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8-22 16:05

地缘视角下的印度原油产业链系列:关税制裁多大程度改变了印度原油进口

作者:微信文章
证监许可【2011】1292号

苗扬 Z0020680

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摘要:


2022年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凭借原油折价大幅提升对印出口,占比从不足2%跃升至2024年的35%,为印度节省大量炼厂成本。这一趋势引发美国不满,2025年特朗普政府以“间接资助俄战争”为由施压,要求印度12个月内将俄油占比降至15%以下,遭拒后对印350亿美元出口商品加征关税,部分品类税率达50%。在此背景下,印度7月燃料消费虽因季节因素下降,但全年需求看涨,当前仍依赖俄油(占进口35%),若剔除需每日填补175万桶缺口。中东、非洲等替代来源可在3-6个月助其将俄油占比压至15%以下,但进口成本抬升将拖累GDP约0.15个百分点。美印博弈背后是国内政治与市场利益的角力,后续需关注美中关税协议走向、印度对冲政策及炼厂合同履行,这些将决定再平衡进程与经济影响程度。

一、美印问题根源在于大国间的地缘博弈

2025年8月15日,美国与俄罗斯在阿拉斯加举行峰会,双方未就俄乌冲突停火或解决达成协议,仅称会谈取得进展且未披露具体内容。会后特朗普表示,因与俄方谈判有进展,暂不考虑对购买俄油的中国加征关税,但已对另一主要俄油进口国印度加征25%额外关税。这一动态延续了美国自2023年以来针对俄油进口的施压逻辑。

2022年2月俄乌冲突后,西方对俄制裁导致俄油折价。凭借“不封顶”的折扣,俄罗斯对印原油出口由战前不足2%跃升至2024年的35%,日均175万桶,折合全年约8800万吨,为印度节省约50-60亿美元炼厂原料成本。2024年印度自俄进口金额达创纪录的520亿美元,占其总进口额的四分之一。美国自2023年起多轮外交施压,要求印度“逐步脱离”俄油,理由是其间接资助俄方战争机器。2025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将能源采购纳入贸易谈判核心议题,实质是通过重塑能源供应链削弱俄经济韧性,同时为2026年中期选举强化“对俄强硬”形象。

经过五轮谈判,美方要求印度在12个月内将俄油占比降至15%以内,并提出开放农业与乳制品市场作为交换;印方以“能源安全”和“市场价格”为由拒绝,同时援引美曾鼓励印进口俄油稳定全球油价的历史案例,揭露西方在对俄贸易中的双重标准。8月6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叠加既有25%税率后,部分品类税率高达50%,涉及纺织、鞋类、珠宝等出口额约350亿美元的产业,这些领域占对美出口中就业敏感产业的6%。关税将于8月28日正式生效,触发条件为“印度是否充分配合美国在国家安全、外交与经济政策上的立场”,为美方保留了操作灵活性。美方同时保留对其他国家包括中国追加类似措施的空间,但尚未落地。印度官方回应称“不公平、不合理”,明确将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权,并探索卢比贸易等非美元结算手段反制,试图分化欧美统一战线。

二、印度国内石化消费与进口现状

需求端来看,2025年7月印度燃料总消费量1943万吨,环比下降4.3%,同比下降4%。其中柴油736万吨,环比下降9%,系季风季农业灌溉及建筑活动减弱所致;汽油349万吨,环比下降0.9%、同比增长5.8%,显示乘用车需求韧性;LPG278万吨,环比增长10.3%、同比增长4.9%,受家庭渗透率提升拉动;沥青需求环比骤降32%,亦与雨季道路施工减少相关。总体看,短期季节性扰动不改全年需求温和扩张预期,市场预期第四季度将恢复增长势头。

图表1:印度石化产品消费情况(百万吨)



2025年消费量

2024年消费量

月份

7月

6月

5月

7月

6月

5月

1.Diesel - 柴油

7.36

8.10

8.59

7.19

7.98

8.41

2. Petrol - 汽油

3.49

3.52

3.78

3.30

3.30

3.46

3. LPG - 液化石油气

2.78

2.52

2.65

2.65

2.32

2.41

4. Naphtha - 石脑油

1.00

1.02

0.95

1.22

1.01

1.09

5. Jet fuel - 航空燃料 / 喷气燃料

0.71

0.73

0.78

0.73

0.71

0.74

6. Kerosene - 煤油

0.04

0.04

0.04

0.04

0.04

0.03

7. Fuel Oil - 燃料油

0.46

0.47

0.47

0.51

0.58

0.62

8. Bitumen - 沥青

0.46

0.68

0.86

0.41

0.74

0.94

合计

19.43

20.22

21.22

20.24

19.94

21.08

数据和资料来源:LESG,广发期货研究所整理

进口端看,2025年1-7月,印度日均进口原油约500万桶,俄油占比仍维持在35%左右。国有炼厂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已暂停现货采购,但私营炼厂信实工业、纳亚拉能源、HMEL因长期合同义务,继续履行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供货协议及现货招标,7月俄油到港量环比微增1%。若剔除俄油,印度需额外寻找每日约175万桶的替代资源,短期内难以通过单一渠道补足。

