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8-26 08:24

特朗普对华再发加征极端关税新威胁,意味几何?

作者:微信文章




文/识局智库研究组姜子牙

特朗普昨天在白宫向记者表示,在两国贸易争端中,中国必须向美国提供稀土磁铁,否则“我们就得对他们征收200%的关税或类似税率”。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对中国发出关税威胁,但却是首次针对战略性矿产资源提出如此极端的税率。

显然,中美之间围绕稀土的激烈博弈依然在持续。

01 稀土之争背后,现代工业的命脉争夺

很多朋友都知道,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从智能手机到导弹制导系统,从电动汽车到风力发电机,全都离不开稀土。中国拥有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美国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尤为严重。

中国在今年4月对七种稀土元素出口实施限制,包括钐、钆、铽、镝、镥、钪和钇这些重稀土,理由是回应美国加征关税。这一举措立即引发了美国国防和科技行业的担忧。

这些材料直接关系到F-35战斗机、雷达系统和半导体生产,全球供应链随之受到冲击。汽车和机器人产业受到的影响最大,许多工厂开工率下滑,企业成本直线上升。



02 出口数据揭示,稀土贸易实则回暖

尽管特朗普发出关税威胁,但最新数据却显示出一幅不同的图景。根据中国海关总署8月20日发布的数据,2025年7月我国出口永磁铁数量达到5577吨,环比大幅增长75%。

这是自今年4月贸易战以来最高水平的单月出口量。对美国出口方面,7月出口数量619吨,金额2.04亿元,同样大幅增长。

这一数据的背后,是今年6月中美在伦敦达成的协议。特朗普在白宫宣布达成协议,中国同意恢复稀土磁铁和矿物出口。稀土供应危机看似得到缓解,但特朗普最近的言论表明,贸易紧张局势仍在持续。

03 200%关税,现实还是政治姿态?

特朗普威胁的200%关税可以说是相当夸张。如此极端的税率在实际中可能难以实施,更多是一种谈判策略和政治表态。

美国对全球所有产品的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已经从年初的2.44%升至20.11%。若再对中国征收200%关税,将进一步加剧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

高盛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6月,美国消费者已承担22%的关税成本。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转嫁关税成本,预计到今年10月,美国消费者承担的比例将达到67%。

宝洁公司已经表示,将把约25%的个人护理和家庭用品平均售价上调2.5%,以抵消关税在今年带来的10亿美元新增成本。

04 全球挣扎,欧盟同样面临稀土困境

不仅仅是美国面临稀土困境。欧盟驻华大使最近要求中国在30天内“解决稀土磁体出口问题”,原因是欧洲车企快撑不住了,库存只够用两三周,部分德国生产线已经停产。

欧盟的“催货”不只是急,更是慌。从表面看是稀土磁体不够用了,但从更深层看,这是一场政治博弈。欧洲想用“最后通牒”给中方施压,试图在制造危机中换取中国的让步。



中国对欧盟的回应很明确:不要一边打压我们,一边又伸手要好处。这种“双标操作”难以持续,中方已经采取了更为精准的应对策略。

05 技术壁垒,中国稀土优势的真正基础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稀土优势仅仅在于资源储量,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中国的真正优势在于技术和产业链。

全球稀土储量中,中国占70%,但精炼能力却超90%。真正让西方无能为力的,是中国手里掌握的几十项独有提纯技术。

据权威媒体报道,2025年6月,中国多地稀土企业接到通知,要求上报涉及稀土提取、分离和冶炼等核心工艺的技术人员名单,内容包括学历背景、专业方向、科研经历等。同时,技术涉密级别较高的人员需上交护照,暂停非公务出境行为。此外,技术骨干前往可能涉及敏感技术合作的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需经审批,即便前往香港也需履行审批流程。

此政策被视为中国在稀土领域加强技术保护的举措,旨在通过“人才锁定”防止核心技术外泄,确保产业安全。

过去几年,西方通过高薪挖角、技术合资等方式,试图绕开中国的技术壁垒。业内分析指出,上述规定不仅针对上游冶炼环节,还覆盖下游永磁材料、军工配套等全链条企业,体现出对稀土技术安全的全面管控。



06 替代艰难,美国寻求稀土自主道阻且长

美国并非没有尝试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美国政府心急火燎地自救,同时放眼全球,打起了稀土储量丰富的国家和地区的主意。

美国重启了加利福尼亚州的芒廷帕斯矿,但因设施和技术等原因,该矿至今未产出1公斤合格的金属镨钕。电子垃圾回收也被考虑作为稀土的替代来源,但从中提取稀土元素成本高、效率低。

美国还曾把目光转向国外,如乌克兰。特朗普曾欲用其号称的美对乌价值“5000亿美元”的援助换取乌克兰的稀土,但很快发现乌克兰宣称的“500万吨稀土”实为苏联时代地质勘探的误判。

实际可开采量不足5万吨,且80%位于俄军控制区。即便获得矿产,美国也需投入150亿美元重建分离工厂,耗时至少10年——而中国只需1年就能扩建同等产能。

格陵兰岛、澳大利亚等地的稀土项目同样面临各种困难,要么开发条件艰苦,要么成本高昂缺乏竞争力。事实证明,美国在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07 未来走向,稀土博弈下的中美关系

中美稀土博弈已经不是简单的资源争斗,而是技术主权和国家安全的较量。美国想通过资源换遏制,设定中国发展路径,但时代已经改变。



中国手中不只有稀土,还有产业链控制力和技术突破能力。美国的三招出手(经济制裁、人才限制、外交舆论攻势)换来的不是让步,而是一套精确反制。

美国本土矿投资虽多,但长期依赖没除,经济成本更高。中国则加强自给自足,避免吃亏。在这场博弈中,双方都将付出代价,但中国显然拥有更多底气。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短期内可能带来市场波动,但难以改变稀土产业的基本格局。美国本土稀土开发项目——从加州的芒廷帕斯到澳大利亚的西海岸,从格陵兰岛的冰原到乌克兰的草原——大多停留在纸面上,面临技术、环境和经济的多重挑战。

中国已经展现出精准的反制能力,为合规企业开设临时出口许可,同时切断美国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的钐钴磁体供应,导致F-35战斗机生产线每天损失上亿美元。

当下,稀土博弈不是简单的贸易争端,而是全球资源治理权的重构。过去几十年,西方以“自由市场”的名义控制规则,如今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精细监管和制度设计能力,正在改写规则。

更多探讨可进读者群交流。高质交流,闲人勿进!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BMmCgicib9M0mHAoicJLNjOc03mloleflkucxNNmfSjZPqthKRUiasG4z4icNaQndxDFCZk3xFxHGTwzLMXG3F76ibVg/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tp=web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朗普对华再发加征极端关税新威胁,意味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