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的追悼会,在斯德哥尔摩开得还算体面
作者:微信文章又一份联合声明,又一次「暂停」关税,又一轮「建设性」的会谈。
新华社的通稿言简意赅,措辞严谨,每一个标点符号都透着大国应有的体面和克制。但你要是真以为这纸声明意味着什么「和平共处、合作共赢」,那只能说,你看到的,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份「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底下,到底埋着些什么。
我先把话放这儿:这根本不是什么谈判,这是一份投降书的草稿;这也不是什么联合声明,这是一场追悼会的会后通告。
追悼谁?追悼那场由美国单方面发起,持续了数年,最终「生得荒唐,死得窝囊」的对华关税战。
虽然,为了给始作俑者留点面子,这场追悼会没有哀乐,没有黑白照片,甚至连「死亡」这个词都没提,而是用了个极其文雅的词——「暂停」。但你我心知肚明,有些东西,一旦暂停,就再也启动不了了。就像一个七老八十的病人,拔了呼吸机,哪怕医生说只是「暂停治疗」,结果会是什么,难道还需要多解释吗?
两个多月前,我就说过,这场所谓的「新一轮关税威胁」,最终一定会在不超过三个月的时间里,像个屁一样消失在空气里。如今看来,它消失得还算体面,至少拉着财政部长和贸易代表,在风景如画的斯德哥尔摩走了个过场。
但表面的体面,掩盖不住内里的狼狈。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份声明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剥开,看看最核心的,那个让美国人流泪的内核,到底是什么。
一、一个赌徒的「暂停键」: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90天?
要理解这份声明,你不能把它当成国家之间的外交文件来读,而要把美国想象成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
这个赌徒,我们叫他「山姆」。山姆曾经是赌场里最靓的仔,印的筹码(美元)就是全场通用的硬通货。靠着这个优势,他作威作福,吃香喝辣。后来,场子里来了个新人,叫「老王」。老王不玩虚的,他开了个工厂,踏踏实实生产桌子、椅子、衣服、手机,用实打实的商品换山姆的筹码。
时间一长,山姆发现不对劲了。他手里的筹码越来越多地流到了老王手里,而自己除了印筹码,啥都不会。更要命的是,老王也学聪明了,开始琢磨着自己也搞一套筹码体系,他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好,甚至有些东西,连山姆都得从他这儿买。
山姆慌了。他觉得老王动了他的奶酪。于是,他想了个损招:开一个旁门左道的赌局,叫「关税」。
他恶狠狠地对老王说:「从今天起,你卖给我的每一张桌子,都要额外给我25%的保护费!不然我就不让你在我的地盘上卖!」
他以为老王会怕,会乖乖交钱,甚至会跪下来求他高抬贵手。
但他算错了。老王压根不吃这一套,腰杆一挺,回敬道:「行啊,那你卖给我的大豆和飞机,也得给我交25%的过路费!看谁耗得过谁!」
这就是「关税战」的本质。它不是什么精密的经济战略,它就是一个赌场老赖,发现自己快玩不起了,企图通过掀桌子的方式,逼对手就范。
结果呢?
几年打下来,山姆发现自己快扛不住了。他加在老王商品上的「保护费」,最后都转嫁到了自己家里那些需要买桌子、椅子的穷亲戚身上。他们怨声载道,天天在山姆家门口骂街。山姆的赌场,因为物价飞涨,人心惶惶,眼看就要开不下去了。
而老王呢?虽然也疼,但他家底厚,工厂多,内部市场大。这张桌子不卖给山姆,可以卖给自家兄弟,或者卖给赌场里其他看不惯山姆的玩家。他一边跟山姆硬耗,一边抓紧时间升级自己的工厂,现在连最牛的光刻机都能自己琢磨出来了。
于是,山姆坐不住了。他不能承认自己输了,那太丢人了。所以他派了两个马仔,找到老王,说:「那个……王哥,你看啊,咱们这么斗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要不,咱们先暂停一下?就90天,怎么样?」
这就是斯德哥尔摩声明的由来。它不是山姆良心发现,也不是他想「合作共赢」,而是他真的撑!不!住!了!
现在我们来看声明里的细节:
「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
「再次暂停」:这词用得妙啊。说明之前就「暂停」过,现在不过是旧戏重演。为什么?因为每一次他觉得自己又行了,就想再来讹诈一笔,结果每一次都被打得鼻青脸肿,只好又灰溜溜地要求「暂停」。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90天」:为什么是90天?不是80天,也不是100天?因为90天,大约是一个季度的长度。这是华尔街出财报的时间,是美国发布关键经济数据(比如CPI)的窗口期,更是中期选举前最关键的冲刺阶段。山姆需要这90天的时间,让国内飞涨的物价稍微降一降温,给选民一个交待,给资本市场一个喘息的机会。他需要一份看起来「稳中向好」的成绩单。这90天,不是为了谈判,而是为了续命。
「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关税」
这是整份声明里最有趣,也最能体现山姆「死要面子活受罪」心态的一条。
他暂停了24%,为什么还非要留下10%?
