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8-6 14:44

【解码新世界】美国关税“一国一策”策略:东盟贸易格局将洗牌?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 成果简述

作者:微信文章


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RCEP核心,“一带一路”关键支点。当前特朗普政府对东南亚推行“一国一策”精准关税策略,通过美越、美印尼等双边协议形成差异化贸易壁垒,对中国区域贸易主导权构成严峻挑战。越南协议将关税从46%骤降至20%,印尼协议更设定19%基准关税并加征转运税,均以市场开放和巨额采购为交换条件。这种逐个击破的谈判模式可能瓦解东盟大市场,导致区域内贸易规则碎片化。越南尚未正式确认协议关键条款,印尼则已签署具体文件,显示东盟国家对美妥协程度差异显著。若该模式扩散,中国作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将受贸易转移效应冲击,部分商品可能被美国协议国替代。更紧迫的是,美国通过精准化关税正在重构东南亚产业链分工,中国需警惕区域贸易格局被美国“分而治之”策略重塑的风险。

* 本文隶属于高金智库成果简(要)报系列,执笔人为高金智库兼职研究员、开泰中国首席经济师肖蕾,指导专家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高金智库)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兼聘教授刘晓春。本文较报告原文有所删减,原报告名称为《美国关税“一国一策”对东盟区域贸易格局影响及我国应对建议》。


PART 1

美国关税“一国一策”策略概览

2025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对越南、印尼等东盟国家实施差异化关税政策:对与美合作积极的国家实行较低关税,对转运中国货品增收惩罚性关税。越南关税从原先威胁的46%骤降至20%,印尼则统一征收19%关税并对来自其他高关税国的转运商品加征额外税。作为交换,越南和印尼均承诺大幅开放本国市场、零关税进口美国商品,并签署了数十亿美元的采购协议和投资项目。这种“基础关税+浮动关税”的双轨关税设计,严格限制所谓“越南制造”或“印度尼西亚制造”商品的范围,从而对中国货品经第三国转运设下高门槛。同时,美国加强了原产地规则审查:要求提供完备的生产证明,并明确规定35%-40%的价值须在该国本土创造,否则不能享受优惠关税。综合来看,美国正通过单独谈判、一国一策的方式,借助巨大市场和采购承诺,对东盟各国进行“奖惩式”差别对待,以此重塑区域贸易规则和谈判格局。



图1:截至7月15日东盟各国关税结构(%)

数据来源:The White House,Bloomberg,Truth Social

PART 2

对东盟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美国新政加剧了东盟内部的竞争与分化。短期看,越南和印尼在获益于关税下调之时,出现了出口“抢跑”现象:出口商提前出货以规避未来可能的高税,如2025年4-5月越南对美出口同比暴增逾18%,大幅推高当季经济增速预期。相关机构迅速将越南2025年GDP增速预测从5.3%上调至约6.7%。但这种提前透支式增长不可持续,随着7月新关税正式落地和全球需求放缓,下半年出口增速料明显回落。长期看,贸易顺差缩窄与国际收支压力日益凸显。如越南经常账户高度依赖对美贸易顺差,若出口优势减弱、进口增加,其400亿美元以上的货物顺差将难以覆盖服务逆差和利润汇出,令经常账户陷入赤字风险,同时加剧越南盾的贬值压力。2025年7月初虽传出利好消息,越南盾却跌至历史最低点(约26195兑1美元),反映市场担忧:贸易条件恶化可能使外汇储备流出、金融面临更大动荡。



图2:越南出口增长趋势(%YoY)

数据来源:General Statistics Office of Vietnam,CEIC



图3:越南盾汇率变化

数据来源:Bloomberg,KResearch

与此同时,其它东盟国家面临严峻挑战:高额关税正迅速侵蚀泰国、马来西亚等传统制造业基地的出口竞争力。例如,若泰国无法在截止日前另行谈判,其对美36%的关税将使电子、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陷入不利,投资者可能将其视为“高风险”制造地。印尼虽通过与美谈判取得较低关税(19%),却需承诺巨额采购美国商品并加强转运监管,其以市场准入换取低税率的模式需要付出巨大经济代价。总体而言,美国的精准关税策略造成区域内贸易壁垒层层叠加,实质上时刻威胁着东盟自由贸易规则和统一市场的稳定。

