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8-14 04:11

《24%关税暂停90天:外贸企业抢单窗口期,物流业迎量价双升》

作者:微信文章

关注 “跨境动向” 300万关注,1500万阅读。货代人、外贸人、港航人都在用


中美两国于2025年8月12日达成的“暂停24%、保留10%”关税政策协议,不仅标志着两国贸易摩擦的阶段性缓和,更直接重塑了外贸与物流行业的短期运营逻辑。这一政策窗口期虽带来红利,却也暗含挑战,需企业快速反应、精准布局。以下是关键影响与应对策略分析:




01⚖️ 政策核心内容及背景


关税调整细则

美国:暂停对中国商品(含港澳)加征的24%关税90天,保留10%关税,覆盖全部对美出口商品。

中国:同步暂停对美国商品的24%关税,保留10%关税,并取消非关税反制措施(如进口许可限制、检验检疫强化等)。

非关税壁垒松动:中方明确简化美国农产品、机械设备的通关流程,降低贸易隐性成本。

政策延续性
此次调整是5月日内瓦会谈、6月伦敦会谈后的第三轮磋商成果,旨在为后续谈判争取时间窗口,覆盖美国圣诞消费旺季(11-12月)。


02💼 对外贸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短期红利


成本下降与订单激增

利润空间扩大:以货值100万美元的货物为例,关税成本从24万美元降至10万美元,企业可灵活下调报价或提升利润。

订单窗口期:美国进口商抢抓低成本窗口备货圣诞季,江苏南通变压器企业、苏州三星电子等对美出口企业订单增长超30%,盐田港对美航线日均发船6班,8月12日单日达8班。

非关税壁垒松绑
中美双向通关效率提升,例如电子设备、轻工产品出口延误风险降低,美国农产品进口流程简化。
长期风险


政策不确定性:90天后若谈判僵持,24%关税可能恢复甚至升级,企业需避免盲目扩产。

保留关税的持续压力:10%关税仍挤压中低利润商品(如日用百货)的竞争力,需通过供应链优化对冲。
03🚢 对物流行业的影响与变革


航运量价齐升

港口吞吐量增长:盐田港8月对美集装箱吞吐量稳定,航运企业如马士基已回调运力,中美航线运费从2500美元/柜飙升至6000美元。

资本市场反应:A股航运板块走强,南京港涨停,宁波海运、中远海特等涨幅超6%。

跨境物流模式重构

直邮模式承压:美国小额包裹(<800美元)免税政策取消后,Temu、SHEIN等平台物流成本上升20%~30%,部分物流商暂停高价值B2C直邮服务(如DHL、香港邮政)。

海外仓战略价值凸显:
✅ 缩短时效:美国本土仓可实现1-3天配送,避免旺季拥堵。
✅ 关税规避:若11月关税恢复,在途库存可锁定低税率。
✅ 成本优化:海运头程+本土配送的单件成本低于直邮空运30%以上。

04🛠️ 企业应对策略:短期抓机会,长期防风险

外贸企业


订单管理:


在合同中增加“关税变动补充条款”,约定成本分担机制。

优先出口高附加值商品(如机电设备),平衡10%关税成本。

市场多元化:
开拓欧洲、东南亚替代市场,降低对美依赖。
跨境电商卖家


物流策略:


采用海外仓“小批量多批次”补货(如首批发货占预估销量30%,后续滚动补货)。

选择洛杉矶、纽约枢纽仓,缩短末端配送距离。

选品聚焦:
优先圣诞装饰、电子配件等旺季刚需品,参考平台历史数据动态调整。
物流企业


通道多元化:


发展中欧班列、墨西哥转口贸易(如顺丰借道《美墨加协定》规避关税)。

布局欧洲保税仓(如京东物流通过德国汉堡枢纽进入欧盟)。

数字化升级:
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清关(如菜鸟“三段式清关”方案)。
05🔮 未来展望与风险预警


关键时间节点:

2025年11月10日:关税暂停到期,若未达成新协议,税率可能回调。

特朗普访华议程: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稀土与半导体博弈将是核心议题。

长期趋势:

供应链区域化:苹果将20% iPhone产能迁至印度,企业需评估产能分散可行性。

绿色与智慧物流:港口自动化率将超50%,数字化投入成竞争关键。


💎 结语:以弹性策略应对不确定时代

90天的关税暂停期是外贸与物流企业难得的“喘息期”,但保留的10%关税与政策不确定性要求企业放弃幻想、高效行动。成本优化、订单转化、通道分散将成为未来三个月的核心动作,而海外仓布局、供应链韧性、市场多元化则是长期生存的基石。抓住窗口期红利,同时为最坏情况做足预案,方能在动荡贸易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跨境大佬动向微信公众号
了解物流行业内最新资讯

给你不一样的视角和解读

记得关注,点赞、在看,推荐给你的同事们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4%关税暂停90天:外贸企业抢单窗口期,物流业迎量价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