这10%的关税,在经济上已经毫无意义,它伤害美国经济的程度,远大于它伤害中国经济的程度。但它在政治上,意义重大。
这是山姆给自己留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他可以对家里人喊:「你们看!我没输!我还对他们征着10%的税呢!主动权还在我手里!」
这10%,我们不妨称之为「面子税」。它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为了维护一个正在崩溃的霸权,那点可怜的自尊心。对于老王来说,你爱留不留,反正我该卖的卖,该赚的赚。你想用这10%来彰显存在感,那就让你彰显好了,就像看着一个上蹿下跳的小丑,只要他不耽误我做生意,我就当看个乐子。
「中国将继续……暂停或取消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注意这个用词:「继续」。说明我们早就这么做了。
这是一个姿态,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意思是:「你看,我已经给了你台阶,现在你顺着台阶往下走,我就再给你搭把手,把路边的荆棘也给你清一清。」
我们展现的是大国风范和战略自信。我们的工具箱里,除了关税,还有很多「非关税」的工具。但我们现在「暂停」使用它们,不是因为我们怕了,而是因为我们知道,解决问题的根本,不在于你来我往的互相伤害,而在于让对方清醒地认识到:时代变了。
所以,你把这几条串起来看,这哪里是什么平等的联合声明?这分明是一个赌徒的求饶信:「大哥,我快爆仓了,先停90天让我回回血。那24%的刀我先收起来,不然太疼了。但我得留着10%的匕首在腰上,好让我跟兄弟们吹牛。你那边也高抬贵手,别再用那些我看不懂的招数搞我了。行不行?」
而我们的回答,就写在声明里:「同意。」
云淡风轻,波澜不惊。因为我们知道,这90天之后,他只会更虚弱。
二、从日内瓦到斯德哥尔摩:一场精心编排的巡回求饶
声明里特意提到了谈判的时间线:5月的日内瓦,6月的伦敦,7月的斯德哥尔摩。
这看起来像不像一场精心策划的「路演」?
为什么不直接在一个地方谈完?为什么非要绕着欧洲飞一圈?
这恰恰暴露了美方的色厉内荏。他需要这种形式感,来掩盖内容的空洞。他需要通过不断地「开会」、「磋商」,来向世界营造一种「中美关系正在紧张但有序地管控中」的假象。
日内瓦:象征着「多边主义」和「规则」。在这里谈,是想告诉世界,美国还是尊重国际规则的。实际上,他恰恰是那个最不尊重规则的人。
伦敦:全球金融中心。在这里谈,是想安抚华尔街的资本家们。告诉他们:「别怕,我们还在跟中国人谈,你们的利益不会受损。」实际上,最先被关税反噬的,就是这些资本的全球利益。
斯德哥尔摩:一个「中立」且「和平」的象征。在这里发表一份「暂停」声明,政治含义不言而喻。这是想给这场闹剧,画上一个看似和平的句号。
这一路走来,就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被老师罚站。他一会儿挪到教室前门,一会儿挪到后门,一会儿又站到窗户边,假装在看风景。他用不断变换位置的战术性小动作,来掩盖自己被罚站的战略性尴尬。
而我们,则奉陪到底。你想谈,我们就派人跟你谈。你想在哪儿谈,我们就在哪儿谈。我们有的是战略定力,有的是时间。我们深知,时间,在谁的那一边。
每一次会谈,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何为真正的大国担当」的机会。而对美国来说,每一次会谈,都是一次对其霸权衰落的公开确认。
这一轮谈判,相较于特朗普时期那种「极限施压」、「掀桌子走人」的流氓做派,最大的新变化就是:美国人学会了坐下来,好好说话。
为什么?
因为特朗普那套,试过了,不好使。他以为全世界都会跟着他一起围堵中国,结果发现,欧洲的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嘴上喊着「主义」,心里全是「生意」。他们一边看美国的热闹,一边偷偷跟中国签大单。
当极限施压被证明无效后,剩下的路,就只有谈判了。而只要一回到谈判桌上,比拼的就不是谁的嗓门大,而是谁手里的硬牌多。
什么是硬牌?
