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9-17 06:05

AI幻觉认识与大模型可信度提升策略(附15页PPT)

作者:微信文章


为搭建深度高效的智库思想交流平台,锤炼全员产业研究能力,雨前顾问日前举办了“雨前论坛暨产业研究专业能力竞赛”。聚焦数字经济、电子信息、医药能源、装备制造四大领域,13位产业分析师深度剖析行业变革核心议题:从光刻机光学系统国产化破局、到工程塑料“以塑代钢”技术跃迁、产业“内卷”治理路径,直击区域发展痛点与创新前沿。现将竞赛PPT开放共享,为产业决策者提供参考。

作者:雨前顾问数字经济研究部产业分析师 易树立

当AI流畅生成文本、解答疑问时,你是否想过它可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AI幻觉并非“撒谎”,而是模型基于统计概率的“合理猜测”,会生成与事实不符、逻辑断裂的内容。其根源在于训练数据局限、模型以“预测下一词”为目标、缺乏事实核查机制等。这种“缺陷”危害不小:小则造成信息污染,大则误导医疗、金融等严肃领域决策,还会损害用户对AI的信任。在开放域生成、未来预测、医疗诊断等场景中,幻觉风险尤其高。

不过,幻觉并非无法应对。我们可通过四大策略降低风险:知识增强让模型“查阅”可靠来源,双AI验证/人工审核进行二次把关,提示词工程精准约束模型输出,模型侧优化从训练与架构层面提升准确性。不同场景也需差异化防范,比如专业咨询必须强化人工审核,信息查询则侧重交叉验证。

更具启发性的是,AI幻觉并非只有负面影响。调高“幻觉值”,它能为产业研究提供新思路;在科学领域,大卫·贝克团队借AI“错误折叠”启发发现新型蛋白质;在娱乐与游戏中,它还能创造独特的虚拟体验与创作灵感。

面对AI幻觉,关键是“信任但验证”——既用科学方法降低风险,也善用其特性挖掘创新价值,这正是大模型走向更实用、更强大的必经之路。






























——END——相关阅读:拨开产业“内卷”迷雾(附16页PPT)从笔杆到飞机,工程塑料的“逆袭”传奇(附12页PPT)医保支付改革,一场关乎“钱袋子”与“药匣子”的政策调整(附15页PPT) © Copyright 雨前顾问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幻觉认识与大模型可信度提升策略(附15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