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8-7 23:50

征收250%关税?特朗普又反悔,来北京吃晚宴可以,但须满足1条件

作者:微信文章
2025年进入下半年,中美互动再度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近期,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番言论引发外界强烈关注。他暗示,如若中方发出正式邀请,并且中美之间在贸易方面达成某种共识,他并不排除访华、甚至参加高级别晚宴的可能。这一表态,较之此前其否认访华计划的言论,无疑形成鲜明反差。



就在不久前,特朗普还坚称有关其访问中国的消息均为媒体臆测,明确表示“未接到邀请”,也“没有此计划”。然而,仅过数日,他的说法却发生明显转变。他不但提及“如果中方愿意邀请”,还特意提出“必须达成协议”的前提,才可能重启访问进程。这种变化传递出一个关键信号:特朗普虽然立场反复,但对与中方重启对话并非全然排斥,关键在于美方如何定位自身战略利益。

特朗普强调,中美如需恢复高层互动,首先必须在经贸层面达成具体成果。这里的“协议”显然并非泛泛而谈,而更可能指向包括关税、投资审查、技术出口等多个敏感领域的磋商成果。美方期望在正式互动前确保自身利益优先得以保障。



在访华问题释放“转圜信号”的同时,特朗普却又在经济政策上表现出强硬姿态。他公开表示,将于下周宣布新一轮对外加征关税的措施,覆盖范围包括关键技术产品与制药领域。其中,医药产品的关税税率或高达250%。这种做法背后隐藏的逻辑,其实早已有迹可循。

表面看,特朗普此举意在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强化本土就业,并提升产业链安全性。然而,从全球化趋势及美国对外依存度的现状看,这种通过极端贸易政策实现“再工业化”的设想难度极大。尤其在医药领域,美国在多个核心原材料方面依赖中国和印度等国。短期内通过加征关税强迫企业重塑供应链体系,既不现实,也可能带来不可预估的次生效应。



不仅是中国,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日本、韩国等也在密切关注特朗普的贸易动态。过去几年,为了避免贸易战,这些国家在关税问题上作出诸多妥协。然而特朗普保留“临时修改关税细节”的权力,让原本稳定的协议变得缺乏保障。今天是医药和芯片,明天是否会轮到汽车、能源甚至日用品?没有人能确定。

特朗普此时再次抬出关税大棒,背后或不仅是经济考量,更有其政治算盘。面对即将到来的总统选举季,他需要在选民面前展现其“强硬捍卫美国利益”的姿态。对华、对欧、对日一视同仁的关税政策,既可激起部分国内民意支持,又有助于拉拢产业资本的青睐。

面对美方言辞与行动之间的反复摇摆,中国始终坚持稳定、理性的对外策略。无论是贸易谈判还是高层互动,北京始终强调合作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这也是中方多次重申的底线:不能以胁迫或单边主义为谈判基础。



不少曾向美方作出让步的国家或许已开始意识到:在缺乏国际规则保障的框架下,单边妥协换来的只是更多“被动跟进”。反观中国,在此前多轮关税压力下选择坚决反制、坚持自我发展道路,反而赢得了更多国家的尊重。如今,包括部分西方企业也在重新评估“脱钩”带来的代价,重新调整全球布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征收250%关税?特朗普又反悔,来北京吃晚宴可以,但须满足1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