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关税首落欧盟,“围剿”警报解除!
作者:微信文章再铁板的联盟也会因利益分配极度失衡而散伙,中国医药产业可能面临的“围剿”警报也是时候解除了。
去年生物制药联盟只针对中国,今年关税要收割全球
Guide View
去年6月,韩国总统办公室表示,由韩国、美国、日本、印度和欧盟(EU)共同参与的民官联合“生物制药联盟”在美国圣地亚哥正式成立,联盟各方将就生物政策、规限和研发支援政策等加强沟通与协调,进而构建医药供应链地图。
去年业内分析普遍认为,生物制药联盟是美国在《生物安全法案》之外,又一针对中国医药产业的“合围限制举措”,更有五方围剿中国医药的说法。
上述分析是有事实依据的,“生物制药联盟”发起者之一——美国主导全球新药研发与消费市场高地,在技术、市场、资金方面有领导力话语权。但为了控本提效,在研发和生产环节大量外包给中国CXO,仿制药产业更是严重空心化高度依赖中印,本土药企十不存一。
随着中国医药产业的崛起,美国将曾经的外包合作方视为最大的“劲敌”,官方屡次提出中国将危及美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地位,并出台打压措施。生物制药联盟的成立于美国而言,也是为了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整体依赖,矛头对准合围中国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拉拢的盟友能在各个板块拼合出替代中国的供应链,且能在创新方面形成协同发展圈子。
图源:韩联社
先看欧盟和日本,它们也是全球医药创新研发主力,但被美国视为阵营伙伴,加上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未能“挑战”美国医药创新的主导地位,不会被美国视为“威胁”,所以自然而然被纳入联盟伙伴,纳入后,欧盟在生物药和创新疗法方面处于前沿,有强大且体系化的大分子研产基建配套设施,这能补美国的生产基建短板,亦能形成创新的协同发展;日本在高端药物研发和生产方面同样具备经验丰富,同理如是。
再观韩国和印度,一个擅长生物类似药研发生产外包,一个主攻小分子仿制药及原料药,能补上美国医药产业空心化最大短板——绝大部分仿制药因为高生产成本、低市场定价落差,完全不可能在美本土生产,将供应链转而外包给美国自己认为靠谱的“盟友”是理想选择。韩国和印度也都热切期盼瓜分市场,韩国甚至和美国并列联盟两大发起方,后来才扩圈至日本、印度、欧盟。
综上,生物制药联盟涵盖创新药、医药外包和原料药等产业链环节,形成完整产业体系,把墙垒起来,把市场圈进去,如果成员国足够齐心协力,打造成一块铁板,对华脱钩断链虽不可能,但绝对会对中国医药产业出口造成极大的阻碍:
业内分析曾推断,联盟的成立会优先选择盟内国家产品与服务,势必对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这些联盟国家也可能在医药贸易政策上更加协调一致,联合制定针对非联盟国家的贸易规则和标准,增加我国进出口合规成本和贸易壁垒……
图源:pexels
生物制药联盟自去年成立后,还未有进一步动作,今年联盟发起者之一美国就挥起关税大棒意图收割全球,对盟友出手可谓“毫不留情”,美印正在闹掰,日韩与美还有得博弈拉锯,欧盟率先达成关税协定,药品关税首落它家,但正在吃大亏……关税来了,中国医药产业可能面临“围剿”的警报或是时候解除了(接着看下文分析)。
频繁举起狠狠收割的“关税铡刀”,失衡的利益破碎的盟友
Guide View
8月 21 日,白宫官网发布《美欧关于达成互惠、公平和平衡贸易协定的联合声明》。这是今年特朗普屡次挥舞关税大棒后,明确达成的第一份涉及药品关税的协议。逐条来看:
2025年9月1日起,美国承诺对欧盟原产的仿制药及其活性成分、化学前体适用最惠国(MFN)不超过2.5%的关税,这被认为利好欧盟仿制药企业,使其在美国市场的报价可低于印度仿制药10%-15%,预计2026年欧盟仿制药在美市场份额将突破22%;欧盟原料药企业也同步受益,尤其是高附加值原料药(如专利中间体)对美出口额有望增长30%,直接冲击中国在特色原料药领域的竞争优势。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欧盟本来在高端仿制、生物类似药及高附加值API业务领域就具备优势,中印对其构不成极具冲击的竞争威胁,因此2.5%的关税只能说小小惠及欧盟原本优势业务,但却打击了欧盟真正的医药支柱产业“创新药”:
