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延迟90天,三次休战背后藏着什么?
作者:微信文章戳蓝字“史脉”关注我中美关税战在8 月12号再次宣布暂停90天,暂停对彼此24%的加征关税(至11月11日),保留剩余10%的基准关税。这已经是第三次宣布延期了,不得不说,中美的这波操作已经让别的国家感觉你们是不是唱双簧的。来来回回,拉拉扯扯,中美两国三次谈判都没有签订成协议,这背后的利益纠葛到底是什么样的?01
今年5月,在日内瓦谈的。特朗普急着稳住国内选民,中方也不想硬刚,双方一拍板:暂停关税90天,顺手把24%的高额关税搁一边儿,但留着10%的基准税当后手。
这波操作就跟赌桌上开小差似的——美方松了点儿教育和高科技限制,中方象征性地加快稀土出口审批,但核心问题比如能源进口俄罗斯的事儿,谁都没让步。结果呢?全球供应链喘了口气,可企业们还是提心吊胆,生怕90天后又开火。
接着是7月的斯德哥尔摩第二轮会谈,这会儿气氛更微妙了。美方代表团由财政部长带队,中方派出副总理何立峰,阵仗不小。谈了半天,又是个“暂停90天”的戏码:美方继续放松芯片禁令啥的,中方也取消了非关税反制措施,比如暂停对杜邦的反垄断调查。
表面看一团和气,其实都在试探底线——特朗普留了一手24%的关税暂停,中国企业趁机抓紧“回血”,大豆、汽车零部件这些行业乐开了花,可外媒一针见血:美关税压根儿没削弱中国出口,纯属白忙活。
最近这次是8月12日敲定的第三轮暂停,在瑞典再聚首。联合声明一发,两边同时宣布:继续停战90天,24%的互征关税再冻结,但10%的基准税纹丝不动。
中方这次还加了码,暂停对美非关税反制,美方则承诺调整加税清单。农业、制造业这些行当又能续命90天,养猪的、搞电子的都偷着乐呵可仔细一琢磨,特朗普的新条件——比如逼中国别买俄罗斯能源——还是火药桶,随时可能引爆。
双方争议的焦点在大豆、能源、芯片、稀土等问题上,中国希望美国放开芯片的管控,放开贸易限制,没放希望中国多进口大豆,不允许向俄罗斯进口能源,转变进口美国的石油,放开对稀土的管控。
双方之间的分歧巨大,这也是迟迟不能达成协议的原因。
首先是石油,美国对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特别是俄乌战争之后中国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特别不满。2024年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约1.08亿吨,占全年石油进口总量的19.6%,平均单价约55美元/桶。而同期美国的石油需要75美元一桶。
2025年1-2月中国进口美国原油26万吨,3月份以后就没有进口记录了;天然气也是类似,2025年1-3月累计进口量:约136.5万吨(同比下降54%-76%),4月起趋近于零。煤炭的情况也非常惨,2025年3月后进口量暴跌,6月同比减少99%以上(2024年6月进口额9000万美元);
总的来说,2025年上半年对华能源出口额同比减少至少300亿美元(2024年能源贸易额740亿美元)。美国的能源商看到这种情况可能睡不着觉了,于是就开始给特朗普上压力了,毕竟你打贸易战也不能砸了我们吃饭的锅呀。
于是,美财长贝森特公开警告称:“如果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美国可能对其征收高达100%的关税。”
但是中国无论从战略或者现实的利益考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都是必须的。这一点中国不像印度三哥那样的,中国拒绝美国底气非常足。
除了石油还有农产品,说穿了就是大豆,说来也真奇怪,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向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是能源和大豆,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确是各种工业品。
2024年全年进口大豆约1.05亿吨,创历史新高,从巴西进口7465万吨,占比71.1%,从美国进口2213万吨,占比21.1%;而2025年1-3月美国大豆进口量只有52万吨,在中国同期大豆进口总量中占比仅2.1%,创2005年以来最低纪录,贸易战开打后这个数字几乎归零。
美国种植大豆的中部农业州的红脖子们都是支持特朗普的,特朗普如果想要获得他们的选票必须把大豆卖出去。除了中国没有人能够吃下这么大量的大豆。前几天特朗普向中国喊话,要求中国订单翻四倍进口美国大豆。
大家其实可能有个疑惑,为啥不将大豆出口给其他国家,因为只有中国有这个需求,也只有中国买得起。大豆在中国一方面是榨油,另外一方面豆渣用来制作成饲料喂猪。所以中国是美国的唯一选择。
但是谁要你打贸易战,我为啥不选择巴西的大豆,反正买谁的不是买。
除了大豆和石油,稀土也是双方博弈的重点。稀土是中国最大的杀手锏,从F35飞机,潜艇,航母到手机,家电产品都需要使用到稀土,中国掌控全世界90%以上的稀土产能,尤其是重稀土,离开中国的稀土,美西方的产线都得停止运转,这也是美国三番两次请求中国放开稀土管控的原因。
最近稀土出了一个搞笑的事情,美企化身 “内鬼”,跨洋举报本国稀土走私路线。今年夏天,全球稀土市场活脱脱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主义大戏——美国企业组团给中国海关递刀子,亲手捅穿自家走私网络。这场面,比《华尔街之狼》里嗑药狂欢还刺激,比《无间道》天台对决更反转。
