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明年将大爆发?下一个字节快手小红书可能已经诞生
作者:微信文章朱啸虎的预言会成真吗? 在2025年外滩大会上,这位投资大佬扔下重磅观点:大模型能力天花板已现,明年将是AI应用爆发年。更惊人的是,他断言下一个字节、快手、小红书级别的公司——今年应该已经成立了。
为什么说AI能力已经触顶
GPT-5的表现让所有人意识到:Transformer架构的潜力快挖完了。智力提升空间有限,模型迭代速度放缓——这对创业者反而是好事。
“当大模型不再突飞猛进,创业公司被巨头碾压的风险就降低了”,朱啸虎直言。未来两三年,模型小型化才是王道:用更少数据、更低成本做出更好体验——这简直是为中国创业者量身定制的机会。
从文字到视频的爆发节奏
去年是文字AI(比如会议纪要工具),今年语音Agent正疯狂商业化,视频应用的火药桶将在下半年或明年引爆。
关键转折点是什么?当生成视频的延迟降到1秒左右。到那时,所有内容创作方式都会被颠覆。想想看:你对着手机说句话,下一秒就生成一段高清视频——这种产品会吃掉多少市场?
用户留存才是生死线
朱啸虎的投资逻辑极其锋利:“留存率是唯一重要指标”。移动互联网时代召回用户的成本是10倍,AI时代只会更高。
今年那些被群嘲的AI公司,问题都出在这里:用户愿意为新鲜感买单,但第二个月续费率惨不忍睹。没有留存的产品,再酷的技术都是泡沫。
最赚钱的往往是“无聊技术”
去年全球最成功的AI商业化案例是什么?会议纪要工具。美国的Abridge做医疗谈话转录,中国的Plaud做AI录音卡片——技术不炫酷,但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今年轮到语音Agent大放异彩:客服、销售、玩具…...稳定可靠比天花乱坠更重要。朱啸虎说得更直白:“真正赚钱的,都是你们觉得无聊的技术。”
中美路线差异:To B还是To C
美国增长最快的AI公司中,6个做To B的里有5个是外国创始人;而4个中国人创立的公司——清一色做To C。
中国创业者最擅长什么?在AI之外构建用户体验差异。游戏化打法、社交裂变、场景创新…...这些才是我们的主场优势。加上供应链和生态优势,明年To C领域必然杀出黑马。
硬件战争的新入口
小米高管张雷透露了另一个战场:AI眼镜可能是下一代入口。和手机、PC不同,眼镜的语音唤醒频率高出6-7倍——这意味着全新的交互逻辑。
所有硬件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谁能让用户离不开设备,谁就能掌控下一个入口。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科技巨头都在悄悄布局AR眼镜。
明年的AI战场会是什么样? 朱啸虎的预测已经划出赛道:应用层爆发、垂直场景深耕、硬件入口争夺…...而那些藏在车库或写字楼里的创业团队,或许正在酝酿下一个现象级产品。
唯一确定的是:改变已经发生,只是尚未流行。
以上官方已经表述,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下面体验一下:AI社区的Demo体验入口,社区包含:开发广场(开放平台)、热门排行(图片、编辑助手、图文笔记、生成各类视频、AI定制设计)等等。
进入AI智汇社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