欧盟原研药品出口美国市场关税确实从27.5%降至15%,但面临自家仿制药不超过2.5%的MFN关税的挑战,价格优势进一步缩小,环球药事通的分析文章指出,以抗癌药为例,欧盟原研药在美国市场的溢价空间可能从30%收窄至15%。15%的关税依然会让欧盟原研药企加速撤出,投资美国以美产供美。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要求药品:美国降价,欧洲涨价,脱离欧盟的英国已率先成为第一个试验市场,近期礼来英国地区替尔泊肽涨价170%,礼来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此次调价旨在“解决与其他发达国家(包括欧洲国家)相比存在的价格差异”。相关分析推测,下一个被涨价的可能是欧盟、日本,也可能是韩国……
图源:pexels
欧盟换来上述所谓的药品关税“幸运优待”及美国承诺将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的代价包括:欧盟先取消对所有美国工业品的关税;为美国海产品和农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到2028年前采购7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石油和核能产品;在美战略性行业新增6000亿美元投资……贸易公平底线被彻底击穿,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多方都对这份协议能否“兑现”存在质疑。
不过这不妨碍美国继续挥舞“关税铡刀”、收割盟友。早于美欧协议之前达成的美韩、美日贸易协定里,美国对大部分产品关税仍控制在15%的征收上限,反过来要求盟友国家大开农产品和相关商品市场,单方面巨额投资美国却只能分走微薄利润。
对于药品,日韩与美的协议中均提到,若美国今后对药品加征关税,对日本和韩国适用最低税率,但没提这个最低税率对仿制和原研是否有差;相比欧盟药品的“幸运待遇”又有何不同优待。倘若未来,日韩国内反对声音过大,进一步推动细则谈判,川普政府大概率是要再挥起“加关税”敲打大棒的。至少目前在坚守底线的盟友印度这里,美国又使出“加关税”大招。
外媒报道,由于美国坚持要求印度大幅降低关税,开放农产品和乳制品市场,却拒绝降低对印钢铁、铝、汽车关税,美印谈判“陷入僵持对立”,8月下旬,印度总理莫迪更因不满美国加征关税及特朗普争议言论,连续四次拒接川普电话,美印贸易争端再次升级。
于是,8月27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公告,美对印产品征收50%关税正式生效,而为了保障美国国内的药品供应稳定,印度仿制药被豁免该税率征收。此前特朗普曾表示,对未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征收10%-15%的统一关税,印度仿制药也被豁免。
美印的谈判对持僵局未知何时以何种方式打破,但美国以关税铡刀狠狠收割盟友的行径举动,再铁板的联盟也会因利益分配极度失衡而散伙,中国医药产业可能面临的“围剿”警报也是时候解除了。
结语
Guide View
最后回答,关税问题是否会成为中国医药产业“悬顶挑战”?
盖德视界认为,仿制药和原料药领域前有印度帮我们探路加高度依赖底牌作为博弈筹码,后有国家在对等周旋,走势没那么悲观。
创新药最坏结局“美产供美”:靠技术吃饭的CRO和新药BD出海影响不大,后端的中国CDMO在美也有产能,生物药领域百济神州也在组局,可共享在美临床和产能资源……
过去中国医药产业是各种配套资源齐全、组合出击的胜利,未来可能更是,无论是仿制药依赖的工业基建,还是创新药仰仗的大量各学科人才、制度持续革新改善、AI等科技扶持发展与投入等都不是一天建成的,也不是一天能打破的,更有可能越被打磨全产业链愈加出彩。
参考来源:
韩联社
环球药事通
券商中国
外媒
盖德视界历史报道
制作策划
策划:May /审核校对:Jeff
撰写编辑:May /封面图来源:网络
媒体合作 | 微信号:GuideView2021
投稿转载 |13291812132(同微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参考文献如上,如对文中内容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留言讨论。如需转载,请邮箱guideview@guidechem.com联系我们。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BU8noDHDpDjw8Kx9BTW45QMt75JcvkQYEN32f5Jt6GaA4nib5xcFoiafBhIicfVicSCUbP1YGmdvXM2icVJkJPVX30Q/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tp=webp
有问题就上「盖德问答」,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跳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