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关税落地 有人滑跪 有人硬刚!特朗普继续延长中美关税90天!
作者:微信文章随着美国设定的最终贸易谈判时间临近,几大主要贸易国与美国关税谈判进入尾声,有人滑跪,有人硬刚! 1、先看看欧盟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特朗普表示,欧盟将比此前增加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欧盟将购买美国军事装备,并将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对此结果,美欧双方可谓各自表述。按照特朗普的说法,欧盟以全面滑跪的姿态向美妥协,之前所谓的900亿欧元的反击清单似乎也只是口嗨一下。对于具体细节,双方却有不同解读。主要就是6000亿美元投资,欧盟坚称是由欧洲企业自主决定,不具有强制力,而美国则认为是必须100%落地的。欧盟内部对此则炒翻了天。7月28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一番犀利言论将欧盟与美国最新达成的贸易协议推上了舆论风口。他在自己的直播节目中毫不留情地批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言她在与特朗普的谈判中完全失败,被“当早餐吃掉”。这份协议不仅被欧尔班称为“屈辱性投降”,更引发了欧盟内部的强烈不满。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对该协议表示强烈不满,直言其既不令人满意,也不符合欧洲的根本利益。朗格指出,这是一项带有偏见的协议。他认为,尽管15%的统一税率在某种程度上带来贸易关系的可预期性和法律上的安全保障,但整体而言,这一协议远未达成平衡,甚至可能对欧洲造成长期伤害。朗格表示,欧委会对美国做出额外的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以及大规模采购美国军事技术,不利于欧洲本土就业和产业发展。一盘散沙的欧盟会不会被当成一盘菜被美中俄三强吃掉,就有待时间来回答了。
2、再看看日本与韩国。
7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原定25%的对等关税税率将下调至15%,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放开大米等农产品市场。他表示,按照其指示,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获得其中90%的利润。这项协议将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特朗普还称,或许最重要的是,日本将开放其市场进行贸易,包括汽车、卡车、大米以及其他部分农产品和商品。日本将向美国支付15%的对等关税。对于日本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日本自己的解读却与美方大相径庭。
根据现有信息,日本对美国5500亿美元投资的解读可归纳为以下关键点:
实际投资比例极低:5500亿美元中仅1%-2%(约55-110亿美元)为直接投资,其余为贷款和贷款担保形式。日本国际协力银行( JBIC )和日本贸易保险( NEXI )是主要融资机构。
利润分配机制:
直接投资部分美日利润分成比例为9:1,日本仅占10%;贷款和担保部分若无意外,日本可通过利息获利。
协议实质与争议:
日方立场:通过关税从25%降至15%节省10万亿日元(约680亿美元),远高于潜在损失(数百亿日元);美方宣传:强调5500亿美元总额,但未明确区分投资与金融工具。
实施范围与限制:
投资覆盖能源、半导体、造船等美国战略产业;JBIC参与项目时,日方出资不超过10%,其余由企业承担。
国内舆论分歧:
反对派批评主权让步,如农业关税骤降、技术合作受限;
支持派认为避免25%关税已是最优解,尤其保住汽车业核心利益。
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文称,美国已与韩国达成“全面完整”的贸易协议。根据协议,韩国将向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用于美方拥有并控制的投资项目,还将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或其他能源产品。特朗普表示,美韩双方达成一致,美国将对韩国征收15%的关税,同时美国产品在韩不被征收关税。韩国将对美全面开放贸易,接受包括汽车、卡车和农产品在内的美国产品。当地时间7月3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称协议消除了韩出口环境的不确定性,3500亿美元投资中1500亿将作为韩美造船合作专用资金。韩方还表示,美国对韩汽车关税将降至15%,韩国不会向美国进一步开放大米和牛肉市场。
3、或许是印巴空战的后劲,特朗普一边对莫迪说美印是朋友,一边则抡起关税大棒砸向印度。7月30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实施其他“惩罚”。特朗普发帖抱怨印度关税税率太高,非关税壁垒又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繁重和讨厌”,导致美印贸易多年来维持较小规模。他随后发帖说:“我们与印度之间贸易逆差巨大。” 对于印度购买俄油、俄罗斯武器,特朗普更是火大,不排除今后会采取更多惩罚性措施针对印度。特别糟心的是,特朗普宣布与巴基斯坦合作开发石油,然后卖给印度,真的是杀人诛心!莫迪老仙的悲催远不止于此,印度国内有议员公开喊话说,既然莫迪认为与巴基斯坦空战大胜,那么就将所有阵风战机展示出来看看,就一目了然了。
4、由于特朗普对巴西总统卢拉极其不爽,直接开出最高50%的惩罚性关税。但卢拉丝毫不妥协,选择与美国硬刚。双方关税战打得你来我往,最后谁认怂,谁胜利,还有待时间观察。(注:巴西硬刚完美国后,截至2025年8月2日,美国对巴西输美产品加征的关税分为三类:约35.9%的商品叠加10%"对等关税"和40%从价关税后实际税率为50%;44.6%的豁免商品仅加征10%;另有19.5%的商品适用25%-50%的其他关税。根本就不是所谓的50%!)
