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8-28 23:37

“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总承包合同争议解决的条款设定与仲裁选择研讨会在香港成功举办

作者:微信文章






编者按
2025年8月28日,香港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内,一场凝聚法律、工程与仲裁领域智慧的研讨会,为“一带一路”建设争议解决机制擘画了新蓝图。值此香港《建造业付款保障条例》于今日正式生效之际,这场“中国方案”与“国际视野”的深度对话,内地经验与香港仲裁优势的深度对接,通过“制度嵌入”与“合作共建”两大核心理念,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设计的思维突破。这场香江之畔的思想盛宴,已然为“一带一路”建设埋下蕴含中国智慧的制度创新的种子。





2025年8月28日下午,由建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香港测量师学会、上海国际仲裁(香港)中心支持的“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总承包合同争议解决研讨会在香港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成功举办。来自法律、工程、仲裁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香江,共同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工程争议解决机制。建纬研究院院长朱树英,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邵万权,副主任韩如波,建纬律师事务所国际业务部主任陈军,建纬杭州办公室主任陈沸,建纬福州办公室主任林桢,建纬广州办公室主任林艺等参加会议。



研讨会由建纬律师事务所国际业务部主任陈军主持。







开幕式上,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主任陈晓峰,香港测量师学会会长梁志添,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邵万权分别致辞,强调了完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争议解决机制的重要性。



在主旨演讲环节,建纬研究院院长朱树英首先作题为《“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总承包合同中国特色争议评审机制的重点突破》的演讲,介绍了中国大陆建设工程争议评审前移的机制构建及其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中面临的争议解决痛点以及重点突破的对策,为大家理解“一带一路”合同条款的本土化路径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思考。



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副主任蔡伟平作题为《构建共赢之路: 亚非法协争议解决机制在“ 一带一路” 国际投资建设合同中的应用与优势分析》主题分享,他从区域合作角度,阐述了亚非法协争议解决机制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的应用优势,特别是关于机制适配与多边合作优势的阐释,让大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争议解决路径有了新的理解。



天津理工大学尹贻林教授发表题为《“ 一带一路” 投资建设模式合同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理论依据》的演讲,系统回顾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演变,讲解了基于三种履约行为的合同设计及基本原则,为与会者提供了理论支撑。



香港工程师学会争议解决委员会主席陶荣则结合香港本土经验,详细解读了香港《建造业付款保障条例》的实务要点(该条例于2025年8月28日正式生效),为“争议预防”与“合同机制”提供了香港经验的样本。





茶歇过后,中国通信服务香港算力研究院院长李巍呼吁建立中国特色的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针对数字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合同文本创新,提出了现实而富有建设性的系统化建议。上海市律师协会建设工程与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主任韩如波则提出了构建建设工程合同争议评审机制的“三部曲”方案。他从“借鉴国际惯例”角度出发,围绕“合同设计—机制嵌入—制度落地”构建起完整的争议解决链条,系统梳理三部曲式的争议解决机制设想。



圆桌论坛环节将研讨会推向高潮,由陈军律师主持,六位来自内地与香港的专家围绕“国际工程争议解决如何在合同中建立多元多级解纷机制”展开深入讨论。深圳国际仲裁院案件管理二处副处长梁乐乐、前香港测量师学会会长林濬、香港测量师学会工料测量师分会前主席郭靖华、上海国际仲裁(香港)中心秘书长韩刚、青岛建纬城乡建设调解中心主任王树友、上海建纬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文斐作为与谈嘉宾就仲裁与调解的衔接、香港在国际争议解决中的独特优势等话题分享了真知灼见。

会议最后,陈军主任在总结中感谢各位嘉宾、同仁的到来以及专家们的精彩分享,表示本次研讨会实现了“实务与制度”“工程与法律”“内地与香港及国际”三个维度的深度对话。与会专家就中国特色争议评审机制、亚非法协应用及合同条款优化达成共识,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法律实务新思路。



研讨会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会议为“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争议解决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方案,对促进国际工程合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END

编辑 | 建纬品牌部





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就是对建纬最好的鼓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带一路”投资建设总承包合同争议解决的条款设定与仲裁选择研讨会在香港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