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该如何赋能景德镇的“鸡排哥”
作者:微信文章我是那天偶然间刷到鸡排哥“我心里有数”“控场能力强”的金句,才了解到这个口才极佳的老板。
而在这个经典形象之前,我也曾看到网上过不少类似的餐饮业个体,他们无一例外都在销售的过程中展现出极具个性的情绪价值。
反观一家传统的大餐厅,由于流程的原因,生产的过程往往是不透明的,所以顾客只能通过菜品的好坏来评价一个餐厅,于是价格战、市场战就此展开。
而情绪价值恰恰是个体户利用“生产-销售一体化”对抗大餐厅的差异化竞争力。
因此,当我们在谈论AI是否能取代一份工作时,我们本质上是在探讨AI能否提供等同于从业者的价值。
那么,AI能不能提供情绪价值呢?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通常会认为AI是冰冷的、不近人情的。
但是,仔细一想鸡排哥的情绪价值其实主要体现在销售阶段,透明化生产只不过是一种销售的辅助手段,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AI封装为一个大厨的位置,同时让鸡排的生产兼具透明化和自动化。
如果炸鸡排实现了自动化,这也意味着鸡排哥现在唯一职能就是招揽顾客,通过他卓越的口才。
那么我们能不能再细分一下鸡排哥的职能,比如鸡排哥现在有了流量和IP。
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将鸡排哥的形象品牌化来招揽顾客,辅助以鸡排哥的经典语音包,让AI可以按照鸡排哥的性格和顾客进行实时交互,并且让顾客亲自体验鸡排生产的全过程。
整个过程是一种有机外包,我们将无关的元素抽离,再将核心的因素进行技术投射。
将手工业人类实体转化为一个
可复用、可拓展的鸡排销售系统,
我觉得这才是AI赋能的一种新玩法。
我有这个想法的灵感,来自于之前上补习班时,看到的一家自动橙汁贩卖机,上面的UI就实时记录着橙汁制作的状态,让每个顾客都能看到一个橘子被榨成汁的全过程,销量在当时也很不错。
另一个反面教材,来自于我在WAIC观展时看到的机器人做饭的应用,我觉得这个场景虽然能够体现机器人的技术精湛,但是我并不愿意单纯为AI技术买单。
但如果是为了支持鸡排哥的这种奋进精神,我觉得用AI技术拓展他的宣传力度和服务范围是可取的。
另外,如果在其中的一部分收入会用于拯救贫困灾区的孩子或者作为创业基金会进一步刺激顾客消费的意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