5、全球目前还唯一能够全面硬刚美国的就只有中国了!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等双方共同关心的经贸议题开展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回顾并肯定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和伦敦框架落实情况。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谈判前各种明战、暗战戏码不断。一会儿是英伟达黄仁勋跑来中国穿唐装秀中文,宣布解禁H20销售;没过两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公司。原因是英伟达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漏洞后门安全风险,要求英伟达就这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短期看,中美双方承诺不继续加码关税大战;中期看,美国积极寻找全球稀土替代国或方案,但似乎没有太多进展,更多是宣传层面的心理战,中国则积极扩大内需,积极拓展全球其他市场,加大硬核科技突破;长期看,美国如何化解越来越不可控的债务上限,而中国则继续加强全面突破硬科技(芯片、航空航天、AI、可控核聚变、量子技术、生物医药等),启动内需(雅江水电项目、川藏线、红旗超级工程、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直接发放婴儿补贴等)!中美是一场长达100年的竞争,不要太短视,需要超长期规划!后记1:随着时间的推移,之前美国单方面宣布与日、欧盟、印度等国签署的协议却出现巨大变数。近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美国和日本上个月达成的贸易协议对两国来说是“双赢”,但执行该协议的条款可能比达成协议更具挑战。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在同一场合承认,外界针对没有任何书面资料的批评。赤泽表示:“据我了解,如果有一些纸本文件,会很有帮助。”他还补充说,在华盛顿与欧盟和韩国的协议中,目前也没有任何书面文件。这些言论凸显出,全球一连串贸易协议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欧盟同样出现巨大变数。欧盟委员会两名高级官员在7月29日紧急澄清:所谓6000亿美元投资完全依赖私营部门自愿出资,“欧盟委员会既无管辖权,也无法保证实现目标”。 他们强调,这份协议仅是“政治意向”,需经欧洲议会表决及27个成员国逐一批准才能生效。7月31日,欧盟委员会正式通知白宫:拒绝承认高尔夫球场协议的法律效力,要求重启谈判。印度也上演了更加魔幻一出。先是特朗普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放风说印度已经停止购买俄油,但仅仅过了不到24小时,美国《纽约时报》8月2日也援引两名未具名的印度高级官员说法称,印度政府关于印俄石油交易的立场并未改变。换句话讲,特朗普单方面霸凌出来的条款,缺乏细节、缺乏书面文字,除了口嗨,已经毫无实际意义。而最难啃的骨头,依然是中国!
后记2:8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签署行政令,将中美贸易的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此举暂缓了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的计划,为美国零售商应对年底关键假日购物季争取了时间。此前,美中双方设定的关税休战期即将到期。延长后,休战期将持续至11月中旬,使电子产品、服装、玩具等年底热销商品在秋季进口高峰时能继续享受较低关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