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8-23 13:29

产业带与一带一路合作,四个必选项,为何非走不可?

作者:微信文章
中国产业带的制造业正面临一个更严峻的现实,不是原材料或人力成本的问题,而是上游过剩,下游透明没钱的双向挤压。上游,设备主导的生产让产能几乎无限,同类产品供给远超需求,同质化竞争已成常态;下游,电商冲击让市场彻底透明,消费者选择多到“挑花眼”,但口袋里的钱却更谨慎——买的东西多了,花的钱却没多,企业利润被透明的价格战压到极致。这种情况下,单纯靠制造赚差价的时代彻底过去,品牌化、国际化、本地化成了唯一的活路:没有品牌,在过剩产能里只能拼低价;不走向国际,困在透明的国内市场只会更卷;缺乏本地化,在“钱少选择多”的下游市场根本留不住客户。但这条活路,被上下游的现实死死堵住。
上下游的新困局

过剩与透明的绞杀,单独突围死路一条

上游(生产端)的核心矛盾,是“无限产能+复杂结构”的双重过剩。中国产业带的生产早已进入“设备主导时代”,一条生产线能快速复制,产能几乎没有上限。更棘手的是产品结构的复杂性:品类多、每个品类下品种多、每个品种再分3-4个等级(高中低端),导致供给端不仅“量过剩”,“结构也过剩”——同一品类的高中低端产品挤在市场里,企业想靠单一品牌突围,无异于在红海里面拼刺刀:你做高端,立刻有十家企业跟风;你做中端,价格能被压到成本线。这种情况下,单个企业的品牌声量会被过剩的同类产品彻底淹没。
下游(销售端)的核心矛盾,是“透明市场+钱紧选择多”的双重挤压。电商让价格、参数、评价全透明,消费者“货比三十家”成常态,企业想靠信息差赚钱根本不可能;更关键的是,下游市场“钱没多多少,但能买的东西太多了”——有限的购买力被无限的选择稀释,客户对单个品牌的忠诚度极低。而“一带一路”国家的下游市场更特殊:它们不像欧美有成熟的渠道品牌可以借力(我们做代工即可),当地多是碎片化代理或小规模分销,自身品牌弱、整合能力差。销售端想单独做品牌,要么被透明的价格战拖垮,要么因“钱少选择多”难以积累客户,最终只能沦为“赚吆喝不赚钱”。简言之,上游产能过剩、结构复杂,下游市场透明、钱紧选择多,两端品牌基础本就薄弱,单独推进品牌化、国际化、本地化,只会在“过剩”与“透明”的绞杀里越陷越深。这种现实,注定了“联合”是唯一破局路,而四个必选项正是联合的核心支撑。
四个必选项

联合破局的四大支柱,缺一个都不稳

1

必选项一:抱团打造集群品牌(公共品牌)

——从“内耗”到“共生”
过剩的产能里,单打独斗只会拼低价;透明的市场里,零散品牌留不住客户。集群品牌(公共品牌)是唯一的“差异化旗帜”:上游按品类、品种、等级分工(你专注高端品种,我聚焦中端品类),通过公共品牌整合出“全链条覆盖但各有专攻”的差异化组合,避免在过剩产能里互杀;下游依托公共品牌统一传递价值(如“耐用+适配本地需求”),在透明市场里给客户一个“不用挑花眼”的选择理由,用集体口碑对抗“选择多、钱少”的冲击。对上游而言,不用独自承担品牌化的成本,只需靠优势品类、等级分享品牌溢价;对下游而言,公共品牌能降低客户决策成本,让碎片化渠道也能接住“钱紧”客户的订单——这是从“过剩内耗”到“差异化突围”的唯一可行路径。




2

必选项二:共商、共赢、共建、透明、共享的价值观

——联合的“黏合剂”
上游要按品类、等级分工(避免重复生产),下游要按区域、渠道分工(避免抢客户),若没有共识,联合只会变成“换个地方内耗”。“共商、共赢、共建、透明、共享”的价值观,因此成为必选项。共商,确保上游的分工方案(谁做哪个等级、品种)、下游的区域划分由各方一起定,避免“强者垄断”;共赢,按上游的技术投入、下游的渠道贡献分利润,让分工有动力——比如上游某企业的高端品种卖得好,下游对应区域的经销商也能分超额收益;共建,推动上游共享技术标准、下游共享本地需求数据,减少过剩产能的浪费;透明,公开订单分配、利润核算,消除“谁占便宜”的猜忌,尤其在透明的下游市场,只有透明才能攒信任;共享,复用成功的品类适配、区域推广经验,让后来者少走弯路。没有这一价值观,上游的“分工”会变成“各占一块过剩市场”,下游的“联合”会变成“变相价格战”;有了这一共识,才能让上游的复杂结构与下游的透明市场精准咬合,联合不散架。


