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8-6 02:56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产业集群投资机遇 (南疆)

作者:微信文章


哈密市



Hami

现代煤化工

哈密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多、易开采,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高含油率“三低两高”特点,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占全国总量‌1/8‌、新疆‌1/3‌,居全疆首位。三塘湖、淖毛湖矿区的煤炭含油率超10%,最高可达16.3%,是世界罕见的富油煤资源,是煤制油气、精细化工的理想原料。

新能源

风光资源富集‌:拥有全国顶级风能资源,三大风区技术开发量达‌3.03亿千瓦‌,太阳能技术开发量‌32.09亿千瓦‌,荒漠戈壁面积为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提供连片土地资源;开发条件优越‌:年均有效风时超‌3000小时‌,日照充足,光伏总装机容量已达‌286.4万千瓦;政策响应:“疆电外送”;产业援疆:豫哈零碳平台引入投资‌99.8亿元‌,形成“绿电+高端制造”跨区域产业链。

新材料

2024年9月,哈密新查明资源储量达大型以上钛铁矿床1处,中型磷灰石矿床1处,新增铁矿石量35814.69万吨、钛资源量2150.61万吨;磷资源量555.13万吨;铜金属量13.53万吨;镍金属量5.23万吨。镁基资源方面,白云岩批复产能‌154万吨/年‌,原镁产能‌23.5万吨/年‌,为全疆唯一具备原镁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地州,硅基资源‌方面,石英岩预测资源量‌3435万吨‌,保障光伏级硅基材料供给。已建成“钛矿→海绵钛→钛材→钛用品”全产业链,具备年产钛材‌2万吨‌能力,“白云岩→原镁”粗加工链同步完善。

装备制造

哈密被国家确定为千万千瓦级风电建设基地之一,以打造新疆先进装备制造业新增长极为目标,重点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哈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叶片、机舱罩、发电机等主体设备本地化生产。目前,哈密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14家,风电设备各种零部件本地制造比例达70%以上,成为全国第六大和西北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现代物流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及新疆铁路枢纽城市,具备连接东西、辐射中亚的区位优势。铁路方面,将军庙至淖毛湖铁路复线投运后年运能达‌1.5-2亿吨‌,哈密东站扩能改造后货运吞吐能力提升‌40%‌,中欧班列编组效率提高‌25%‌,大幅降低“疆煤外运”成本。预计2025年哈密陆港枢纽货物吞吐量将突破‌1500万吨‌,通过枢纽干线运输规模化、集装化升级,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双循环门户枢纽与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组织中心。

文化旅游

哈密兼具天山雪峰、新疆三大草原之一巴里坤草原、世界仅存三片原始胡杨林之一伊吾胡杨林、世界最大雅丹地貌与翼龙化石聚合地大海道雅丹群等南北疆标志性景观,形成“一日游四季”的立体旅游资源‌,且大海道国际探险公园作为国内罕有的合法穿越无人区,吸引全球自驾与探险爱好者,2024年拉力赛等活动带动游客量增长超‌40%‌‌,以丝路文化与现代文旅深度融合以及特色IP开发为核心正加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旅高地。

吐鲁番市



Turpan

煤炭煤电煤化工

吐鲁番市煤炭资源总量达‌5651亿吨‌,占全国总量的10.85%、新疆的25.8%,被誉为“中国煤仓”,沙尔湖、库木塔格、艾丁湖、伊拉湖四大煤田首尾相连,形成超1000平方公里的整装开发带,煤层埋藏浅(普遍<1000米)、可采厚度达30-50米,煤质以低硫、低磷、低灰分的长焰煤和气煤为主,发热量高,是煤制油、煤制气的理想原料,煤化工原料适配性全国领先。

绿色新能源

风能:小草湖风区年等效发电小时超2800小时,风电技术经济可开发量‌4010万千瓦‌;楼兰风区有效利用时长1800-2300小时,全域风电理论可开发量超‌1亿千瓦‌;太阳能:年光照时长长、强度大,光伏技术经济可开发量‌9800万千瓦;热力资源:夏季地表温度达‌70℃‌,光热发电优势突出;土地开发:库木塔格沙漠等区域适宜规模化集中连片开发,土地协调成本低。

