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若违法,股市和币圈会怎样?
作者:微信文章1) 加密 ≈ 高β的“类科技股”
• 自2020年以来,比特币与美股的相关性显著上升。IMF 的研究显示,加密价格与股票“越来越同步”,分散化效应明显下降,风险传染加大。  
• 近年“同涨同跌”的经验数据:2022 年标普 -19%、BTC -65%;2023 年标普 +26%、BTC +147%;2024 年标普 +24%、BTC +135%。比特币通常放大股市方向(β>1)。 
• 多家机构研究(纽约联储、BIS、IMF)均指出:加密与传统金融的联动在增强,风险情绪与流动性才是主驱动。   
2) 📉若“关税被判违法”,两市更可能经历什么?
这是一个政策不确定性冲击。过往贸易战/关税冲击的文献与卖方研究,给出比较一致的方向:
短期(事件落地→数日/数周)
• 不确定性上升 → 风险偏好降温。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抬升时,历史上股票风险溢价走高、波动率上行。 
• 股市:先跌、分化。受外贸链条影响更大的板块(制造、半导体、重工等)弹性更大;2018-19 年的研究显示,受关税冲击的企业利润与股价显著受压。   
• 币圈:大概率同向走弱、波动更大。因“风险资产”属性与高β,通常跟随股市方向,幅度更陡。  
中期(尘埃落定后的 1-3 个月)
• 若判决促成关税回撤/重谈,企业成本与通胀预期下降、风险溢价回落,股市和高β资产(含加密)有条件修复;若衍生更广泛的外交/政策博弈,风险偏好修复会更慢。 
结论:从统计与历史经验看,这种“突发政策变量”更像风险偏好冲击而非对加密的“利多避险”。先压风险资产,再看政策落地方向与流动性。 
3) 这几天该盯哪些“方向指标”?
把感受变成数据面板——看到数据再动更客观。
宏观风险面
• VIX(波动率):>20 通常对应风险厌恶上升;上行=对风险资产不友好。
• 美元指数 DXY / 美债10Y:DXY↑或收益率↑通常压制风险资产估值(贴现率上行);若贸易不确定性导致收益率↓(避险进债),而DXY走强,方向取决于哪一项主导。
• EPU(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抬升时,风险溢价走高,权益与加密承压。 
股票/行业面
• 标普与纳指的缺口与量能:是否放量长阴;周期/外贸链行业是否领跌(风险偏好退潮的典型)。 
加密市场面
• BTC 与标普/纳指的滚动相关 & β(Kaiko/Coin Metrics):若仍显著为正且β>1,说明“股弱=链更弱”的高概率格局没变。  
• OI & 资金费率(CoinGlass/Kaiko):价格横盘而 OI 激增、费率快速转正,常是过热/挤多风险信号;相反,价稳+OI 温和、费率中性偏正更健康。 
• 交易所净流入/流出(CryptoQuant/Glassnode):净流入↑多为潜在抛压,净流出↑偏中性/偏多。 
4) 接下来几天的“方向感”
• 基线:按历史统计,加密与美股在“政策不确定性抬升”的阶段同向下、加密跌幅更大的概率更高;若后续出现关税实质性缓和/重谈并带来利率预期下行,风险资产存在阶段性修复窗口。   
• 验证点:
1. 标普/纳指是否止跌并收复关键均线;
2. BTC 与股指相关/β是否回落(去风险化迹象);
3. 加密衍生品费率/OI 是否从过热回到中性。 
5) 风险与执行提示(原则性,不构成建议)
• 把“不确定性”量化:用 VIX、EPU、DXY、10Y、BTC–标普相关性等数据来约束主观判断。 
• 区分日内波动与趋势:日内的政策头条常引发“过度反应”,一到两周后才看清真正方向。 
• 仓位纪律:风险资产在“政策冲击期”的特征就是高相关 + 高波动,用仓位管理对冲“方向感很强但路径很曲折”的现实。 
⸻
一句话摘要:
在可验证的数据里,加密就是高β风险资产;关税若被判违法带来的首先是不确定性冲击,历史经验是股弱→链更弱,等政策落地与利率预期改善,风险资产才可能迎来修复。   
X:@JsBigsharks
ins:@jsbigsharks
TikTok:JS-Bigsharks
关注不迷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