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聊天内容能导致解雇吗?德国劳动法专家解析
原则上:私人生活不影响工作一般来说,员工在私人时间里的聊天内容与工作无关,不会影响劳动关系。但在特殊情况下,私人聊天记录也可能成为雇主解雇的理由。德国劳动法专家、律师彼得梅耶尔指出,根据联邦劳动法院(BAG)2023年的一项判决(案号:2 AZR 17/23),私人群聊中的消息在特定情形下足以导致解雇。
通常需先有警告(Abmahnung)
如果员工在私人聊天中发表侮辱性言论,并被传递到雇主那里,法院首先会看聊天的背景。大多数情况下,雇主应先行警告(Abmahnung),若警告无效且员工继续不当行为,才可能进一步解雇。但若涉及刑事犯罪,如严重的歧视、侮辱或威胁,则雇主可以直接解雇。
案例分析:WhatsApp群聊导致的即时解雇
在BAG审理的案件中,一名员工参与了一个由最多七名现任和前任同事组成的WhatsApp群聊。该群里发布了数百条侮辱性和带有歧视性的言论,涉及公司同事和上级。雇主获悉消息后,立即对该员工作出无通知即时解雇。
该员工则提起诉讼,辩称聊天是“纯属私人”的交流,不应影响劳动关系。下级法院(下萨克森州劳动法院)最初采纳了该观点,认为聊天属于私密范围。
但BAG最终驳回了该说法。理由是:在一个七人群体中,消息外泄的可能性较大,员工不能当然期待绝对保密。只有在极小范围(如两三人)并明确证明其绝对保密性的情况下,聊天内容才可能被视为真正“私人”。
无需事先警告的情况
BAG进一步认定,在该案例中,即便没有事先警告,解雇也是合法的。因为大量种族歧视与侮辱性言论显示员工缺乏改正意愿,警告已无意义。
正如律师Meyer所言:“由于发布的信息数量和严重性,法院认为无需再给一次机会。”
结论
- 私人聊天通常不影响劳动关系。
- 但若涉及大量侮辱、歧视或违法内容,并能波及工作环境,雇主有权立即解雇。
- 员工不能想当然认为群聊一定属于“完全私密”。
专家介绍
彼得梅耶尔,德国劳动法律师,同时是德国律师协会(DAV)劳动法专业委员会执委会成员。 在德国,私人聊天内容通常不应影响劳动关系。然而,根据2023年联邦劳动法院的判决,特定情况下,私人聊天可能导致解雇。这项判决指出,如果员工在私人群聊中发表侮辱性或歧视性言论,并被传递给雇主,雇主可以在某些情况下直接解雇员工。
一般来说,雇主需要先对员工进行警告(Abmahnung),如果员工继续不当行为,才可能进一步解雇。但在涉及严重的刑事犯罪时,雇主可以立即解雇。例如,在一个WhatsApp群聊中,员工发布了大量侮辱和歧视的言论,最终导致即时解雇。
法院认为,在较大的群体中,聊天内容无法保证绝对保密,因此员工不能简单认为这些交流是完全私密的。总之,即便没有警告,若有严重不当行为,解雇也是合法的。
### 结论
- 私人聊天内容一般不影响工作,但存在例外。
- 大量侮辱性、歧视性言论可能导致雇主的立即解雇决定。
- 员工应注意,群聊不一定是“完全私密”的环境。
### 专家介绍
彼得梅耶尔是德国劳动法律师,担任德国律师协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执委会成员。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