PART 3

区域贸易竞争格局变化

在美国“一国一策”策略下,东盟供应链可能正在经历一场“二次转移”。过去几年全球产业链开始从中国向东盟转移,现阶段则出现从高关税国家(泰国、马来西亚)向低关税国家(越南、印尼)重构的趋势。跨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布局不再仅仅取决于成本和基础设施,而是高度依赖各国政策走向。在关税结果未明朗前,多数企业采取观望态度,推迟投资和产能调整,短期内使外资流入和贸易增长受阻。

东盟内部也由此形成分层竞争态势:越南、印尼因较低关税获得短期出口优势,但也加剧了对美国政策的依赖;泰国、马来西亚若无法及时应对,将面临产业链外移和投资下降的风险。加之美国此举可能引发更多贸易协议谈判,东盟原有的多边贸易秩序可能因此进一步碎片化。这些变化对中国构成挑战:作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中国需防范因贸易重心向美协议国转移而导致出口市场丧失,以及供应链重组中丧失话语权。

PART 4

中国的战略应对与建议

面对美国差别化关税策略带来的新形势,中国应采取系统应对措施:

1

深化区域合作,

构建多元贸易网络。

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框架,加强与受冲击较大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的合作。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拓展贸易和投资,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如中老泰铁路等),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与技术转移,同时推广人民币跨境结算,帮助这些国家多元化市场,降低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此举既能稳定东盟内部合作,也有助于巩固中国在区域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形成互利共赢的紧密合作格局。

2

优化供应链布局,

强化企业应变能力。

针对当前政策不确定性,政府与行业组织应建立风险对冲机制,为在东盟投资的企业提供政策预警和投资指导。可考虑组建投资风险保障基金,为企业在政策变动时提供缓冲;同时鼓励企业推行“中国+东盟+第三方”多元化布局,在继续深耕东南亚的同时,探索诸如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支持企业加快产业升级,落实数字化、绿色发展战略(如新能源和跨境电商),提升附加值,以增强对外部冲击的抵御力。

3

推动多边合作,

塑造包容贸易规则。

面对美国的双边分化战略,中国应积极倡导并深化多边或区域合作。加速落实RCEP各项承诺,探索电子、汽车等关键产业的区域合作规则,建立供应链安全和应急贸易机制,提升东盟经济体系整体韧性。同时,通过金砖国家、新兴市场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倡导开放合作理念,推动制定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新贸易标准。通过提供更加开放透明且不附加过多条件的合作模式,中国可以成为区域供应链重构过程中的稳定力量,吸引更多国家参与构建共享共赢的贸易新秩序,从而有效抵消美国“分而治之”带来的消极影响。

*注释:

原产地认定主要采用两个核心标准:一是增值比例标准,要求商品至少35-40%的生产成本必须在本土产生;二是税则号列变化标准,即商品在本土的加工必须足以改变其海关税则分类。



三步将 “高金智库” 公众号

设置为星标

点击文章上方蓝字 “高金智库SAIF ThinkTank” ;

进入右上角 “...”;

把高金智库 “设为星标” 。





高金智库SAIF ThinkTank官方网页已上线。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中文网页:

https://thinktank.saif.sjtu.edu.cn/

英文网页:

https://en.saif.sjtu.edu.cn/thinktank

推荐阅读



“交流互动 谋篇布局” 2025高金智库研究工作会议暨高金智库专家团队座谈会成功召开 | 高金快讯



屠光绍:金融领域AI应用“冷”“热”相交织,应发展与规范并重 | 专家观点



李峰:从全球视野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专家观点



朱启贵:如何为提振消费提供统计支撑 | 专家观点



刘晓春:发展普惠金融的目标不在“量” ,更应重“质” | 专家观点

关于我们





版面编辑:霍欣楠|责任编辑:汪 洋

供稿:高金智库
封面:高金智库

监制:汪前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码新世界】美国关税“一国一策”策略:东盟贸易格局将洗牌?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 成果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