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再次暂停90天,中美贸易战降温!羊绒出口迎关键喘息,11月前必须抓住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微信文章2025年8月12日,中美经贸关系迎来阶段性转折点。双方在斯德哥尔摩会谈后共同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再次暂停相互加征的24%关税,有效期90天。这意味着,原本高达34%的惩罚性关税(基础10%+加征24%)将暂时回落到10%的水平,为包括羊绒在内的纺织品出口企业提供了关键缓冲期。
01 精准解读:本次关税暂停的核心内容
根据联合声明
及中方落实措施:
·美国对中国商品(包含港澳地区):暂停14257号行政令中24%的加征关税,保留10%,暂停期90天;
·中国对美国商品:同步暂停24%的反制关税,保留10%;
·非关税措施松绑:中方对28家美国实体放宽出口管制,企业可依规申请许可。
⚠关键点:这并非取消关税,而是为期90天的暂停(至11月10日左右)。双方仍保留10%的基准加征关税,且未来是否延续取决于后续谈判。
02 关税变动如何直接影响羊绒产业链?
羊绒产业作为高端纺织品代表,长期受中美关税摩擦冲击。据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数据显示,近三年中国羊绒原料及制品对美出口额年均约4.2亿美元,但2024年因关税上调,订单量同比下滑超30%。
🔍 关税调整前后对比:
时间阶段
对美出口
综合关税成本
羊绒衫典型订单
利润变化
2023年
常规时期
约4%~8% (基础税率)
正常利润空间(15%~20%)
2025年
4月后
34% (基础10%+加征24%)
利润压缩至5%以下,部分订单亏损
2025年
8月12日起
10%(仅保留基准部分)
利润恢复至10%~12%
► 对中小加工厂而言,这9%的利润差意味着能否维持生产线运转;
► 对牧民而言,关税暂停间接稳定原料收购价,避免绒贱伤农。
03 历史回顾:关税如何扰动羊绒市场?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初期,羊绒制品未被列入首轮清单。但2020年起,美国先后对包括羊绒衫、围巾在内的纺织品加征关税,导致:
·订单转移:部分美国买家将订单转向蒙古、阿富汗等竞争对手;
·库存积压:国内羊绒原料库存一度攀升至8500吨(2024年行业协会数据);
·价格波动:无毛绒均价从2023年的68万元/吨跌至2025年一季度的52万元/吨。
此次关税暂停,标志着三年来首次出现实质性松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方同步放宽了对美国企业的出口管制,使羊绒加工企业可能重新获取高端纺织设备配件(如德国斯托尔、日本岛精机型配件),这对提升工艺水平至关重要。
04机遇与挑战:90天窗口期该做什么?
✅ 短期机遇:
1.抢出旺季订单:
每年9-11月是圣诞订单交付关键期。关税下调后,美国零售商可能重启备货。据国内某纺织反馈,近日美方询单量环比增长40%;
2.优化供应链成本:
企业可重新协商运费、保险等条款,利用关税空间提升报价竞争力;
3.锁定原料价格:
当前羊绒原料处于低位,适当逢低囤货可控制未来成本。
⚠长期挑战:
1.90天后政策不确定性:
若11月未达成新协议,关税可能回调至34%,需提前规划风险;
2.订单碎片化趋势:
美国买家仍可能要求“中国+东南亚”双供应链模式;
3.绿色贸易壁垒:
欧盟已推行碳关税(CBAM),美国也可能跟进,羊绒产业需加速碳中和认证。
05行业行动建议:如何化政策为实效?
1.灵活定价策略:
建议采用“基础价+关税浮动条款”,约定若关税重启则双方分摊成本;
2.拓展非美市场:
中日韩自贸区、RCEP成员国关税持续下调,可分散市场风险;
3.技术升级窗口:
利用出口管制放宽期,引进智能化分梳设备、低碳染色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结语:
本次关税暂停是战术性缓和而非战略性终结。对羊绒产业而言,这90天是修复渠道、优化效率、布局转型的黄金窗口。行业应理性乐观,抓住喘息机会,但绝不放松对长期风险的防范。
读者互动:
→ 你们近期接到美国订单回调了吗?欢迎评论区分享行情变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