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8-21 09:44

美国钢铝关税清单再扩容:压缩机行业成贸易摩擦 “重灾区”

作者:微信文章


美国钢铝关税清单再扩容:压缩机行业成贸易摩擦 “重灾区”

当地时间 8 月 19 日,美国商务部的一则公告引发全球制造业震动

当地时间 8 月 19 日,美国商务部的一则公告引发全球制造业震动 ——407 个产品类别被正式纳入钢铁和铝关税清单,适用税率高达 50%。在这份新增清单中,压缩机及相关部件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之一,从制冷空调压缩机到设备外壳、转子等核心零件均被覆盖,给全球产业链带来连锁反应。
关税清单扩容:从 “钢铝” 延伸至终端制造

此次关税调整并非孤立事件。早在 8 月 15 日,美国工业与安全局已提前宣布将 407 个产品编码加入《美国协调关税表》,明确这些产品因含钢铁和铝成分将被加征额外关税,其中非钢铝部分还需叠加特朗普政府对特定国家商品的既有关税税率。新清单于 8 月 18 日正式生效,短短两天后,商务部的执行公告进一步明确了征税范围与力度。
压缩机行业成 “重灾区”

从具体品类来看,压缩机行业成为 “重灾区”:
空气压缩机、功率不超过 1/4hp 的制冷(含空调)压缩机直接上榜;核心零部件如冷藏和空调压缩机的转子、外壳、叶轮盖、轮毂等均被纳入征税范围。这意味着,无论是终端整机还是关键部件,只要涉及钢铝材质,出口美国时都将面临成本陡增的压力。
战略意图:以关税壁垒 “护本土、促制造”

特朗普政府多次强调扩大钢铝关税覆盖范围的核心目标 —— 保护美国国内制造业,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近年来,美国认为大量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冲击了本土产业,导致就业岗位流失、企业竞争力下降。通过加征 50% 的高额关税,政府试图达到双重效果:
一方面,提高进口产品的成本门槛,削弱其在美市场的价格竞争力,间接为本土钢铁、铝及下游制造企业 “减负”;另一方面,倒逼产业链调整,促使美国企业更多采购本土原材料和设备,刺激国内制造业投资与就业。

然而,这种 “以邻为壑” 的贸易保护措施,实则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了产业链各环节。对进口依赖度较高的美国下游企业可能面临原材料涨价、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而出口国的压缩机制造商则需在 “涨价失市场” 与 “降价保份额” 之间艰难抉择。
产业链冲击:全球压缩机贸易格局生变

压缩机作为制冷、空调、工业机械等领域的核心设备,其产业链具有高度全球化特征。美国此次关税加码,可能引发多重连锁反应:
对于出口企业而言,50% 的关税意味着出口成本大幅上升。若维持原价,利润将被严重挤压;若提高售价,可能失去部分美国客户,被迫转向其他市场。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可能面临订单流失、产能闲置的困境。对于美国本土下游厂商,尤其是依赖进口压缩机及部件的空调、冷藏设备企业,将面临 “两难”:要么接受涨价,压缩自身利润空间;要么寻找本土替代,但短期内可能面临供应不足、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可能推动全球压缩机产业链重构。部分企业或选择在北美设厂以规避关税,或加速开拓东南亚、欧洲等替代市场,全球贸易流向可能因此发生显著变化。
结语:贸易保护难掩产业链 “共生” 本质

美国以 “保护本土产业” 为名加征关税,短期内或许能给本土制造业带来一定缓冲,但长期来看,全球化时代的产业链早已深度绑定,“零和博弈” 的思维难以持续。压缩机行业的困境只是一个缩影 —— 贸易壁垒不仅会推高全球制造业成本,还可能延缓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步伐。

未来,如何在贸易规则重构中找到平衡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避免产业链 “硬脱钩”,将是各国政府与企业共同面临的课题。而对于企业而言,优化供应链布局、提升产品附加值、开拓多元化市场,或许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务实选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钢铝关税清单再扩容:压缩机行业成贸易摩擦 “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