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帆电子双线发力, “一带一路”市场布局实现新突破
作者:微信文章近日,武汉盛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双线突破,与尼日利亚KAYZ公司在迪拜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同时,又与老挝SISAN公司及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在万象达成战略合作。这一南一北的同步布局,标志着中国智能计量企业的海外本土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尼日利亚:打造百万级电表生产基地
在非洲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盛帆电子采取“技术+资本”双轮驱动模式。根据协议,盛帆将联合大禹电气共同投资当地知名电表企业KAYZ公司,并在阿比亚州工业园建设年产百万只电表的智能化生产基地。
“这不仅是一个生产项目,更是一个技术转移平台。”盛帆海外事业部负责人刘航航介绍,公司已派驻12人工程师团队常驻尼日利亚,从产线设计到工艺标准进行全方位赋能。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已获得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的高度肯定,他在视察时特别称赞这种“中国技术+本地制造”的合作模式。
数据显示,自年初技术合作启动以来,KAYZ公司已为当地5家配电公司供货40万块智能电表,并创下尼日利亚电表行业两个“唯一”,唯一提供融资支持的本土企业,唯一实现电表出口的制造商。其与Aba配电公司签署的3000万美元分期付款订单,成为推动当地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案例。
老挝:构建区域电力合作枢纽
在东南亚市场,盛帆电子选择了更系统的合作路径,作为首家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直接签约的外资电表企业,三方将共建生产基地,并参与老挝全国电力计量系统智能化改造。
“从湄公河平原到北部山区,我们完成了为期半年的电网现状调研。”项目负责人透露,针对老挝多山地形和分散居住特点,盛帆专门开发了抗干扰性强、维护便捷的定制化电表产品。这一合作不仅覆盖设备供应,还包括电网升级的整体解决方案。
老挝工业和贸易部官员表示,借助其“东南亚电池”的区位优势,该项目有望成为辐射柬埔寨、越南等国的区域电力合作平台。据悉,盛帆已着手在万象建设技术培训中心,为周边国家培养智能电网技术人才。
双线战略背后的中国方案
两个项目虽处不同大洲,却呈现出共同特征,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相结合,硬件供应与能力建设相配套。盛帆电子董事长李中泽表示,这种“授人以渔”的模式,正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创新。
在尼日利亚,盛帆聚焦生产制造能力提升;在老挝,侧重电网系统整体升级。两地项目都规划了技术培训中心,并预留了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接口。据透露,公司正在评估东欧和中亚市场的类似机会,计划年内再落地2—3个海外合作项目。
随着“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企业的出海模式正在从单一产品出口,转向“技术标准+产业生态”的系统输出。盛帆电子的双线突破,为智能计量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江夏经济开发区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投稿邮箱 whjxngg@sina.com
编 辑 | 楚 舒
审 核 | 王 勇
终 审 | 刘龙腾
「往期推荐」
江夏这些院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96人通过考试!开发区社工交出亮眼成绩单
大桥村这条“双面”街:早7过早香,晚7撸串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