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与电动车价差缩小,德国品牌成最大赢家
燃油车价格上涨,优惠幅度减少,使得电动车吸引力日益增强。这一趋势,尤其让德国车企受益。行业专家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的计算显示,在考虑优惠及其他价格因素后,目前最受欢迎车型中,电动车与燃油车的平均价格差距已不足3000欧元,而一年前这一数字还超过两倍。
这一比较基于各自最受欢迎的20款车型的平均成交价(含优惠),虽然车型并非完全可比,但变化趋势依然明显。“电动车正在打通进入欧洲和德国的道路”,杜登赫费尔表示,“价格走势是决定性因素。”
导致差距缩小的原因,一是燃油车厂商提高标价、减少折扣;二是电动车价格下调、优惠增加。目前燃油车与电动车的平均优惠率几乎持平,均在17%左右。而在今年1月,电动车的优惠率还比燃油车低约3个百分点。
价格下降推动销量增长
价格差缩小显著推动了近几个月电动车销量的增长,并可能在未来持续发酵。德国及其海外子品牌是这一轮增长的主要受益者。根据德国机动车管理局(KBA)今年1月至7月的注册数据:
• 大众集团稳居榜首,电动车新注册量达6.16万辆,市场份额近21%。若加上斯柯达、奥迪、西雅特等子品牌占据的第1、第3、第4和第5位,以及排名第15的保时捷,大众集团在德国电动车市场份额接近46%,总销量近13.6万辆。
• 排名第二的是宝马集团,其核心品牌销量2.8万辆,是唯一打入大众集团前列阵营的非大众系品牌。包括Mini在内,宝马集团电动车总销量达3.55万辆,市场份额12%。
• 随后是梅赛德斯(1.74万辆)、现代(1.57万辆)和欧宝(约1万辆)。
• 特斯拉已跌至第九位,注册量仅1万辆。仅看7月,特斯拉在德国甚至跌到第14位,反映出该品牌在部分消费者中的热度下滑。
在电动车市场表现超出整体市场的品牌有大众集团及宝马,而梅赛德斯与欧宝则未能做到。
此外,自今年初欧盟更严格的CO₂车队排放限值生效以来,许多车企必须加大电动车销售力度,以满足排放目标,这也可能推动了价格调整和销量增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