硅基新材料

吐鲁番石英石资源储量大、品质优,能够支撑硅基产业链源头供给,依托丰富的煤炭和风光资源,形成“煤电硅”绿色循环,降低成本,鄯善县还建有全球最大工业硅和有机硅生产基地,产能占全国1/3。

装备制造

依托全球级风能资源和光伏潜力,已建成覆盖风机整机、叶片、塔筒、机舱罩的全产业链,其中“广东技术+新疆资源”粤新集团年产千台整机及全球最大碳纤维叶片生产线尤为突出,使吐鲁番形成了从风电项目建设到装备制造的完整产业生态。

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

吐鲁番市依托吐哈盆地15.75亿吨石油和3650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构建了集勘探开发、储运调峰(温吉桑储气库群20亿方/年)、精深加工(多聚甲醛/针状焦)于一体的千亿级油气产业集群。

农林牧产品加工

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为农业、园艺业、有机瓜果蔬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使这里盛产葡萄、哈密瓜、反季节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是名副其实的“葡萄和瓜果之乡”,被誉为“葡萄圣城”。

特色文旅

吐鲁番旅游文物资源富集,共有A级旅游景区44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10处、3A级景区19处、2A级景区13处、1A级景区1处;现有不可移动文物遗址1491处,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已发现文化遗址200余处,出土文物4万多件,历史上至少使用过18种以上古文字、25种语言,是世界上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的交融交汇点。

现代物流

吐鲁番市现代物流产业以空港枢纽为核心,依托立体交通网络与创新技术应用,构建辐射中亚的商贸物流体系。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谋划推进吐鲁番航空货运枢纽机场创建工作,吐鲁番成功纳入自治区空港型区域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交河机场全年开通航线52条、通航城市42个,旅客吞吐量近60万人次、超前四年总和,货邮吞吐量增长338%,进出疆“首选地”地位愈发凸显。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Bayingolin

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

巴州拥有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探明石油储量超10亿吨、天然气储量超1万亿立方米,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年产油气当量连续5年突破3000万吨;依托库尔勒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从勘探开发到炼化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年加工能力达600万吨;毗邻西气东输工程起点,通过多条油气管道实现资源高效外输,同时发展甲醇、聚丙烯等下游化工产品,构建了“油气开采—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体系。

绿色矿业和新材料产业集群

巴州位于中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两大成矿带,矿产资源禀赋突出‌:探明萤石储量占全疆99%,位居第一、钾盐占全疆98%,位居全国第二、锂铍矿和富铁矿探明储量均居全疆前三。石英矿和萤石资源为硅基、氟化工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巴州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棉花良种繁育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棉花种子生产基地。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带的重要承载区和交通运输节点,境内航空、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出疆第二条大通道位于境内,交通运输便利,为棉花产业链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支撑。

新能源产业集群

巴州拥有丰富的风力和光热资源。新疆九大风区之一罗布泊风区位于巴州若羌县境内。据测算,全州风能可开发量7217万千瓦,其中若羌县风能可开发量就占5190万千瓦。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光伏新能源开发利用装备产品提供了市场需求。

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

林果:种植面积达‌124万亩‌,年产量超‌80万吨‌,已形成库尔勒香梨、红枣、轮台白杏、酿酒葡萄四大特色产业带。

棉纺:棉花种植面积‌300万亩‌,纤维长度达‌30毫米以上‌(超国际标准);依托95家纺织企业形成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百亿元‌。

红色产业:辣椒‌种植面积‌56.78万亩‌,红色素含量‌高出全国均值3个百分点;番茄‌红色素含量‌达国标2倍。

葡萄酒:焉耆盆地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培育27个酿酒葡萄品种,国际赛事屡获金奖。

‌生态农牧‌:巴音布鲁克羊等“草原四宝”特色鲜明,形成独特生态产品体系。

阿克苏地区



Aksu

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

阿克苏是塔里木油气开发的主战场和西气东输工程的主气源地,地区境内已累计探明石油储量31.21亿吨、凝析油储量2.76亿吨、天然气储量超过2.4万亿立方米,占塔里木盆地已探明石油储量的837%以上、天然气储量的93%。

