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9-21 01:08

【AI眼镜】你的下一副眼镜,或许该是智能的了:AI与AR眼镜全面解析

作者:微信文章
【AI眼镜】你的下一副眼镜,或许该是智能的了:AI与AR眼镜全面解析



科技巨头争相入局,智能眼镜成为下一代个人智能终端的重要形态,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更将重塑科技产业链与投资格局。

你是否曾想象过,透过一副看似普通的眼镜,就能与数字世界无缝交互?听音乐、查信息、实时翻译、甚至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中?这已不再是科幻场景。

2025年被称为“AI眼镜产品大年”,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到255.5万台,同比大幅增长54.9%。从Meta、苹果到小米、百度,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智能眼镜赛道。

AI眼镜和AR眼镜有什么不同?它们如何构成?成本多少?产业链上下有哪些玩家?投资价值如何?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大家全面解析。
01 概念辨析:AI眼镜与AR眼镜,为何2025年是爆发元年?

AI眼镜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指融合AI技术的轻量化可穿戴设备,以传统眼镜为基础集成通信、传感等模块,具备语音交互、导航、健康监测等功能。

按其功能,AI眼镜可分为三类:AI音频眼镜、AI音频+拍摄眼镜以及AI+AR眼镜。

AR(增强现实)眼镜则特指那些能够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中的智能眼镜,它是AI眼镜的技术升级和终极形态。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AI眼镜是现阶段市场普及的先锋,AR眼镜则是技术迭代和未来体验的方向。

2025年成为智能眼镜爆发元年有几个关键驱动因素:芯片方案多元化且性能提升;光学技术突破使成本下降;消费者接受度提高(Ray-Ban Meta 2024年出货量已超200万副);以及科技巨头如Meta、苹果、小米等的全力推进。
02 内部探秘:智能眼镜的配件构成

一副智能眼镜,尤其是功能复杂的AR眼镜,堪称精密的光学仪器和计算设备。其核心配件主要包括:
光学显示模块:这是AR眼镜最核心的部分,决定用户能看到多清晰、多逼真的虚拟影像。主要包括:
光引擎(微显示屏)‌:负责发出光线,如Micro-LED或LCoS。光波导:负责将这些光高效清晰地导进用户的眼睛里。光波导技术具有轻薄、高透光率等优势,能显著提升佩戴舒适度和显示效果。2025年,舜宇光学推出了厚度仅为1.2mm的碳化硅光波导方案,视场角大于50°,入眼亮度高于1000尼特,重量控制在6克以内。
计算与处理单元:眼镜的“大脑”。
主控SOC芯片:集成CPU、GPU、ISP、NPU等多个模块,负责核心计算、AI任务处理和功能控制。例如高通骁龙AR1系列。ISP芯片:对拍摄眼镜至关重要,负责图像处理,质量直接关乎成像效果与用户体验。
感知与交互单元:
摄像头:用于拍摄、物体识别、环境感知等。麦克风:用于语音输入和交流。传感器:如惯性测量单元(IMU),用于追踪头部运动。
声学单元:扬声器和麦克风,提供音频输出和输入。电源与续航单元:电池以及电源管理系统。续航能力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结构件与镜片:包括镜框、镜腿等,关系到产品的美观、耐用性与佩戴舒适度。部分产品还支持定制近视镜片。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正逐渐成为AR眼镜制造中的主要材料之一。
03 成本揭秘:为何AR眼镜如此昂贵

智能眼镜,尤其是AR眼镜的成本,远高于普通消费电子产品。

AI眼镜的BOM(物料清单)成本相对较低。据美银分析,AI眼镜的BOM成本目前约为150美元。

AR眼镜的成本则显著增加。一副双目AR眼镜的BOM成本范围在400美元至超过1000美元。这主要是因为增加了光学显示模块:
光学波导和微显示器这两个核心组件就占用了AR眼镜BOM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光学波导占35%-50%,微显示器占30%-40%。光学显示模块总计可占AR眼镜整机成本的45%-55%‌。

主控SOC芯片也是成本大户,在AI眼镜中BOM成本占比可超过30%。例如Ray-Ban Meta的高通AR1 GEN1芯片成本占比达34%,小米AI眼镜(平光版)的主副芯片合计成本占比37%。

降低成本是关键挑战。行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如光峰科技与谷东智能推出的“一拖二”单光机驱动双目方案可降本30%以上)、提升良率和规模化生产来努力。
04 产业链全景:上下游关键玩家

智能眼镜产业链覆盖广泛,技术集成度高。中国供应链企业在许多环节具有优势,智能眼镜供应链中超过80%的供应商来自中国。
上游 - 核心技术研发与零部件供应:

