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落地仅剩2天,特朗普加码施压,印度连甩3理由痛批“双标”
作者:微信文章距离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仅剩 48 小时,华盛顿的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味。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的怒火还未平息,那条扬言要 “狠狠地” 提高关税的帖子,像一枚炸弹投入本就紧张的美印关系。新德里没有选择退让,外交部的声明字字铿锵,不仅拒绝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更直接撕开了美欧在对俄政策上的遮羞布 —— 这场由能源贸易点燃的博弈,正朝着失控的边缘狂奔。
特朗普的怒火并非空穴来风。他在公开表态中将矛头直指印度的 “双面操作”:一边大量购入俄罗斯原油,占其进口总量的 35%,较俄乌冲突前的 1% 飙升 34 倍;另一边又将提炼后的燃料转售给其他国家,“变相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更严厉的指责接踵而至,他给印度扣上 “无视人道危机” 的帽子,声称新德里的行为 “正在为俄乌冲突火上浇油”。这些话听起来义正辞严,但熟悉美国政治逻辑的人都清楚,所谓的 “道义谴责” 背后,往往藏着更现实的算计。
美国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印货物贸易逆差已达 458 亿美元。在农产品领域,印度对美征收的关税高达 39%,部分品类甚至突破 50%,而美国对印度商品的平均税率仅为个位数。这种 “不对等” 的贸易关系,早已让特朗普耿耿于怀。此次借俄油问题发难,实则是想逼迫印度在农业、乳制品等敏感领域让步,为美国企业打开通往 14 亿人口市场的大门。更深层的考量在于地缘博弈 —— 当下中美、俄美对抗升级,华盛顿绝不允许印度继续扮演 “骑墙派”,特朗普的潜台词再明确不过:要么选边站,要么承受经济代价。
新德里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印度外交部的声明里,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他们首先戳破了美国的 “健忘症”:俄乌冲突爆发初期,全球能源市场陷入混乱,印度从中东的传统供油线路被欧洲国家截留,正是在美国的 “默许” 下,才转向俄罗斯寻求稳定供应。“现在却反过来指责我们,这种出尔反尔的做法,实在难以服众。”
更直击要害的是对 “民生” 的强调。作为人均 GDP 不足 2000 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印度有数亿人依赖廉价能源维持生计。俄罗斯原油的价格优势,为印度缓解了巨大的能源成本压力。据印度官方数据,自大量采购俄油以来,印度国内汽油、柴油价格的涨幅远低于国际市场波动水平,有效遏制了通胀的蔓延,保障了数亿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若此时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转而依赖价格高昂的中东或美国能源,印度脆弱的民生经济将不堪重负,国内舆论也必将对政府发起猛烈抨击。
印度还直击美国在能源贸易上的 “双标” 本质。声明指出,当欧洲国家在俄乌冲突后纷纷从美国高价进口液化天然气,导致全球天然气价格飙升时,美国却对自身高价能源出口获利的行为缄口不言,反而对印度寻求低成本能源的合理举措横加指责。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自身也并未彻底断绝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显示,美国至今仍从俄罗斯进口特定的石油化工产品及稀有金属,用于其自身的工业生产与高科技研发。
在贸易领域,印度同样摆出了强硬姿态。印度商工部迅速召集国内各大行业协会,商讨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策略。纺织、制药等印度传统优势出口行业纷纷表态,不会轻易放弃美国市场,但也绝不接受美方的无理要求。印度纺织协会主席公开表示:“印度纺织品以其精湛工艺和高性价比畅销全球,美国消费者离不开我们的产品。若美国执意加征关税,最终买单的将是美国普通民众。” 印度制药业更是全球 “平价药” 的重要供应方,一旦美印贸易受阻,众多发展中国家依赖印度仿制药的患者将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这无疑会让美国在国际舆论场陷入被动。
与此同时,印度也在积极拓展新的贸易伙伴与市场。在东南亚,印度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的贸易洽谈进展顺利,双方在农产品、制造业等领域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印度尼西亚贸易部长表示:“印度和印尼有着巨大的经济互补性,我们欢迎印度企业加大在印尼的投资,共同开拓区域市场。” 在非洲,印度也在利用其长期积累的政治与文化影响力,加强与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国的经贸联系,试图将非洲大陆打造为印度商品的新兴出口目的地。
而美国国内,对于特朗普政府对印加征关税的决策,也并非一片叫好声。美国农业协会强烈反对,因为印度是美国农产品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忧心忡忡地指出:“若失去印度市场,美国大豆农将面临严重的销售危机,数以万计的农户生计将受到影响。” 美国科技企业也坐不住了,苹果、谷歌等公司在印度拥有庞大的产业链与消费群体,加征关税可能导致印度市场对美国科技产品需求锐减,同时印度本土科技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进一步冲击美国科技巨头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距离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美印双方仍未展现出丝毫妥协的迹象。这场因能源贸易引发的外交与经济博弈,已远远超出了双边范畴,牵动着全球能源市场、贸易格局以及地缘政治的敏感神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称,美印贸易冲突的升级将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严重阻碍,尤其是在当前全球供应链尚未完全恢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任何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都可能成为压垮全球经济的 “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究竟是美国凭借其经济与政治霸权迫使印度就范,还是印度凭借自身庞大的市场潜力与坚定的外交立场扛住压力,亦或是双方在最后关头寻求妥协,达成新的利益平衡?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而每一次双方的表态与行动,都可能成为改写全球经济与政治版图的关键变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