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茶香飘万里:从茶马古道到中俄蒙文旅共舞的文明对话
作者:微信文章当马头琴合奏《万马奔腾》的旋律在呼和浩特会场响起,仿佛穿越千年的马铃声与马帮吆喝在此刻共鸣——8月的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文化旅游推介会,正将这条连接欧亚的古老商道重新唤醒。从茶马古道上的背夫马帮,到如今三国共推的文旅新篇,万里茶道如何延续着文明对话的基因?又怎样在当代绽放出超越贸易的新价值?
从茶叶之路到文明纽带:万里茶道的历史回响
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间,茶马古道曾用马帮踏出文明交融的足迹;而在广袤的欧亚草原上,万里茶道以马队承载着中俄蒙三国的千年情谊。这条绵延万里的商道,自17世纪起便将中国南方的茶叶、丝绸通过蒙古草原运往俄罗斯圣彼得堡,不仅输送着商品,更传递着东方的生活智慧与文化密码。
正如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在推介会上所言:"万里茶道更主要的事情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商品、我们的价值观得到了世界的认同。"这种认同在当代有了新的注脚——当俄罗斯莫斯科市、鞑靼斯坦共和国喀山市接过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新成员牌匾时,这个已拥有26家成员的跨国合作平台,正让古老商道焕发新生。
文旅融合:数字见证的民心相通
"旅游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的论断,在内蒙古的跨境旅游数据中得到生动印证。2025年1-7月,内蒙古接待俄罗斯游客25.3万人次、蒙古国旅客80.6万人次,分别实现2.3%和26.8%的增长;而三国互访的双向奔赴更显深意——俄罗斯贝加尔湖的蓝冰、蒙古国草原的星空,正与中国北疆的胡杨林共同构成跨境旅游的黄金三角。
这种民间交往的热度,源于持续12年的"友谊·和平·年轻的使者"中俄蒙青少年旅游夏令营,更得益于10条精品旅游线路的精心打造。从"三湖之约"的生态之旅到"商贾之旅"的历史探访,茶叶之路的贸易记忆正转化为沉浸式的文旅体验,让每个游客都成为文明互鉴的参与者。
从商品交换到价值共鸣:茶道精神的当代诠释
在马头琴与蒙古长调的悠扬中,舞蹈《万里飘香》演绎的不仅是茶叶贸易的历史,更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当代实践。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魏国楠表示:"以'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为抓手,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品牌创建"。这种推进不是简单的线路串联,而是通过"会议+展演"的创新形式,让马头琴的弓弦与俄罗斯巴拉莱卡琴的琴弦共振,让草原的奶食与欧洲的面包在餐桌上相遇。
正如孙金松院长所言,这条古道上流动的从来不止是商品。当内蒙古的青少年在贝加尔湖畔与俄罗斯伙伴共植友谊树,当蒙古国牧民的奶制品通过跨境电商走进中国家庭,万里茶道早已超越地理概念,成为三国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价值纽带。
马铃渐远,汽笛悠扬。从茶马古道上的马帮铜铃,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欧班列,茶叶之路的故事从未终结。在呼和浩特这场文化盛宴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邀约——当三国的文旅地图在茶道精神下徐徐展开,这条绵延万里的文明之路,正书写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时代篇章。而每个踏上这条路的旅人,都在续写着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万里飘香"。
http://mmbiz.qpic.cn/mmbiz/eTNPIF3LnHxxbDHcrlnXegPBOfJXnArr3zWSnY7XZSWpOkBbswl0F6viapKgRibyPCkXjkzCv31kvFicicHFcdibiaTA/640?wx_fmt=other&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综合编辑|上官欧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