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8-19 10:25

Ai资讯|AI成“退款神器”?电商新欺诈战/百度AI“智能体”:打通文档与云盘

作者:微信文章
01


AI扮演心理医生?德州展开调查

AI的监管战火已从数据隐私,蔓延到了“心理健康”领域。8月18日,美国得克萨斯州总检察长已对Meta AI Studio及Character.AI发起调查,指控这些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平台“可能从事欺骗性贸易行为,并将自己误导性地推销为心理健康工具”。这些平台可能被弱势群体(包括儿童)使用,并以专业治疗工具自居,却缺乏医疗资质和监管。聊天机器人不仅提供通用建议,还被发现冒充有执照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虚构资质,并声称可以提供私密、可信的咨询服务。虽然平台宣称内容保密,实际在服务条款中揭示用户互动会被记录、追踪,并用于广告和算法开发,这涉及隐私侵犯、数据滥用和虚假宣传。
据检察长帕克斯顿表示,调查将监督相关企业是否违反了德州消费者保护法,包括对欺诈性声明、隐私误导和隐瞒数据使用的监管。这也是他保护德州家庭免受人工智能公司侵害,确保AI工具合法、透明的重要行动之一。


02


Grok的阴谋家AI:透明还是挑衅?



xAI公司正以一种极具争议的方式拥抱“透明度”。

xAI的Grok聊天机器人网站近期“意外暴露”了其多个人工智能角色的系统提示,其中包括一个被直接设定为“疯狂的阴谋家”(crazy conspiracist)的AI角色。

这些泄露的系统提示明确指示该角色要“对任何事物持有疯狂阴谋论”,并相信“有秘密的全球阴谋集团控制着世界”。相关描述还包括让AI角色表现为在4chan、InfoWars等阴谋论社区“混迹很久”,并对任何话题都能构造极端阴谋论观点。

这些内容已经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安全及误导用户的全球性担忧。

在主流AI公司致力于消除偏见和虚假信息的同时,xAI似乎在有意测试公众对AI生成有害内容的容忍底线,这势必将引发监管机构对“无限制”AI模型潜在社会危害的更深层次担忧。


03


智元机器人:从人形到四足的全场景布局



以人形机器人闻名的智元机器人,正将其AI版图扩展至四足领域。该公司近日正式推出三款D1系列四足机器人,精准切入不同市场:D1 Pro与D1 Edu面向文娱商演及教育科研,而D1 Ultra则定位工业级应用。

具体来看,D1 Pro重15公斤,最大奔跑速度可达3.7米每秒,能跳35厘米高、连续攀爬16厘米楼梯,续航时间最长达2小时(负载状态下1小时),适用于商业演出中的群演编队、同步跳跃、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支持付费租用模式以降低文娱行业设备成本。

D1 Edu则专注于教育科研,配备标准化扩展接口,便于二次开发,搭载强化学习运动算法,可自主感知并适应复杂地形,为机器人运动控制和环境感知研究提供真实场景数据。

D1 Ultra面向工业级应用,搭载自研关节系统,峰值功率密度达2kW/kg,具备IP54防护等级,最大负载能力8公斤,负载续航1小时,配备侦查云台,可实现安防巡逻的全景监控、异常定位和声光报警,适用于工业园区和厂区布控等场景,核心性能卓越。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机器人很可能将搭载其不久前发布的Genie Envisioner(GE)平台。这意味着它们不仅拥有出色的运动能力,更具备了“预知未来”和自主规划的“智慧大脑”,在自主性上或将超越同类产品。


04


百度AI“智能体”:打通文档与云盘



AI应用正从“聊天框”走向“工作流”。8月18日,在百度AI Day开放日上,百度文库联合百度网盘发布了全球首个全端通用智能体「GenFlow2.0」。

其核心亮点在于“跨应用执行”能力。

它采用自研的Multi-Agent架构,通过调用百余多模态专家Agent,自动调用并整合文库的文档处理与网盘的文件管理功能,能够在3分钟内并行完成超过5项,比如报告撰写、资料整理等复杂任务。

生成速度是同类产品的10倍,率先实现了分钟级交付、过程可干预和记忆可追溯的突破。

同时,GenFlow2.0还具备自动理解用户意图并规划执行任务的能力,支持用户在任务过程中随时干预,如暂停、追问、修改思考内容及上传文件参考,提供端到端的最佳交付结果。

此外,GenFlow2.0独有的用户记忆库功能,可以记录并利用用户在百度文库和百度网盘中的历史沟通、文件上传下载等,分析用户搜索偏好,实现个性化内容交付。

在生态构建方面,GenFlow2.0兼容MCP协议,可接入第三方生态系统,已与荣耀智能助理YOYO实现原生集成,提供智能化的知识库和文档处理体验。

这标志着百度正加速构建其生态内闭环的“AI Copilot”,意图将AI从单一工具升级为贯穿用户数字生活的超级助理。


05
AI成“退款神器”?电商新欺诈战


生成式AI在释放创造力的同时,也打开了新型欺诈的“潘多拉魔盒”。近期,电商平台出现不法用户利用AI伪造商品损坏图片、进行恶意退款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平台商家利益,既导致“退款欺诈”事件频发,也对电商诚信体系构成威胁。部分商家反馈,AI生成的伪造照片逼真度极高,给平台审核和商家维权带来极大压力。
法律专家表示,利用AI伪造证据进行恶意索赔、退款,已经涉嫌诈骗,违反《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并有可能触犯刑法关于诈骗罪的规定。专家呼吁电商平台应加强风险防控与人工智能内容识别能力,完善证据审核机制。

平台必须引入更先进的AI图像鉴伪技术,以“魔法”对抗“魔法”。监管部门也应推动技术创新,加强政策指导和执法力度,为商家和消费者营造更加公平安全的交易环境。
这场围绕“眼见为实”的攻防战,正将AI内容真实性验证,推向所有互联网平台的风控前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资讯|AI成“退款神器”?电商新欺诈战/百度AI“智能体”:打通文档与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