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谈判,台岛又收到20%关税单?当局如何应对,大陆早已给出答案
作者:微信文章谁能料到,正经谈判还没开聊,台湾地区的关税单上就凭空多了20%的数字?更让人糟心的是,这不是简单加征,而是在原有20%的基础上再叠一层,变成"20%+20%"的双重重压。偏巧今年新台币被硬生生推高了9%,这么一来,关税的重拳加上汇率的拉扯,直接给台湾地区经济来了记闷棍。
这波操作里的门道耐人寻味。美国刚跟日韩谈完,把他们的关税从20%降到15%,转头对台湾地区就另眼相看。同样面对关税大棒,台湾地区不仅谈判进度落后一大截,税率还比日韩高出一截。这对本就竞争乏力的钢铁业来说,简直是难上加难,日子越发难熬。
别看半导体是台湾地区的支柱产业,最近业内的愁云就没散过。关税战里,美国步步紧逼,加上时不时冒出的商业机密窃取、技术外流的事儿,台积电的地缘压力越来越大。更棘手的是,台湾地区产的芯片大多要卖到大陆,可现在大陆技术噌噌往上涨,以前的市场依赖反倒成了现在的拖累,台积电是真有点坐不住了。
台湾地区专家琢磨着,特朗普这波关税牌藏着三层意思:补贸易逆差的窟窿、重新摆弄全球供应链、给国内进步主义势力添堵。巧的是,这几点台湾地区全撞上了,成了人家关税策略里的关键一环。可问题是,半导体再厉害,也得靠机械零件、钢铁这些传统产业撑着。台当局这些年一门心思扑在半导体上,把其他产业晾在一边,结果产业结构早就失衡了。现在关税这么一冲,半导体的日子也开始犯难。有专家直言,再这么下去,不光经济受影响,社会秩序都可能出乱子,那些攒了多年的隐患,就差个由头要爆了。
那台湾地区就没招了?办法倒是有俩:要么学日韩,拿投资和市场换关税减免;要么转向大陆,毕竟两岸同根同源。但目前看,台当局好像更乐意选前者。说起来,日韩为了降关税,一个答应给美国投3500亿,一个投5500亿,而且利润的90%都得归美国,还得敞开农产品市场,多买美国能源。这哪是合作,更像是交"天价赎金"换个暂时安稳。
可日韩好歹是发达国家,都扛不住这么折腾,台湾地区一个省能撑住?要知道台湾地区经济对大陆的依赖度不低,真要是能源供应断了档,天然气储备撑不过半个月。有业内人念叨,台当局想靠掏空家底讨好美国换关税豁免,纯属想岔了。美国眼里,台湾地区从来不是啥"合作伙伴",不过是用来牵制大陆的工具。之前中美经贸会谈前,台当局想过境美国都被怼了回来,这还不够明白吗?
最近赖清德的支持率跌得厉害。几家民调的数据摆在那儿,满意度最高也就35.5%,最低的才28%,不满意度却齐刷刷超了50%。更要命的是,连他的"本命区"台南都扛不住了,36%的满意度愣是被43%的不满意度压着。30到39岁的年轻人里,满意他的只剩20%,以前那些铁杆支持者都开始动摇了。
为啥跌这么狠?说白了还是民怨攒太多。"大罢免"输得一塌糊涂,关税谈判搞得神神秘秘,台风救灾慢吞吞,行政团队连续五个月施政赤字,还整天忙着搞政治斗争,把民生经济抛在脑后。就说关税这事儿,49%的人对这个"20%+N"的税率不满,47%觉得当局把谈判细节藏得太严实,根本就是黑箱操作。老百姓心里亮堂着呢,这样的当局哪是在为台湾地区好?
其实大陆早就指了明路:别再抱着"跪美卖台"的幻想,早点回到祖国怀抱,两岸和平统一才是正理。这些年大陆一直使劲推两岸交流,传扬中华文化,就是想让台湾地区能搭上发展的快车。可台当局偏要往歪路上走,放着好好的合作机会不用,非得去给美国当棋子。
说实在的,美国的算盘打得精着呢,台湾地区不过是他们棋盘上随时能弃的棋子。关税加得再高,最后掏钱的还是台湾地区老百姓。与其在"跪美"的死胡同里走到黑,不如回头看看,大陆这边早就敞开了门。毕竟,只有两岸真正走到一起,台湾地区的经济才能有稳当的根基,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踏实。这道理,越来越多的台湾地区民众都看明白了,就看台当局啥时候能转过弯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