3

必选项三:公共数字化底座——

让联合“高效穿透”过剩与透明
上游的过剩产能需要精准匹配需求(避免盲目生产),下游的透明市场需要快速响应客户(避免被替代),这离不开公共数字化底座的支撑——它是必选项,更是联合的“效率引擎”。这一底座实现全链路数字化:上游的品类、品种、等级、产能数据实时在线,让下游的订单需求能“按等级找品种、按品种找品类”精准匹配,减少过剩产能的浪费;下游的客户偏好、购买力数据在线沉淀,让上游知道该停掉哪些滞销等级、加产哪些适配品种,避免“生产一堆卖不掉”;订单履约、利润分成全程可追溯,在透明的市场里,用数据证明“谁贡献多、谁分得匀”,让联合更可信。没有这一底座,上游的过剩产能会更盲目,下游的透明市场会更难响应;有了它,才能让上游的复杂结构与下游的透明需求高效对接,让联合在“过剩”与“透明”的夹击中跑赢效率。


4

必选项四:资本合作——

让每个参与者都有“出彩的机会”
联合需要人,更需要“愿意投入的人”。资本合作不是简单的资金注入,而是通过机制让人才“绑定”在联合体系中:- 对想成功的90后:凭创意、执行力成为“企业合伙人”,不用从零攒资源,借集群品牌、数字化底座就能试错,成功了分利润,成长了有股权;- 对已成功的龙头/地头企业:以“行业合伙人”身份入股,用技术、渠道、本地资源换更大的市场——比如某电动工具龙头,靠集群品牌把区域优势变成全球份额,再借资本分成实现“二次增长”。这种“利益共享”模式,能让没成功过的有机会破局,让成功过的能再创辉煌,联合才真正有生命力。




三个核心工作

让“必选项”落地,让“机会”变现
四个必选项不是空中楼阁,需要三个核心工作来托举,而这三个工作本身,又在推动必选项深化:- 打造公共数字化底座:这是“基础设施”,让集群品牌的价值能落地(数据说话),让价值观的透明能实现(流程在线),让资本合作的分成能精准(系统核算);- 打造可复制样板:在“一带一路”重点市场先跑通模式,把“分工怎么定、品牌怎么推、服务怎么落地”变成标准化流程,让后来者“照着抄就能做”,加速集群品牌的全球渗透;- 完善培训体系:教上游企业用底座优化品类,教下游伙伴用品牌做本地化,教合伙人看懂规则、用好资源——90后能快速上手,龙头企业能灵活转型,整个体系才能“活起来”。
为何非走不可?

因为这是唯一的破局路
四个必选项,是应对“上游过剩、下游透明”的必然选择:没有集群品牌,过剩产能只会内耗;没有共识价值观,联合难以持久;没有数字化底座,效率跟不上透明市场的节奏;没有资本合作,人才留不住、创新没动力。而三个核心工作,是让必选项从“理念”变成“现实”的抓手。它们相互推动:底座越扎实,集群品牌越有支撑;样板越成熟,价值观越易落地;培训越到位,资本合作越能激活人才。现在,脉链已带着这套“一三一四”体系(一个核心目标,三个核心工作,四个必选项)扎进这场突围战:底座在加速打磨,样板在重点市场跑通,培训体系在帮更多人成长。无论是想证明自己的90后,还是想再攀高峰的龙头企业,都能在这套体系里找到位置——因为联合的本质,不是谁带着谁,而是大家一起把“过剩与透明”的困局,变成“共生与共赢”的机会。这就是答案:四个必选项,非走不可;三个核心工作,必须做好。产业带与“一带一路”的合作,才能真正破局。

加入我们
脉链诚邀更多产业带伙伴共赴产业增长新局👇👇👇







(卖家咨询)

(买家咨询)

(创客咨询)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rUQjrLrVk2rW96RTPp0V0tfFTjlZnciaQ7DgXToDZjlbXgJAsLSUtFrac3LeEiaph1HkDicPA1Wvm2gyB87aP6Hg/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randomid=jqphic2a&tp=webp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rUQjrLrVk2rW96RTPp0V0tfFTjlZnciaic7rL2Vs5AeOVZzvica5m5NgaoiazZxyudqRWQWuS1LPFe7Q3ia2fYa4tQ/640?wx_fmt=jpe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randomid=rw34a7he&tp=webp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drUQjrLrVk2AEadWGWRGkDB6gu12k2fVvrvR98mLsyZx5miaMEnNWJRSaicYctACUic3voNaG7qNicviaJFEAyyUSiag/640?wx_fmt=jpeg&from=appmsg&randomid=9ivbfqmk&wxfrom=5&wx_lazy=1&tp=web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产业带与一带一路合作,四个必选项,为何非走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