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0-6 22:31

AI时代的学习

作者:微信文章
一、AI时代人的机遇

AI:精于信息,疏于洞见;有计算力,无思考力。这就能明确人的优势,提高洞见和思考力!

二、如何实现

费曼学习法(研究式学习)

1. 研究。针对一个问题看书;2. 推导。写下来,让大脑聚焦;3. 讨论。与人交流,激活大脑其他部位。
四个要点


1. 第一性原理:打破层级,直接重构基础

•核心思想:从问题的最基本真理出发,重新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依赖现有的步骤或传统路径。这类似于跳过中间层级,直接挑战假设。
2. 合格就行:避免过度优化,追求速度


•核心思想:不追求完美,只要达到最低可行标准就推进,以快速验证想法或抢占先机。这类似于“先完成再完美”。
3. 快速迭代:通过试错加速进化


•核心思想:小步快跑,不断根据反馈调整方向,而不是线性前进。这接受过程中可能“踩空”的风险,但通过快速纠正来降低整体失败成本。
4. 长桶理论(长板理论):发挥优势,而非补足短板


•核心思想:个人或组织成功取决于最长板(优势),而不是短板。这意味着专注于核心能力,通过合作或外包弥补弱点,而不是逐步提升所有方面。

总结:为什么这些理念更适合现代环境?


传统“踩实每层楼”的观点源于工业时代,强调稳定、可预测的积累。但在今天VUCA(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的世界中,变化太快,循序渐进可能让你错过机会。第一性原理等人理念更注重:

•效率而非完美:通过最小成本验证假设,避免过度投入。

•适应性而非计划:通过迭代适应不确定性,而不是固守线性计划。

•聚焦而非全面:通过优势快速突破,而不是平均用力。

附录:学习的七个层次

提高的(或者叫学习的)七个层次

① 知道一点

“哦,原来 AI 是‘会自己学习’的算法!”——先打个照面,能复述就行。

② 用得顺手

“来,我用 Python 调个库,跑个模型,把课堂出勤率预测一下。”——知识开始听你的话,解决真问题。

③ 变成自己的

“我把 CNN、Transformer 和教学理论拼在一起,形成一套我自己的‘智能教案生成框架’。”——像乐高一样,随意拆装,知识长在你身上了。

④ 造个新的

“别人都用 Transformer,我提出一个轻量级 EduFormer,专给小规模教学数据用,省 70% 算力还准。”——开始产出专利、论文、开源项目,世界因你不同。

⑤ 教会别人

“我开 MOOC、写博客、做直播,手把手带 3000 名老师入门 AI,期末 80% 能独立跑通项目。”——把晦涩讲得有趣,你成了知识的“路由器”。

⑥ 追问到底

“AI 给出的答案真的可靠吗?教育数据里隐含哪些伦理陷阱?”——对知识本身开刀,质疑前提、边界和代价,像康德那样问“我们到底能知道什么”。

⑦ 跨界交响

“把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伦理学、设计思维全部装进同一个‘智能教育操作系统’,让算法、人、环境一起演奏。”——站在多座山顶同时指挥,系统级创新,改变整个生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时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