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0-6 20:42

AI时代,你究竟需要什么

作者:微信文章
-我和六页纸这六年,写在博士论文开题

时间进入2025年,几乎所有的企业和个人都在探索如何使用AI,然而,MIT的一篇报告却说,只有5%的AI项目产生了收益(注1)

反观我主要的研究对象亚马逊,已经落地了1000多个落地场景,其中的对话式AI导购RUFUS,已经产生了7亿美元的盈利(注2)

那么,是什么因素让AI真正落地?AI时代,人应该掌握的技能究竟是什么?



答案是六页纸。

我的毕业论文,也将继续研究六页纸+AI,题目是《从书面沟通到AI智能:企业数字化的DIKW与动态能力视角》

那么,我将如何进行这篇论文的研究呢? 本文不想把开题报告重新写一遍,只是想找到自己的初心,并回顾一下这几年的工作

其实,过去几年的学习和实践,也正是这篇论文的初衷和过程

回想起来,我用六页纸的六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1.起步阶段:提升自己的效率

2019年我加入aws,发现公司内部有非常完善的文档和模版,于是开始用模版来写作。我写的第一个文档是”一页纸客户计划”,当时感觉非常好,比之前用PPT思考清楚很多,这个客户计划后来大多成真了,成为了我开发第一个大客户的起点。

在厘清思路、写各种文案以及在上百个客户群、内部群里沟通的时候,用文档可以得到非常高的效率,避免了大量重复工作。尤其是一次跟某国内头部券商董事长的交流会,通过使用价值地图模版写的数字化转型建议,获得了客户全体高管的认可。

后来,遇到一位老亚麻的老板,带着我开了一次六页纸会议,我才亲身感受到感受这么高效的开会方式。当时觉得,好像过去十多年很多会议都在浪费时间。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六页纸给我带来个人效率提升的阶段

❖ 2.加速阶段:帮他人提升效率

离开亚马逊之后,作为独立顾问,我把整个六页纸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研究, 同期,我在社科大读了管理学博士,这是非常重要的时期。



尤其是学会文献综述、批判性思维、如何做定性分析(扎根理论)、定量分析(使用python)、构建理论和各种研究方法等。 同时,写论文本身也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六页纸。

博士阶段的思维训练让我大开眼界,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思维习惯。
在此期间,AI和数字化仍然是我主要的研究方向,我输出了8篇小论文,尤其是 《规模化扩张:AWS的数字化动态能力》《层级扩散:基于39个飞书中国企业的案例研究》构建了完整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框架,也形成了毕业论文的基础框架。
在这个时间里,我深入复盘了《亚马逊逆向工作法》 还研究了金字塔原理、丰田一页纸、美团基本功、复盘六步法、麦肯锡的结构化思维、以及飞书在中国企业的落地实践。

我把这些整理成培训对企业输出,通过学员反馈进一步打磨课程,搜集反馈,形成了正向的闭环 丰富了六页纸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使用案例和落地工具。



2024年底,我出版了《亚马逊六页纸-如何用AI高效写作、开会、完成工作》,至今已经销量过万。加上之前的社交媒体、读书会、写作营,六页纸已经影响了几万人。然而,相对情绪价值高的内容,六页纸这种结构化写作非常枯燥,注定是一个专业化的小众内容,和AI一样,也注定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用好,但我将继续此行。

❖ 3.起飞阶段:结合AI起飞

2023年ChatGPT的横空处世,给六页纸找到了非常落地的场景,六页纸本身就是最好的AI提示词工程。使用六页纸+AI生成的文章,结构清晰,目的明确,读起来非常畅快,六页纸和AI简直就是天生的夫妻。

正好知乎知学堂找到我,开发一门《AIGC管理提效》的课程,我花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 开发了招聘与绩效、产品与营销、计划与复盘等十多个职场和管理场景的100多个提示词,开启了六页纸+AI的序幕。

现在,我的六页纸的使用已经进入了”走火入魔“的境界,那就是六页纸AI编程。

首先是因为去年的一篇量化分析的博士小论文,让我重新捡起来了编程 那时用Anaconda+ChatGPT完成了论文的Python编程,突然发现,世界上所有的算法都可以瞬间掌握。

因为是计算机本科出身,虽然20多年没有碰代码,但是看了儿子的学而思的python书,捡起来很快。

后来发现Cursor非常的好用,于是用Cursor+六页纸 用两周重构了8000多行代码的六页纸智能体(可以通过http://pr.linapp.fun访问) 这一下激起了我的编程热情,股票分析、文本分析、图像处理…… 今年2025初,我甚至用cursor+Deepseek完成了我的第二本书《AI时代的领导力》的80万字案例分析。

最近,随着Claude Code和Codex的问世,六页纸理论又有了新的用处 首先是Amazon推出的Kiro启发了Spec Coding时代,这意味着,如果能写好文档,就能够立即生成程序,于是我开启了在Linode服务器端直接开发的旅程,2个月里,开发了50多个小项目(可以看https://linapp.fun) 最近,我又开始探索云端多智能体协作的高度自动化流程,让AI 24小时不停工作……


回顾这六年,从提升个人效率,到帮助他人提升效率,再到结合AI让效率飞起,我对六页纸,竟越来越痴迷。
人到中年,找到一项愿意投入、又有实用价值的事情,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王阳明讲:"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六页纸是"知"的结构化,把隐性知识显性化;AI是"行"的智能化,把显性知识自动化。

我们终于找到了数字时代的"知行合一"。这不仅是方法论的进化,更是知识管理和人机协作的新范式。

这篇博士论文,只是路上的一个路标。六年只是起点,真正的风景在前方。

让我们一起,用六页纸记录思考,用AI放大能力,在这条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共同探索AI时代的智慧。

参考文献

Il Sole 24 Ore(2025)‘Mit:95% of GenAI business projects do not produce value, only 5% bring returns’, Il Sole 24 Ore, 20 August.

Kim, E.(2025)‘Amazon’s internal forecast suggests a $700 million financial gain from its AI shopping assistant Rufus’, Business Insider, 3 Apri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时代,你究竟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