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8-22 12:44

跨境通:9 成业务靠进口,美国关税高悬,却被散户爆炒,是馅饼还是陷阱?

作者:微信文章
跨境通(002640)作为跨境电商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其基本面、行业趋势、资金动向及市场情绪呈现多维度的复杂性。以下从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基本面:业务结构单一与财务风险并存

过度依赖进口业务,抗风险能力薄弱

2024 年公司跨境进口业务占比高达 92.2%(营收 61 亿元),出口业务仅占 6.97%(4.6 亿元),线下业务占比不足 1%。进口业务核心品类(母婴、美妆、保健品)受国内消费需求波动影响显著,2024 年进口收入同比下降 9.04%,反映消费疲软压力。出口业务中,自营网站收入同比锐减 40.42%,但第三方平台收入增长 35.14%,显示对亚马逊等平台的依赖加深。这种业务结构导致公司在跨境电商出口高速增长(2024 年出口规模 2.15 万亿元,+16.9%)的背景下,未能充分享受行业红利。

财务风险高企,现金流承压

2024 年末资产负债率达 72.89%,货币资金仅 1.45 亿元,短期偿债压力显著。尽管 2025 年中报预计亏损 6500 万 - 8300 万元(同比减亏 4.03%-24.84%),但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7729 万元,依赖筹资活动维持流动性。此外,公司与网易环球购 2018 年签署的 30 亿元采购意向协议尚未完全落地,且未披露最新进展,业务增量存在不确定性。

资产结构与负债压力

截至 2024 年末,应收账款 7.18 亿元、存货 3.57 亿元,资产周转效率低下。重资产运营模式(固定资产占比 24.3%)叠加高杠杆,制约战略灵活性。若美国关税政策进一步收紧(当前对华关税税率 30%),可能加剧进口业务成本压力。

二、行业趋势:政策红利与结构性矛盾博弈

跨境电商出口高速增长,但公司参与度低

2024 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达 2.15 万亿元(+16.9%),但跨境通出口业务占比仅 6.97%,且自营网站收入同比下滑 40.42%,反映出口业务竞争力不足。行业呈现品牌化、高价值化趋势,而公司出口以第三方平台代工为主,毛利率不足 5%,难以匹配行业升级方向。

海南新政与区域布局机遇

子公司优骋电子商务已落地海南自贸港并享受税收优惠,但具体业务规模未披露,对整体业绩贡献有限。海南省 “离岛免税 + 跨境电商” 双轮驱动政策(如 “跨境支付通” 业务)可能为公司进口业务带来增量,但需观察后续合作项目落地情况海南自由贸易港。

国际政策风险与供应链重构

美国对华关税政策波动(当前税率 30%)对出口业务构成压力,但公司出口占比小,直接影响可控。然而,进口业务依赖海外供应链,若全球物流成本上升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可能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三、资金动向:机构博弈与股东结构动荡

股东变更与机构布局

2025 年 8 月,新兴基金通过司法拍卖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 7.96%),但公司仍无实际控制人,治理结构稳定性存疑。外资机构如 UBS AG(777.7 万股)、巴克莱银行(707.7 万股)新进十大流通股东,反映对跨境电商赛道的长期看好,但大股东杨建新持续减持(2024 年累计减持 0.76%),压制短期股价。

主力资金分歧与杠杆风险

8 月 21 日涨停当日主力净流入 1.2 亿元,但次日资金大幅流出(flow_change -78.3%),显示市场对转型预期存在分歧。技术面上,股价在 8 月 15 日 - 21 日累计涨幅 15.1%,但换手率达 22%,筹码松动迹象明显。融资融券数据显示,4 月 18 日融资余额减少 5215 万元,融券余量增加 172.74 万股,杠杆资金撤离信号显著。

估值与业绩匹配度

截至 2025 年 8 月,公司市盈率(TTM)-20.33 倍、市净率 11.04 倍,显著高于行业均值(互联网电商行业 PE 约 20 倍、PB 约 3 倍)。高估值需业绩兑现支撑,若中报亏损超预期或海南项目进展缓慢,可能引发估值回调。

四、市场情绪:政策催化与业绩证伪风险

短期情绪受事件驱动

8 月 21 日涨停主要受第一大股东变更及海南自贸港政策预期刺激,此前 5 月因美国关税政策缓和消息,股价单周上涨 12%,显示市场对政策敏感。但股吧讨论中,投资者对业务结构单一、现金流压力的担忧与日俱增,情绪呈现 “概念炒作” 与 “价值怀疑” 的矛盾。

机构评级与舆情矛盾

东方财富千股千评显示,短期上涨概率 53.7%,但长期评级 “谨慎增持”,反映机构对转型成效的观望态度。雪球等平台散户则聚焦 “海南免税牌照预期”“跨境支付合作” 等朦胧利好,情绪偏向乐观。

行业对标与估值错位

横向对比,跨境通市值(94.57 亿元)显著低于华凯易佰(127 亿元)、若羽臣(58 亿元)等同行,但其进口业务的区域政策红利(海南)未被充分定价。若未来海南项目实现规模化收入,可能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结论与投资建议

核心矛盾:业务结构单一与财务风险高企构成短期压力,而跨境电商政策红利与区域布局提供长期弹性。需警惕高估值下的业绩证伪风险,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对进口业务的冲击。

操作策略:

短期:关注 8 月 26 日中报披露的进口业务毛利率、现金流改善情况,若亏损超 8000 万元或海南项目无实质进展,需警惕回调。支撑位参考 5.5 元(20 日均线),压力位 6.5 元(前期高点)。

中期:跟踪两大信号:① 海南优骋电子商务营收占比提升至 5% 以上;② 出口业务第三方平台收入增长超 30%。若满足其一,可逢低布局。

长期:重点考察公司能否通过海南政策优化进口业务结构(如拓展免税商品),以及出口业务能否通过品牌化(如自有品牌 “百圆裤业”)提升附加值。

风险提示:进口业务需求疲软、海南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美国关税政策加码、高杠杆下的流动性风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跨境通:9 成业务靠进口,美国关税高悬,却被散户爆炒,是馅饼还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