8月中旬美俄元首会面后,尽管未就俄乌冲突达成实质共识,但地缘紧张态势边际缓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此前美方施压带来的外部约束,这与7月印度国内炼厂因美方批评而降低俄油采购形成对比。叠加同期俄油折扣扩至3美元/桶的成本优势,印度国有炼厂得以在政治压力缓释与经济收益明确的窗口下,重启9月交付的俄油采购。这一调整既延续了印度对低成本能源的刚性依赖,也折射出印度炼厂在大国地缘博弈间隙灵活调整原油进口策略。

图表2:印度石化产品消费情况(百万吨)



数据和资料来源:LESG,广发期货研究所整理

三、制裁对印度原油进口来源的再平衡压力

根据路透的统计信息,印度对俄油进行替代面临的困难在于进口成本拉升和货源供应规模无法迅速匹配。中东方面,伊拉克、沙特、阿联酋现有年度长约合计约220万桶/日,理论上可立即增供60-80万桶/日;沙特上调了9月OSP,对亚洲溢价保持强势,虽显示对亚洲市场需求的乐观,但实际供应量受制于资本开支规模,短期实现对俄油替代难度较大。非洲方面,尼日利亚、安哥拉、加纳等西非品级与俄罗斯乌拉尔原油品质相近,但受采购周期限制,短期最多可额外释放30-40万桶/日。美洲方面,美国、巴西、圭亚那、加拿大甜油品质高,适合印度复杂炼厂,但运距导致运费溢价3-4美元/桶;若油价维持当前水平,经济性尚可,预计可替代20-30万桶/日,美国页岩油企正借此寻求地缘溢价收益。

“灰色”路径方面,以阿联酋富查伊拉或中国保税库为中转的俄油转口仍可能以折价形式进入印度,但二级制裁风险导致法律与金融合规成本剧增,难以规模化。受欧盟制裁的印度私营炼厂Nayara能源近期使用Centurion、Mars 6等受制裁船只进口俄油,并通过Leruo、Nova等受制裁船只出口汽油、柴油等精炼燃料,部分船只在制裁后更名以规避监管。尽管俄罗斯方面称其供应稳定,但Nayara的产能利用率出现下滑。二级制裁导致的运输、保险合规成本上升虽未阻断贸易,却制约了炼厂满负荷运转。

图表3:OPEC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变动情况(千桶/日)



数据和资料来源:LESG,Trade,Industry,广发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表4:印度炼厂产品供应情况(千桶/日)



数据和资料来源:Kpler,广发期货研究所整理

此外,根据路透的统计口径,若印度国有炼厂全面停购俄油,私营炼厂维持60-70万桶/日,印度在3-6个月内可将俄油依赖度降至15%以下;中东与非洲合计可覆盖缺口90-110万桶/日,美洲与现货市场补足剩余。代价是进口均价抬升2-3美元/桶,对应炼油现金利润压缩1-1.5美元/桶,对GDP的净拖累约0.15个百分点。

四、后市印度进口俄油几个影响维度分析

线索一:美国国内政治博弈复杂性使得特朗普需要通过强硬争取更多选票。在俄乌问题还没有解决之前,特朗普需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兑现“对俄强硬”承诺,印度作为体量最大的俄油买家成为象征性目标,关税工具因无需美国国会立法可快速实施,成为施压首选。

线索二:印度国内权衡。在大国地缘博弈日趋激烈背景下,印度须在“维持对美出口市场”与“低成本能源安全”之间做边际选择。对印而言,对美出口约占其总出口的18%,高关税品类若出口骤降将冲击就业密集型产业;而能源成本每上涨1美元/桶,通胀抬升约10个基点,也会影响民生消费。

线索三:供应市场的博弈。OPEC方面,沙特、伊拉克等传统供应国乐见印度需求转向,借OSP上调与长约锁定提升市场份额;美国页岩油企通过增加出口获取地缘溢价;俄油出口商为保现金流可能进一步折价,但金融与保险制裁持续抬升交易成本,制约降价空间。

线索四:金融与支付体系。若印度选择以本币或第三方货币结算俄油,将削弱美元循环,但需承担汇率波动与次级制裁风险;若转向中东长期合约,则以美元结算为主,虽降低即时摩擦但加深传统能源路径依赖。

线索五:时间维度。2025年8月27日关税生效前仍有几天窗口期,理论上印度可通过“阶段性减俄”换取美方暂缓或下调关税,但随着地缘局势缓和,后期美印仍有谈判的空间,即便关税生效前操作弹性有限,也可能因为后续的谈判存在变化机会。

综合来看,尽管美俄领导人会晤后,地缘风险有所缓和,印度后期也将保持俄油进口。但美国二级制裁导致印度原油进口再平衡的压力仍较高,中长期来看,俄油替代的博弈受内外部宏观政治环境、炼厂合同及替代油源经济性共同约束。在理论情形下,印度降低俄油的代价是进口成本抬升、炼油毛利收缩。后续需重点观测地缘问题、关税矛盾动态进展等对冲政策。

苗扬 Z0020680



免责声明: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92号)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反映研究人员的不同观点、见解及分析方法,并不代表广发期货或其附属机构的立场。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参考,推送内容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本微信号推送内容旨在发送给广发期货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版权归广发期货所有,未经广发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发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数据来源:Wind、SMM、钢联、彭博、隆众、广发期货研究所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h3zxzMDt6B8N7FbDRpFhSQo5jGZviav6CmpLnnuiaCuYQZfcOVa3Nrrp8OKg4kvfSyTVia0Z0icc23D2HH5UpIkwGg/640?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缘视角下的印度原油产业链系列:关税制裁多大程度改变了印度原油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