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集群

阿克苏地区是国家确定的新疆重要煤炭、煤焦化、煤化工基地之一,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探明储量53.6亿吨,煤种以焦煤、贫瘦煤、气煤为主,部分煤种在全疆乃至全国稀有,焦煤储量占全疆的83%,居全疆前列篇;是发展焦化及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潜藏“优势区”,也是全疆规划建设的“五大煤田”之一。

绿色矿业产业集群

全地区已发现各类矿种83种,占全疆已发现矿种153利中的54.3%,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34种。金属矿产包括:金、锰、铜、锑、铌、钽等;非金属矿包括:岩盐、石英岩、石灰岩、白云岩、高岭土、石膏矿、石墨、玄武岩、大理岩、花岗岩等。

粮油产业集群

2024年,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四大主粮面积保持在567万亩,其中:种植冬小麦250万亩,水稻10.6万亩,玉米253万亩,薯类6万亩,豆类、大麦、荞麦等2万亩。以花生、油菜、胡麻为主油料面积达16万亩。

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棉花种植面积稳定,皮棉年产量超百万吨,其中长绒棉产量占全90%以上,被誉为"中国长绒棉之乡",是世界最好的长绒棉产地之一,长绒棉也是80-300支高支纱和特种纺织工业的最佳原料。

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

阿克苏农业资源禀赋,素有“瓜果之乡”之美誉,是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基地,阿克苏“冰糖心”苹果享誉全国。林果总面积稳定在450万亩,挂果面积438万亩。

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

阿克苏地区已建成“百万西门塔尔牛”养殖、“多羔肉羊优势区”、骆驼、驴产业发展已具规模,“拜城油鸡”“新和鸽”等特色品牌积极打造,乳制品加工业发展深入推进,畜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推进光伏治沙、光伏制氢、二甲基亚砜、大马力混动拖拉机、清洁能源装备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产业集群。

文旅产业集群

阿克苏是“古丝绸之路”上政治、经济、军事、贸易的中心区,形成了享誉世界的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现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共有8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71项。

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辐射南疆区域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地位初步形成。目前已形成家居建材、钢材交易、汽车交易和报废拆解、大型机械租赁、纺织及纺织类机械零配件、保税物流、农副产品、农资、花鸟宠物、药品医疗器械、特色餐饮、文化产业等12个商贸业态,已投运商贸物流园区达37个,共引进入驻企业和商户8240家,年营业额达300亿元。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Kizilsu Kirgiz

新能源产业

依托"年均2799小时日照+151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100%绿电电网"三大核心优势,正加速建设南疆千万千瓦级"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

新材料产业

顶级矿产资源禀赋,已探明69种矿产、546处矿床,重点开发锰(2025年规划新增200万吨)、铅锌(60万吨)、金(15吨)等矿种,科邦锰业目标锰矿保有储量超2000万吨;“绿色矿山+低碳冶炼”模式,紫金矿业建成全国首个矿冶全链零碳项目;政策创新,颁布全国首部绿色矿山地方性法规,构建锰矿冶炼(及钒钛新材料深加工产业集群,推动矿业产值向‌500亿元‌级跨越。

新加工制造业

新加工制造业依托口岸优势,基于“三大布局”“四大产业”战略,聚焦金属矿产精深加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农副产品与纺织加工与新兴制造与跨境加工等企业打造装备制造业基地,拓展优质农副产品进出口加工基地。

新业态产业

大力培育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新能源汽车推广等现代服务业,建设5G智慧园区、智慧口岸,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喀什地区



Kashi

粮食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2024年粮食和食品加工产业依托喀什地区829.77万亩粮食作物,重点培育发展4条重点产业链,即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水稻、小米)产业链、玉米产业链、油料产业链、甜菜产业链,粮食和食品加工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44.9亿元,增加值43.74亿元。

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2024年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707万亩,预计皮棉产量103万吨,占全疆总产量的18.2%,是全疆棉花生产大区之一。全地区现有棉花加工企业(轧花厂)42家。截至目前,全地区已投产纺锭规模为477万锭、在建317万锭,主要分布在喀什经济开发区、巴楚县、麦盖提县、莎车县。现有投产织布(含织布环节)企业19家,已安装织机5303台,在建4000台,主要集中在巴楚县、岳普湖县、麦盖提县。现有纺织服装企业246家,规上企业61家,年产值上亿元企业20家。

