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干翻文科生?打脸了吧...
作者:微信文章「燕文浪潮社」助力新一代创业者搞定内容与流量,告别获客焦虑
文科生要被淘汰了!学理工、学技术、学编程才有出路!
AI干掉文员、AI干掉文案、AI干掉编辑、AI干掉小说家......
别再焦虑了,AI时代,文科生的超能力才刚刚觉醒,好吗。
作为一个早早拥抱AI的「职业规划博主+商业IP教练」,各种AI工具和AI设备使用体验下来,
今天作为一个不懂编程、也不懂技术、大学连高数课都没上过的纯文科生,我给大家分享一波我的感受:AI到底是文科生的终结者,还是最强助攻?
1、AI滤镜破碎:文科生不是唯一的倒霉蛋
让我们先打破一个迷思:AI仅仅针对文科生?太天真了!
虽然语言大模型,看上去先替代的就是语言类工作者,文案、翻译,但是实际上,AI幻觉无差别的攻击所有人和行业。
什么是AI幻觉?
通俗的说,就是AI在那里“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上来就瞎编,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和数据。有时,甚至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和事故。
有人因用AI推荐的溴化钠代替食盐,连吃三个月后出现精神错乱;美国也有很多案件,律师因使用AI生成的虚假信息,被法院警告或处分。
所以,AI并非只是文科生的“职业杀手”,AI幻觉在给别人捣乱上,一视同仁。
相反,文科生的独特优势,在AI时代可能更明显。
逆袭的文科生:当日语专业女生,成为AI产品经理
很多人都觉得产品经理多半是懂点技术、懂点编程、产品思维、项目思维很强的男性,但27岁的朱荣,本硕都是日语专业,纯文科背景。
毕业后,她却进了一家互联网大厂做AI产品经理。
起步困难吗?当然!她回忆:“求职初期遭受了很多市场偏见,有些面试官觉得我是文科生,担心我的思维能力跟不上。”
但她很快找到了突破口:“简历里特别强调了自己具备数据分析的经验,附上相关案例,终于拿到了offer。”
结果呢?她的年薪从文科相关工作的12万左右,跃升到如今的40万以上。
她是怎么做到的?
2、“审美和感知力是优势”
——这正是文科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AI领域,技术是基础,但99%的人其实不需要懂技术,只要懂得使用就够了。
在使用中,不断的优化用户的产品体验,才是一个更好用的产品诞生的过程。
如何让产品具有人性化体验,如何理解用户情感需求,这些恰恰是文科生的专长。
AI面前,人人都是“文科生”?
AI太强大了,强大到,在纯粹的技术领域,未来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是不是懂技术,都会被它碾压成渣。
在AI面前,人人都是“文科生”,甚至是“小学生”,再说就要回归母胎,甚至小蝌蚪形态了。
所以,文科生不懂的那些,正在被技术熨平;文科生擅长的那些,反而越来越成为无法替代。
因为AI一天比一天聪明,也就意味着,使用AI一定会越来越傻瓜式。
不需要自己计算,不需要动手写代码,不需要细致甄别数字,不需要懂原理,要做的一切就是给出指令、描述状态、提供想象、提出问题、寻找价值。
这和今天所有的文科生没有区别,“表达”和“沟通”将成为最主要的人机工作模式。
有人说,“AI的到来,已经击碎了文科的滤镜。”
没错,但这不是文科的终结,而是文科价值的重新定义。
3、提出问题的价值,远远大于解决
技术能力,是去解决被清晰定义的问题;而文科思维的核心,就是定义这个模糊、复杂并且有价值的问题。
只要你能说的清楚,说的明白,说的准确,AI可以把解决的活都干了。
但它离定义一个问题的距离,还很远很远。
因为AI对于人类世界,文化背景、哲学思考、历史故事、宗教信仰、情感羁绊......的学习和了解,都太有限了。
至少现在和可见的10年20年的未来如此,话放在这儿,咱们就看看什么时候打脸!