世界第一的工业总产值,是硬牌。
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是硬牌。
十四亿人的超大统一市场,是硬牌。
稳步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是硬牌。
东风快递和万里海疆的航母编队,更是硬牌中的硬牌。
当这些硬牌一张张摆在桌上时,任何外交辞令都显得苍白无力。你可以看到,从日内瓦到斯德哥尔摩,美方的口气越来越软,身段越来越低。而我们的代表,始终是气定神闲,不卑不亢。
这就是实力带来的底气。
三、关税的暂停,与霸权的黄昏
现在,我们把视野拉得更远一点。
这份声明,不仅仅是一场关税战的暂停键。它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着美国沿用数十年的「三大战术」——军事威慑、科技封锁、金融收割——中的一项,已经明确地走向破产。
关税战,本质上是金融收割的一种粗暴变体。
传统金融收割的套路是:美联储加息,引爆他国债务危机,然后华尔街资本进场,廉价收购其核心资产。这套玩法,在拉美,在东南亚,屡试不爽。
但他们发现,这套对中国不好使。中国的金融防火墙太高,资本项目管制太严,他们进不来。
于是,特朗普那个被彩虹马屁拍得云里雾里的脑袋瓜,想出了一个「天才」的主意:既然不能从内部引爆你,那我就从外部攻击你。
他把关税当成一种「外部炸弹」,企图通过打击中国的出口,来引爆中国的内部经济危机,比如大规模失业、产业链外迁、企业倒闭潮等等。一旦中国经济出现动荡,他们就可以趁虚而入。
这个算盘,打得不可谓不响。
但他错估了两件事:
中国经济的韧性。
中国人民的骨气。
他以为中国是当年那个被八国联军用几条破船就能轰开国门的清政府,以为只要一吓唬,我们就会割地赔款。
他不懂,这个国家,在一百多年前就喊出过「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个民族,在七十多年前,就在冰天雪地的朝鲜半岛,用血肉之躯硬扛过十六国联军的钢铁洪流。
想用几张加税的清单就让我们屈服?
简直是痴人说梦!
结果,关税战打到现在,我们看到了什么?
中国的出口非但没有崩溃,反而屡创新高。我们的产业升级,在外部压力下,反而加速了。
产业链非但没有大规模外迁,反而因为中国疫情控制得最好、复工复产最快,让全球资本更加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美国自己,却深陷四十年未有之大通胀的泥潭。加征的关税,像一把回旋镖,最终全都精准地砍在了自己人身上。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想用七伤拳打死对手,结果「先伤己,后伤人」,对手皮糙肉厚没啥事,自己先内伤吐血,撑不住了。
所以,斯德哥尔摩的这份声明,是美国不得不承认「关税战」这一战术彻底失败的书面证明。
它向全世界宣告:那个只靠印钱和霸权就能让别人屈服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当一个帝国,连它最引以为傲的经济大棒都挥不动的时候,它的黄昏,就已经不远了。
四、我们的路: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那么,这份声明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天下太平了?
恰恰相反。
这只是一场战役的结束,而不是整场战争的终结。
赌徒在输光了钱之后,会干什么?他会回家拿刀。
美国在「关税战」上讨不到便宜,必然会在其他地方,用更阴险、更毒辣的方式找回来。比如:
科技上,会变本加厉地封锁我们。芯片、软件、高端制造,所有他还有一点点优势的领域,都会成为他卡我们脖子的工具。
地缘上,会更加疯狂地在中国周边煽风点火。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中印边境问题,哪里能给中国制造麻烦,哪里就会出现他们的黑手。
舆论上,会发动一切宣传机器,抹黑、污蔑、妖魔化中国。从新疆的人权到香港的自由,从中国的防疫政策到我们的民族主义情绪,所有的话题,都会被他们包装成攻击我们的炮弹。
所以,这份声明,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我们要在美国缓气的这90天,以及未来更长的时间里,抓紧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科技上,要加速自主研发。 放弃一切幻想,不要再指望别人会发善心卖给我们什么高科技。核心技术,国之重器,必须也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光刻机、高端芯片、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这些硬骨头,再难也要啃下来。
经济上,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双循环」。 做大做强国内市场,让十四亿人的消费潜力成为我们经济最坚实的压舱石。同时,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建立一个更加公平、更加普惠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军事上,要继续「下饺子」。 航空母舰要继续造,先进战机要继续列装,战略导弹要继续升级。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只有一个强大的国防,才能让那些豺狼不敢越雷池一步。
心态上,要保持战略定力。 不因一时的缓和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一时的挑衅而怒火中烧。我们要习惯与狼共舞,学会在斗争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赢斗争。
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份斯德哥尔摩声明,不是我们退让求来的,而是我们坚决斗争赢来的。评论区里有位网友说得好:「规矩是打出来的。」
没错,国际关系的丛林里,从来没有温良恭俭让。和平与尊严,从来都是靠实力打出来的。
所以,当你看完这篇分析,再回头去看那份简短的官方声明,你就会明白其中蕴含的万千气象。那每一个字背后,都是数年来惊心动魄的博弈,是无数中国企业家的坚守,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奋斗。
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这句曾经流行的话,在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分量。
斯德哥尔摩的阳光很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航程,依然有无数的激流险滩。我们能做的,就是造好我们自己的船,握紧我们自己的桨,朝着那个认定的方向,奋力划去。
因为我们知道,黎明,终将到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