美国稀土公司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向中国海关提供走私部门的加密掌门。他们走私的手段有将25吨钕铁硼磁粉,真空封装混进瓷砖胶,足够造500架F-35的发动机、稀土溶液灌进海飞丝瓶子,分30批运往墨西哥,X光机都看不出异常。要不是美国举报者提供卸货录像,这波操作能骗到地老天荒,还有将氧化镨拆成5公斤小包,伪装成手机零件发往东南亚。半年搬走1.8吨,堪称走私界的“水滴筹”。
美国不愧是正米字旗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待这种破坏市场的行为重拳出击,绝不留情,毕竟在他们看来美国的利益受损管我什么事情,但是你从中国走私稀土是真的从我锅里面抢饭吃。
除了以上这些,美国现在手里的筹码就只有芯片了,尤其是英伟达的芯片,但是这个筹码用不了多少时间了。
前几天,美国放松了对H20芯片的管制,允许出口中国,要知道这个芯片是个阉割版的,不是最先进的,美国人想靠着这一手即按着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同时打压中国自己的芯片制造。
但是中国有华为和寒武纪的芯片,也有了底气,翻过手来指责H20芯片里面有后门,要英伟达给个说法,丝毫不示弱。
中美现在达不成协议的原因是双方的分歧太大,美国光想要好处,不想让步,那我们就是天生就要吃亏的主,既然谈不成就拖着吧,反正着急的不是我们。
02
中美之间拉扯造成的另外一个局面就是那些和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坐不住了,合着你们唱双簧呢,你们之间10%的关税,我们欧洲,日本,韩国就是15%-20%的关税,还要开放农产品市场,还要投资美国,合着盟友就是这样坑的是吧。于是,美国与其它国家签订的协议也有点执行不下去了。2025年8月4日,石破茂在回答日本议员如何执行《美日贸易协议》那些对日本有害的条款时,石破茂说出了一句令外界惊讶的话:“要执行这一协议的条款,可能要比达成协议更具挑战。他的意思是我就想要糊弄糊弄特朗普,你们还当真了。欧洲方面对待这个协议的态度也很消极,美欧协议达成之后,,法国总理贝鲁直言,协议达成之日是个“黑暗的日子”。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是毫不客气地说,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成早餐“吃”了。关税上,美国给欧洲订的是15%,但是钢铁、铝和铜的关税是50%,除此之外要给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投资获得的利润美国要分就成,欧盟还要拿出7500亿美元购买美国能源。如果能够落实,特朗普的“日耳曼赢学”肯定又要大吹特吹,但是欧洲经历的俄乌战争,已经被美国收割一波,制造业也跑了不少,欧洲哪里有钱投资美国。有欧盟官员表示,“这些投资资金将完全来自私营部门的投资,布鲁塞尔对此没有管辖权。欧盟的态度很清楚,就是糊弄,私营部门负责,能投资多少我们不管了。除了日韩欧,还有个印度现在都没搞定。特朗普现在要给印度增加50%的关税,但是印度现在穷横穷横的,硬顶着就是不投降,其实印度现在是两难,投不投降都是输。我们现在没事给印度鼓鼓劲,让他们继续硬下去。前两天,高志凯教授在印度的节目上说:“特朗普总统拿枪指着印度的头,要求印度投降,期待印度变得软弱和脆弱,他们并不知道印度很强大,这是印度政府做出的决定,印度人民至于是否如何想从哪里购买石油,没有人能阻止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石油,所谓的石油实施的制裁,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的,这只是一个国家的制裁措施以及这种制裁的预期域外效力,是对印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侵犯,所以我认为特朗普预计印度会退缩,但印度很强大,我完全赞同印度的立场...中国能捍卫贸易自由,印度当然也能! 你们完全可以做到!”。高教授的话让印度人热血上脑,给足了印度人情绪价值,印度主持人音量又拔高了八度,对着美国嘉宾就吼了起来:“就像高教授说的那样!我们完全可以不跟你们美国人做生意!你们在军事上搞不定俄罗斯,在经济上压不住中国,现在还想压我们印度?我们三个大国要是站在一起,你们美国人打算怎么办?”印度人现在需要精神支持,我们可以没事多说几句,给他们打打鸡血。美国现在的关税战如此不顺利,日韩,欧盟,甚至印度都敢对美国阳奉阴违,各种唱反调,真正的原因还是美国搞不定中国。美国整了一道封锁墙本来想封锁中国,现在中国你搞不定,反而拿着盟友开刀,谁心理能服气,你要真牛你把中国搞定,我乖乖给你交钱,你连中国都搞不定,我凭什么给你交钱。写到这里基本差不多了,中美之间谈三次谈不成,那就谈十次,反正我们不着急,美国这棵大树树大根深,如果想要直接拔出来不太可能,我们只能左晃晃右晃晃,直到把他的根基弄软,然后再一把拔出来。所以说呀,我们都有点耐心,事情还要磨一段时间。全文完,如果感兴趣,请多多转发,点个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