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9-21 06:55

AI正在淘汰的10种人,希望没有你!

作者:微信文章


凌晨两点,我收到公司HR的邮件:"因业务AI化升级,部分岗位调整优化。"短短一行字,背后是10个同事的离职通知。震惊之余,我仔细一看——被淘汰的恰恰是那些认为"AI与我无关"的人。



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正在发生的职场现实。

根据麦肯锡最新报告,2025年,全球将有8500万个岗位被AI重塑或取代。

但危机也是转机:AI淘汰人,更淘汰落后的工作方式。基于行业调研和真实案例,我总结了AI最先淘汰的10种人。希望你不在其中。



"我习惯老方法,学不会AI!"——这句话成了他们的葬词

我见过一位资深会计,Excel用得贼溜,但拒绝学RPA自动化,结果公司引入AI系统后,她成了冗余人力。

AI时代,拒绝新技术等于主动失业。

数据表明,过去一年中,因技术抵触被淘汰的员工占比30%。

记住:工具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愿碰它。



"每天做同样的事,总不会错吧?"错!AI最擅长的就是搞定重复工作

数据录入员、流水线操作工——这些岗位正被RPA和AI快速取代。

朋友的公司引入智能发票处理系统后,10人的财务团队缩至3人。

残酷但真实:重复性工作=高风险。唯有叠加创意、沟通或决策技能,才能保住饭碗。



"我会的这些够用一辈子了"——这是最危险的错觉

IT行业的老王,做了20年Java开发,却不愿学云计算和AI编程,逐渐被公司优化。

AI时代,技能半衰期已缩短到2-3年。LinkedIn数据显示,持续学习的人薪资比他人高25%。每周花5小时学新东西,你就跑赢了大多数人。



AI能生成方案,但无法替代人类"灵光一闪"

那些只懂执行、不会发散思考的人正被淘汰。

比如广告业,初级文案工作已被AI工具承担,但首席创意官依旧高薪——因为创意是无价的。

培养创造力:多跨界学习、脑暴练习、甚至玩益智游戏,让你成为AI无法替代的人。



"数据嘛,让技术部门搞吧"——这种心态害了多少人!

营销部门的小李,曾凭"感觉"做活动,效果平平;
学了数据分析后,他用数据定位客户,转化率翻倍。

AI时代,数据是新能源,数据文盲就像现代"睁眼瞎"。学学基础数据分析,哪怕只是Excel,也能让你稳居职场C位。



AI能写邮件、生成报告,但无法替你进行深度沟通或解决冲突

项目经理因沟通差导致项目延期,就算技术再牛也难逃优化命运。

哈佛研究显示,沟通能力强的员工被AI替代率低于40%。

练好沟通:多倾听、结构化表达、甚至学点心理学,这是AI抢不走的技能。



"不会提问,等于不会思考"

AI工具如ChatGPT的强大,取决于你是否会提问。

那些只会问"怎么办"的人,得到的是泛泛之答;而会提问的人,能获得精准方案。

练就提问力:5W2H法(Why、What、Who、When、Where、How、How much)让你秒变AI高手。



"我自己能行"——AI时代,个人英雄主义已死

现代项目需要人机协作、团队联动。

设计师拒绝用AI工具辅助,出图慢又差,最终被团队淘汰。

学会协作:善用AI工具提升效率,主动分享资源,让你从"独行侠"变身"协作达人"。



AI能模拟对话,但无法真正共情

人力资源、客服、管理岗——这些需要情感智能的岗位反而更安全。

我的朋友、HR总监,因善解人意、化解团队矛盾,在公司AI化后反而升职。

提升情感智能:多换位思考、观察他人需求、真诚沟通,这是人类的终极壁垒。



"变革太可怕,还是老样子好"——这话犹如职场遗言

行业在变、公司在变、工具在变,不变的人只会出局。

拥抱变化:把每次变革当机会,主动学习、小步快跑,让你成为AI时代的受益者。

这10种人背后,其实是10种思维陷阱。AI不是敌人,而是工具;淘汰的不是人,而是过时的能力。总结一下:



拒绝新技术 → 开放心态,学用工具

重复性工作 → 叠加创意和决策

不学新技能 → 持续学习,投资自己

缺乏创造力 → 发散思维,跨界创新

数据文盲 → 掌握数据驱动决策

沟通能力差 → 练表达和倾听

不会提问 → 学会精准提问

抗拒协作 → 融入团队,人机协作

无情感智能 → 提升共情能力

害怕变化 → 拥抱变革,主动适应


希望你没有中枪——

但如果中了,现在改变还来得及。评论区说说:你是哪种人?准备怎么行动?让我们一起在AI时代,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正在淘汰的10种人,希望没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