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创业浪潮与传承:A轮学堂18期“创始人培训班”圆满落幕
作者:微信文章8月29日至31日,A轮学堂“创始人培训班”18期暨创业私塾七期在上海漕河泾科技绿洲画上圆满句号。这场为期三天的创业赋能课程汇聚了来自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半导体等前沿领域的创业者与投资人,在密集的课程、坦诚的交流和激烈的项目路演中,共同探索AI时代下的创业方法论与融资新路径。
首日课程以别开生面的破冰环节开场: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相邻介绍"的方式展开互动,并坦诚分享各自近期困扰的创业难题。现场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原本陌生的创业者们迅速建立
A轮学堂执行院长Raymond的《如何撰写高质量的BP》系统拆解了投资人审阅BP的八个核心模块,从项目定位、团队介绍、行业痛点、产品差异点、竞争格局、发展趋势、融资计划到退出路径,结合Airbnb早期BP案例,深入浅出地指出“商业计划书不是功能清单,而是共识桥梁”,强调要用“空-雨-伞”逻辑(事实—分析—行动)串联叙事,避免堆砌技术术语。
下午,学员们集体参访了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和昇思生态创新中心,在展厅与实验室里直观感受创新技术从概念到产品的落地历程。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北京银行漕河泾支行张瑛详细解析了北京银行针对科创企业推出的“领航AI贷”“金粒e贷”“担保基金批次贷”等多款差异化金融产品,并演示了“统e融”一站式线上融资入口的操作流程,从银行视角给出了“现金流规划与股权融资并行”的务实建议。
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带来《All in AI——”E“启数智,”Y“见未来》的硬核分享,他以安永自研的AI平台METIS为例,展示了如何将大模型能力深度嵌入审计、税务、咨询等专业服务流程,明确提出“AI应用必须聚焦场景、快速落地、安全可信”的三原则。
课程还特别邀请了往期学员给学员们分享创业的经验与建议,笔墨AI的创始人汤伯榕回顾了从0到1打造AIGC线下终端的完整路径,他提醒新学员,流量不等于收入,“设备+内容+场景”三位一体才能持续变现。卡房科技创始人吴轶群则拆解卡牌行业“代拍工具”如何切入二级市场,他反复强调“垂直细分+工具粘性”是早期获客的核心。
第二天的课程进一步深入产业纵深。峰瑞资本管理合伙人沈炯在《AI医疗是下一个超级入口》中,直指全球医疗体系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资源不均”共性难题。他系统回顾了中国新医改与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历程,指出既往改革多数围绕“药”展开,而非真正切入“诊疗”核心。他提出“AI医疗的核心在于能否替代90%的基层医生”,并给出了AI全科医生在首诊、分诊、慢病管理及下沉市场的具体落地场景,预言“AI将重塑医疗行业,成为家庭健康超级入口”。
赛富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金凤春则冷静剖析了《AI时代创业投融资新范式》。他指出,在当前国内VC“募投双降”的背景下,AI创业者必须转向北美市场寻求融资机会,并详细对比了中美市场在技术偏好、产品形态、团队背景上的差异,给出了“先找 unmet need,再匹配能力边界”的需求挖掘方法,现场公开了其旗下溪栈创联社(Venture Studio)的运营模式——以前期承担运营成本的方式与开发者共建项目,快速验证PMF(产品市场匹配)后共同出海融资。
汉理资本创始人、A轮学堂创办校长钱学锋压轴出场,以《创始团队股权与员工期权如何设计》为题,在讲解股权架构设计时,不仅剖析了创业公司股权分配的常见陷阱,更现场邀请多位学员分享自己公司的股权结构,并针对每个案例给出了犀利而中肯的建议。他从实际控制权、团队激励效果、融资兼容性等角度进行点评,让学员们对"纸上"的股权原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在课堂的最后,往期学员清宝机器人创始人王磊阐述了双足行走、手臂操控、头部视觉等关键技术点的突破与挑战,让学员们看到了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最后一天的“BP Battle”将课堂推向高潮。六个项目在有限时间内接受了投资人的犀利拷问,每个项目展示后,导师团都从技术壁垒、市场定位、商业模式、团队配置等角度进行了深度点评和策略建议。
三天的课程不仅输出了系统性的创业知识,更编织了一个以信任为纽带的创业者生态。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并肩成长的起点。创业是长期主义的坚持,而A轮学堂愿做那一盏在漫长道路上持续供能的灯。
- 关于A轮学堂 -A轮学堂旨在打造长三角zui具活力的创业培训平台,聚集创业者与投资人,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与融资辅导,成功迈向A轮。A轮学堂云集国内创业与投资大咖,已奉献逾百期线上直播,并完成十七期“FoundersClass”,汇聚近400位优秀的早期创始人。社会上A轮融资成功率仅1%左右,通过“Founders Class”培训,近35%的学员企业成功完成下轮融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