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尴尬了,库克宁愿多付25%关税,也不愿意苹果在美国制造
作者:微信文章说实话 这事儿真的挺有意思。前几天看到新闻 特朗普又开始催苹果回美国建厂 结果库克的回应让人有点意外。人家直接表态了:宁愿多付25%的关税 也不愿意把制造搬回美国!这下特朗普可真是尴尬了。
库克的算盘打得很精
其实吧 库克这么做是有道理的。你想想看 苹果在中国的供应链已经运行了十几年 整个生态系统相当成熟。从富士康到各种零部件供应商 大家配合得天衣无缝 效率高成本低。
而且中国的工人技术水平真的不错 熟练度和生产效率都很高。据我了解一个熟练的中国工人一天能组装的iPhone数量 可能是美国工人的2-3倍。这还不算人工成本的差异 美国工人的工资可比中国高多了。
25%关税vs搬厂成本
咱们来算算这笔账。假设苹果真的要把制造业搬回美国 那成本可不是开玩笑的。建设新的工厂 培训工人 重新构建供应链 这些加起来得花多少钱?保守估计得几百亿美元打底。
相比之下 25%的关税虽然也不少 但是分摊到每台iPhone上 大概也就增加几十美元成本。而且这个成本很大程度上可以转嫁给消费者 反正苹果的用户忠诚度摆在那里 涨点价格也能接受。
中国制造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中国制造的优势不只是便宜 更重要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完整性。比如说 iPhone需要的精密零件有上千种 在中国几乎都能就近采购 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低。
而且中国的制造企业反应速度特别快。苹果要是临时改个设计 中国的供应商能在很短时间内调整生产线 这种灵活性在其他国家很难做到。我记得有个数据 说中国的供应商平均响应时间比美国快3-4倍。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
特朗普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 出发点是好的 想增加就业机会 提振美国经济。但是现实很骨感 制造业转移不是说转就转的 涉及到太多复杂因素。
况且就算苹果真的回去建厂 能创造多少就业?现在的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很高 一个工厂可能也就需要几千个工人 对整个美国就业市场来说 真的是杯水车薪。
这事儿说明了什么
库克这次的态度其实挺明确的:商业规律大于政治考量。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在中国生产更划算 那就继续在中国生产 政治压力归政治压力 生意归生意。
而且说实在的 苹果这么多年在中国投资这么大 培养了这么多供应商和工人 突然撤走对谁都不好。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贸易战打来打去 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不过话说回来 这种博弈还会继续下去。特朗普不会轻易放弃 库克也有自己的坚持。咱们就当个吃瓜群众 看看最后谁能笑到最后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