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际协作,赋能“一带一路”商事纠纷解决新生态——武汉仲裁委员会应邀参加第五届乌兹别克斯坦仲裁周(UzAW)
作者:微信文章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9月24日至25日,应塔什干国际仲裁中心(TIAC)邀请,武汉仲裁委员会(武汉国际仲裁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李芊、国际仲裁院院长许敏、仲裁员工作处副处长谭亚宁一行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第五届乌兹别克斯坦仲裁周(UzAW)并开展系列合作访问,就深化“一带一路”仲裁法治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度交流。本次出访行程紧凑、成果丰富,通过深化国际仲裁机构协同、缔结国际仲裁伙伴关系、亮相国际仲裁舞台等系列举措,持续夯实武汉仲裁国际化服务能力。
作为司法部确定的22家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之一,武汉仲裁委员会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核心使命。在乌鲁木齐转机期间,李芊副主任带队走访乌鲁木齐仲裁委员会,乌鲁木齐仲裁委员会主任方强以及秘书长王仲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仲裁服务圈开展了深度座谈。
李芊表示,武汉仲裁委员会正在打造区域性国际仲裁中心,在国际仲裁机构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涉外案件办理、涉外法律研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举措。乌鲁木齐仲裁委员会作为我国向西开放门户的重要仲裁力量,在服务“一带一路”中亚经贸往来中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武汉仲裁委员会和乌鲁木齐仲裁委员会同为司法部确定的“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首批22家机构之一,在协同服务“走出去”企业方面具有强强联合、资源共享的广阔前景。
王仲秘书长详细介绍了乌仲的发展历程以及该委在体制机制改革、制度与规则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及涉外仲裁工作等领域取得的阶段性进展与成效,并期待以此次座谈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交流互鉴,拓展合作领域,携手推动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
双方围绕涉外仲裁员互荐、仲裁庭共享、“走出去”企业服务模式创新等议题达成共识,为后续双方共同开展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常态化合作与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五届乌兹别克斯坦仲裁周由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工商会与塔什干国际仲裁中心(TIAC)联合主办,吸引了英国特许仲裁员协会(CIArb)、国际商会(ICCA)、维也纳国际仲裁中心(VIAC)等全球知名仲裁组织,以及英国-乌兹别克法律协会(BrULA)、曼索尔斯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代表参会,是中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国际仲裁盛会。
李芊一行先后参加了以“法律顾问视角及仲裁员视角下国际仲裁程序的注意事项”“监管和融资领域的案例研究”“诉因与临时补救措施下的案例研究”“加密领域纠纷的管辖权问题与临时措施”等国际仲裁焦点和难点问题为核心议题的会议交流和学习,向参会方介绍了武汉仲裁委员会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和投资争端提供高效解决机制的最新实践情况,并向与会人员分发了武汉仲裁委员会宣传册。
会议期间,李芊一行还与相关央企驻乌公司法务负责人就如何培育一流国际仲裁中心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9月25日,武汉仲裁委员会与塔什干国际仲裁中心在塔什干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武汉仲裁在中亚地区的国际合作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签约仪式上,双方就共同推进国际仲裁合作进行了友好交流。李芊表示,武汉仲裁委员会始终坚持打造国际一流商事仲裁机构,积极支持中乌国际仲裁合作与发展,鼓励和倡导两国企业以国际仲裁方式维护合法权益。武汉仲裁委员会愿与塔什干国际仲裁中心合作共进,精准响应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经贸纠纷解决需求,推动中国仲裁与中亚仲裁体系深度融合。
塔什干国际仲裁中心主任戴安娜•巴伊扎科娃介绍了该中心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她指出,2021年乌兹别克斯坦通过了新的《国际商事仲裁法》,该法被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认定为符合《示范法》,进一步巩固了TIAC作为可靠仲裁地的法律基础,2025年其受理的国际仲裁案件中有25%的案件双方均非乌兹别克斯坦实体,TIAC期待与武汉仲裁委员会这样的中国领先仲裁机构加强合作。
双方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在仲裁资源共享、专业能力共建、国际影响力共塑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武汉仲裁委员会的国际化经验与专业实力,将为中亚仲裁事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双方的合作将为区域跨境贸易投资营造更稳定、更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武汉仲裁委员会与中亚仲裁界的深化对接,标志着武汉仲裁委员会在国际化发展布局上迈出新的步伐,为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往来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仲裁支撑。未来,武汉仲裁委将持续深化与国内外顶尖仲裁机构的协同,不断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事主体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仲裁服务,推动中国仲裁在全球商事纠纷解决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来源:国际仲裁院
排版:秦璇
校对:周柳言
核稿:杨陈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