所以提出问题,可能越来越成为,人的核心价值。
打开AI使用之门的终极钥匙,是那些能够直击问题核心的提示词。
AI工具的价值上限,是由使用者对语言的精度、深度、维度、准确度的驾驭,和对人最核心的价值与意义的探索来决定的。
平庸的问题,只能得到平庸的回答;
模糊的问题,只能得到答非所问的回答;
信息量很低的问题,只能得到看起来正确但相当于没说的回答;
根本不知道问题的核心在哪儿的问题,只能得没有价值的回答。
到现在为止,我说了很多“文科生”,我承认,其实是简单粗暴的“标题党”。
重要的不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重要的是要有文科思维,是对文字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今天很多技术人员的文字语言能力都是很高,否则也不可能做到如今AI的突破创新啊。
黑悟空的冯冀,对【西游记】的理解和表达,已经赋予了原著新的文学意义和审美高度,绝对不仅仅是利用技术做个游戏。
所以“冒犯”了一部分本就优秀而自知的人。
是为了不让更多本来也可以受益,却因为误解和自我贬低而错失时代的机会的人,主动去拥抱新的可能性。
4、“文科思维”玩转AI的三大秘诀
那么,“文科生们”或者“小学生们”,该如何成为AI的主人而非奴隶?
(1)善用“表达”的超能力
超强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感知是AI时代的稀缺资源。在技术同质化的时代,体验和情感表达,成为差异化关键。
(2)保持批判思维
对于AI生成的重要信息,我们应时刻保持谨慎态度。不要轻易相信,交叉验证、查找权威信源,都可以防范风险。
(3)拥抱“AI打底+人工精修”模式
来自我一个电商内容运营学员的经验:将60%的常规文案创作交给AI处理,人员则专注于创意策划和效果优化。
“AI打底+人工精修”,会成为越来越多的行业内容创作的新标准和新的协作模式。
5、未来已来:AI与“人文价值”的共舞
信我,点击播放
从大历史视角看,狩猎时代出现了壁画,耕种时代出现了诗歌,工业时代出现了电影;
互联网时代音乐,以BGM的形式被托举到一个新高度——那么AI时代,文科就会消失吗?
绝对不会,说“大概率”,都是对人的价值的亵渎。
当你使用AI,开始想象自己创造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就已经在接触文科了。
文科不只是学了什么知识,而是当你每一次定义价值、寻找意义时,人文意识就会被唤醒。
这可是人类发展到今天,一切成就金字塔尖上的明珠,怎么能让它蒙尘呢?
「三体」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不算影视作品,书我就看了三遍。
因为大刘是一个骗子,他用一个玄之又玄的科幻外衣,包裹住对人性、人的意义、人类命运的探索。
所以,别再被“AI取代文科”的论调吓倒。
真相是:AI越强大,人文的价值越凸显和稀缺。
那些最会使用AI的文案人,不是被技术淘汰的人,而是懂得用技术放大自己人性优势的人,也是用人性的优势和光辉与AI共舞的人。
6、你与AI,你与IP,都只有一步之遥
【一步之遥】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音乐,也是阿尔帕西诺主演的电影【闻香识女人】的一段精彩配乐,伴随着盲人退役军官与女孩共舞的名场面。
当你听着这段旋律,看到这里。你还觉得,我不懂AI,不懂技术,我是个文科生,很重要吗?
你还认为,我不会写脚本,不会拍短视频,很重要吗?
问题不是哪一步、哪条路是对的,问题是你敢不敢迈出一步,与今天的未来共舞。
现在,不妨问问自己: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简单重复性的部分,可以交给AI的?
而那些人性化的部分,能成就我为IP的部分,永远值得我本人亲力亲为?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AI使用心得——别忘了,最好的故事,永远是由人来书写的。
即使,是借助AI的手,也要写出人的心。
「燕文浪潮社」
新一代创业者的
内容流量智库 与 破局增长社群
致力于助力一百万创业者
搞定内容与流量,告别获客焦虑
~ 创业不是孤浪,破局找「浪潮」~
-EN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