没有大厂光环,但他凭借AI智能体创业,面向海外零售业客户,实现了“小而美”的创业梦想。
他感慨道:“创业半年以来他时常感到欣慰的一点是,AI智能体创业的初始成本真的很低,每月掏个AI大模型月租费即可。”
这就是AI时代“一人公司”的缩影——轻盈、敏捷、低成本试错。
但真正的高阶玩法,是学会指挥“AI员工团队”。周鸿祎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如果每个人可以打造30到50个智能体,并让这些智能体每天为自己工作,那么个人实际上拥有了数百个智能体的协助,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超级个体。”
一个生动的例子是开发者Alex的实践。他想开发一款名为“InsightFlow”的SaaS产品,传统模式至少需要4人团队工作数周。
但他没有组建团队,而是利用CrewAI框架创建了“虚拟AI员工团队”,包括市场分析智能体、产品经理智能体、后端开发智能体、前端开发智能体、测试智能体、运维智能体和营销智能体。
在不到3天时间内,作为唯一的决策者和指挥官,他领导AI团队完成了一款功能完善、经过测试并成功上线的SaaS应用。
这就是未来工作的缩影——人类成为指挥官和决策者,AI智能体成为执行者。
四、AI智能体是超级个体的核心武器
要打造可扩展的体系,离不开AI智能体的支持。但很多人对AI智能体的理解还停留在工具层面,其实它已经进化成为“行动者”。
与传统AI工具不同,AI智能体是主动的、闭环的系统。你赋予它一个目标,它会自主地将目标分解成一系列任务,然后调用各种工具去执行这些任务,并根据结果进行反思和调整,直到最终达成目标。
简单来说,传统AI是你的“副驾驶”,为你提供信息和建议;而AI智能体就是你的“自动驾驶员”,能够直接替你操控方向盘,驶向目的地。
五、如何打造你的超级个体
成为超级个体,并非一蹴而就。从转型路径来看,我们需要从传统的执行者,转变为AI指挥官。
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步骤:
1. 技能重构
猿辅导教学团队指出,素养教育的核心在于“根”的培育——通过真实情境任务、跨学科融合及批判性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而非“知识点堆积”。
我们应该聚焦培养可迁移的底层能力,而非仅仅学习容易过时的具体技能。
2. 人机协作思维
李博士已经在公司产研部门启动变革,设立了全栈工程师角色。过去一个产品开发需要七八个工种,现在只有两个:系统设计师和全栈工程师。
这种变革的背后,是认识到“对于我们这样的软件公司,有80%的工作AI都能做了,不改革等着被AI颠覆吗?”
3. 构建你的数字分身
开始建立自己的AI智能体体系,从简单的自动化开始,逐步扩展到复杂的多智能体协作系统。
像Alex一样,从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你的“虚拟AI员工团队”,让AI成为你的力量倍增器。
4. 加入相关社区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数字游民社区成为了“超级个体”的孵化器。
这些社区不仅建立了深度对接机制,帮助“超级个体”和创业导师紧密沟通,还鼓励成员在社区内交流经验和分享资源。
六、成为自己命运的掌舵者
工业时代延续百年的公司制铁幕正在被撕裂。任何个体都能在数字空间组建“影子军团”,将创意直接转化为商业价值。
在这个变革的浪潮中,我们面临选择:要么等待被颠覆,要么主动成为颠覆者?
**资本揭示的“收益即服务”模式,使优质创意获得资本的速度比三年前提升47倍。这意味着,创意的价值从未像今天这样容易被迅速验证和兑现。
未来的十年,最具颠覆性的商业物种,可能就诞生于某个凌晨三点的书房,诞生于人类与智能体集群思维共振的瞬间。
而你,可以选择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这个AI动荡的年代,尽早打造个人超级个体,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须——这是我们掌握自己命运的唯一方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