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狂潮下的“材料争夺战”:石英纤维布为何抢疯了?紧缺还要持续到2027年
作者:微信文章【核心提要】AI算力竞赛正引爆对石英纤维布(Q布)的结构性需求,据恒州诚思(YH Research)报告,2025-2031年全球石英纤维织物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1.9%。但供给端受“高端产能垄断+良率差距显著”双重制约,合格高端产品产出有限。需求端将于2026年后大规模放量,这场供需失衡引发的材料博弈,已成为检验中国高端制造竞争力的试金石。
高端制造的基石,往往藏在肉眼难辨的微观材料里。当全球都在聚焦AI服务器的算力突破时,一种名为“石英纤维布”的特殊材料,正悄然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它的供需失衡,已深度牵动高端制造产业链的全局布局。
01丨需求井喷:2026年后放量,需求呈结构性爆发
随着英伟达GB200、Rubin等新一代AI服务器进入量产周期,石英纤维布的需求迎来确定性增长,且呈现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在NVIDIA Rubin平台中,成本更优的M8方案将与高端的M9方案并行,其中M9方案对石英纤维布的性能要求更高,是高端需求核心,这意味着需求并非全面普涨,而是聚焦高端领域的精准爆发。
据产业链调研信息显示,新一代AI服务器单机石英纤维布用量已飙升至18-24米,较传统服务器提升5倍。这一激增背后,是高频高速信号传输的刚性需求:AI服务器所需的224G/s传输速率,对基板材料的介电损耗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而石英纤维布作为“第三代玻璃纤维布”,凭借超低介电损耗特性,成为当前唯一能满足这一性能标准的核心材料。
行业预测更直观地印证了这一趋势:
据恒州诚思(YH Research)调研报告,2024年全球石英纤维电子布市场规模约52.1亿元,预计2031年将达210.8亿元,2025-2031年CAGR为21.9%;
其中石英纤维布需求将从2025年的约200万平方米(对应市场规模约1亿元),猛增至2027年的1200万平方米(对应市场规模近6.1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界共识显示,真正的大规模需求放量将发生在2026年之后,2027年有望进一步扩大,供需缺口或将随需求释放持续拉大。
02丨供给困境:高端产能不足+良率差距,紧缺根源清晰
面对潜在的结构性爆发需求,全球石英纤维布供应链已提前陷入“紧平衡”,当前的紧缺本质是“高端产能不足”与“良率差距显著”共同导致的结果。
当前全球电子级石英纤维布年产量仍低于100吨(按行业平均密度换算,约对应100-120万平方米产量),其稀缺性源于极高的工艺复杂性与技术壁垒,并非简单扩产就能突破。
03丨头部垄断+扩产保守,高端产能高度集中
从市场格局看,高端产能高度集中于少数头部企业。
日本信越化学(Shin-Etsu)是全球知名的石英纤维布核心供应商,与日本日东纺等企业共同主导高端市场。
以信越化学为例,其生产工艺能保障产品高品质,但存在成本高、产能扩张保守的短板,进一步限制了全球供给弹性,目前海外厂商在特种玻纤布领域已呈现产能紧俏态势。
国内市场同样集中,仅有少数企业具备电子级石英纤维生产能力,新玩家难以快速切入,市场呈现典型的寡头垄断格局。
04丨良率与稳定性差距显著,合格产能受限
良率与性能稳定性的差距,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紧张。日本信越化学等海外企业的石英布良率已稳定在67%-68%,且能将介电损耗(DF值)稳定控制在≤4%(相当于信号传输1000米仅损耗0.4米);而国内主流厂商的良率仅维持在50%-55%,DF值虽能实现部分批次≤5%,但整体批次稳定性仍亟待提升。
这种核心技术代差,导致国内产能难以有效转化为“可用高端产能”,合格的高端产品产出有限,进一步放大了供给缺口。
05丨材料之巅:无可替代的性能护城河
石英纤维布之所以能成为AI时代的“刚需材料”,源于其无可替代的性能组合:
极致介电性能:介电常数低至2.2-2.3,介电损耗仅0.0007,远超传统玻璃纤维布,是确保1.6T交换机、AI服务器正交背板实现224G/s超高速信号传输的基础,堪称高频信号传输的“稳定器”;
卓越耐温特性:耐温性比高硅氧纤维高出约150℃,同时具备更优的透波性能,可适配AI服务器、航空航天等极端工况;
刚性应用场景:在半导体刻蚀环节的石英舟、航空航天器隔热部件等领域,没有其他材料能同时满足纯度、耐温与介电要求,石英纤维是唯一选择。
06丨国产突围:从“卡脖子”到自主可控的攻坚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企业正加速突破技术壁垒,推动石英纤维布从“依赖进口”向“自主可控”迈进:
菲利华作为全球少数实现全链条技术突破的企业,已通过ASML、TEL等国际设备商认证,在半导体刻蚀环节石英材料的全球市占率达35%,且在Rubin平台石英布的国内布局中处于前沿位置,是国产替代的重要力量;
石英股份掌握纯度≥99.998%的高纯石英砂量产技术,全球市占率提升至18%,为石英纤维布生产提供了关键原料保障;
产能扩张同步推进:中材科技泰玻基地规划扩产至3500万米,菲利华明确2027年石英纤维布产能目标达2000万平方米(按行业平均密度换算,约对应160-200吨年产量),河北和风科技等民营企业也在协同推进且已有企业完成向英伟达等头部客户的送样验证。
业内人士指出,结合需求起量节奏与产能释放周期,当前由高端产能不足和产业链验证带来的紧缺状况,预计将持续至2027年甚至更久。2026年需求放量后,供给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直至国内扩产产能形成有效供给并突破良率瓶颈。
这场隐藏在AI浪潮背后的材料博弈,不仅考验着企业的技术突破能力,更证明石英纤维布已成为支撑AI算力大厦的“隐形基座”——它的自主可控之路,正是中国高端制造从“跟跑”向“并跑”跨越的生动缩影。
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
声明:本文部分数据与图表来源于公开网络资料,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