芯片:高通(骁龙AR1系列)主导高端市场;国产厂商如紫光展锐(W517)、恒玄科技(BES系列)、全志科技(V821)、瑞芯微(RK3588)等布局中低端或特定环节。光学显示:Micro-OLED与Micro-LED是主流显示技术,光波导是主要光学方案。水晶光电、舜宇光学科技、歌尔股份等是重要参与者。其他元器件:包括摄像头、传感器、麦克风、扬声器、电池等。
中游 - 设备制造与系统集成:

代工制造:歌尔股份是全球AR/VR代工领域龙头,深度绑定Meta、苹果等头部品牌。立讯精密也是重要的精密制造厂商。整机品牌:全球市场Meta(Ray-Ban系列)领先;中国市场品牌众多,如雷鸟创新、华为、影目科技(INMO)、Rokid、XREAL(太若科技)等。
下游 - 应用与生态:

覆盖消费电子、运动健康、商务办公、医疗、工业等多领域。

2025年,产业链整合加速,例如歌尔股份与舜宇光学科技达成合作,歌尔光学通过增发股份方式取得舜宇持有的上海奥来100%股权,强化在光波导等晶圆级微纳光学器件领域的布局。
05 投资视角:机遇与风险并存

智能眼镜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关注。
市场增长迅猛:

2025年H1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其中AI智能眼镜占比78%。预计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出货量或达800万副,2030年有望超1亿副。AR眼镜市场预计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达56%,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0亿美元。
产业链受益顺序:

组装代工率先受益于AI眼镜的放量。长期来看,核心元器件供应商,特别是光学显示(光波导、微显示屏)等高科技、高价值环节的企业将享受更大利好。智能眼镜组件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不到10亿美元激增至2030年的超过140亿美元。
投资风险与考量:

技术迭代风险:AR/VR、AI技术仍在快速演进中。市场需求波动:消费电子需求受多重因素影响。行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该领域。估值考量:需仔细甄别具有真正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企业。

投资者应关注那些在光学技术、芯片设计、精密制造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和高壁垒的公司,以及能够整合生态、打造爆款产品的品牌商。
06 未来展望:挑战与趋势

智能眼镜的发展仍面临几大挑战:技术方面需平衡轻量化、高性能与成本控制;体验方面需解决佩戴舒适性、续航和显示效果(如彩虹纹、漏光);生态方面需培育更多AR原生应用场景;价格方面需将终端售价降至大众更可接受的范围(如1500-2000元区间)。

未来发展趋势包括:
技术融合:AI与AR技术进一步融合,带来更智能的交互体验。形态演进:设备更轻便,外观更时尚,佩戴更舒适。生态完善:更多开发者加入,构建丰富的应用生态。价格下探: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

智能眼镜的演进正在加速。当前,无屏AI眼镜因其较低的价格和实用功能正推动市场普及;而带显示的AR眼镜则代表着未来,随着光学和显示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成本下降,正逐步走向消费市场。

未来的智能眼镜将更轻、更智能、更融合。它们可能看起来和普通眼镜无异,却能无缝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这一切的背后,是芯片算力的提升、光学技术的突破、AI算法的演进以及产业链的成熟。智能眼镜不仅仅是一款新硬件,它更是一个全新的交互平台和生态入口,有望重塑科技产业链并创造巨大的投资机会。

你的下一副眼镜,很可能将是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从Meta新品看AR未来:我们何时才能用上一副「能日常佩戴」的AR眼镜?》,品玩,2025-09-19《Meta的AR眼镜要来了,供应链收益远高于AI眼镜》,网易新闻,2025-09-16《歌尔股份(002241):围绕AR产业链持续深度布局》,华泰证券,2025-08-26《Rokid Glasses光波导智能眼镜正式开售》,BigQuant AI量化,2025-09-16《Meta's AR glasses are coming, with supply chain benefits far exceeding those of AI glasses》,Futunn News,2025-09-16《千亿歌尔联手千亿舜宇!砸重金猛攻AR眼镜产业》,东方财富网,2025-08-25《从Meta新品看AR未来:我们何时才能用上一副「能日常佩戴」的AR眼镜?》,投资界,2025-09-19《歌尔公布SiC光波导进展》,电子工程世界,2025-09-10《电子设备-AI_AR眼镜系列报告(五):AI眼镜新品频出,芯片方案加速涌现-华西证券》,搜狐新闻,2025-09-19《电子设备-AI_AR眼镜系列报告(五):AI眼镜新品频出,芯片方案加速涌现》,搜狐新闻,2025-09-18

未来已来,AI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已成为全球共识,我们普通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All in AI。

我建了一个AI兴趣群,扫码发送关键词:A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眼镜】你的下一副眼镜,或许该是智能的了:AI与AR眼镜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