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产业集群

优质果蔬:自然禀赋优越‌:年日照时长达2626—2930小时,昼夜温差大,利于果蔬糖分与营养积累,水土条件‌:昆仑山雪水灌溉,病虫害少,农药用量低,具备绿色有机生产基础。耕地及后备资源超2400万亩。畜牧产业:牲畜存栏‌683.85万头(只)‌,家禽存栏‌950.21万只(羽)‌,享受自贸区税收、农业用电‌0.31元/度‌等优惠政策。

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集群

喀什地区是新疆规划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规划建设巴楚、莎车千万千瓦级,其他县市以百万为单元的新能源基地,累计获批光伏规模1754万千瓦,光伏并网装机规模648.6万千瓦。全地区水能理论蕴藏量89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546.8万千瓦。全地区电力装机总规模达到895.7万千瓦,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规模达到818.2万千瓦、占全地区电力装机的91.35%。喀什地区山区和戈壁荒漠占7万平方公里,广阔充足的未开发利用土地为喀什地区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光伏基地建设提供了土地保障。

绿色矿业及加工产业集群

喀什地区矿产资源具有矿种较多、矿产地分布较广等特点。截至目前,喀什地区现有有效矿业权178个,其中:油气矿业权27个(探矿权23个、采矿权4个)、非油气矿业权151个(探矿权72个、采矿权79个)。

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

喀什地区目前有油气勘探开发企业5家,油气田4个(其中油气田2个,气田1个,油田1个,分别是巴什托普油气田、亚松迪天然气开采、巴什托普油田石油开采、柯克亚气田油气开采,4个油气采矿权内累计提交技术可采储量石油819.38万吨、天然气215.07亿立方米。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集群

喀拉吐孜矿区面积约58.68平方公里,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97亿吨,已核准批复的3个煤矿总产能240万吨。

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喀什现有装备制造企业100家,主要以输配电装备、光伏装备、农牧机械及农产品加工装备、节能和环保装备和基础零部件制造为主。新材料产业生产企业84家,主要生产新型建材和石英晶体器件、半补强炭黑、碳纳米管。喀什凭借“光热资源+矿产储备+自贸政策+中亚市场”四维优势,正构建“新能源驱动、新材料支撑、高端制造出口”的产业生态链。

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

喀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多元文化交汇‌和‌独特资源禀赋‌: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拥有‌多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和‌A级以上景区77家(帕米尔高原、塔县金草滩等),融合了维吾尔、塔吉克等多民族文化;依托‌“五口通八国”区位‌,2024年接待游客超‌4198.38万人次,自贸区政策推动跨境旅游合作;‌“旅游+”业态‌蓬勃发展,沙漠探险、非遗手工艺体验等特色项目带动文旅消费升级,全年旅游收入358.88亿元。

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发展优势在于其‌“枢纽区位+开放平台+智能基建”三位一体战略‌:作为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和丝绸之路核心节点,依托"五口通八国"区位优势,航空方面初步形成以喀什徕宁机场为核心,以莎车机场、塔什库尔干机场和图木舒克机场为辅助的航空运输网络;铁路方面初步形成以喀什为枢纽,连接疆内外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的三条铁路通道,以及规划布局中欧班列和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通道;自贸试验区政策吸引大批外贸企业入驻,2024年喀什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994.4亿元,贸易总值位列新疆第2。

和田地区



Hotan

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

凭借‌“强光照+大温差+净水土+生态隔离"”组合优势,构建了绿色有机果蔬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需持续强化节水技术应用(如光伏联动滴灌)、拓展抗逆品种(如耐旱沙棘),并深化“沙域生态品牌”价值转化‌。

绿色矿业

已发现矿产61种,涵盖全国36种战略性矿产中的19种(占比52.78%),包括铅锌、锂铍、铜、金、玉石等核心资源,其中铅锌、锂铍储量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锑矿金属量21万吨,世界第一;铅锌矿金属量2083万吨,亚洲第一;锂铍矿氧化锂160万吨,亚洲第二。

新能源新材料

风光资源方面,光伏资源全国领先,年日照2470-3000小时,荒漠戈壁占比63%支撑2000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建设,风电开发加速推进。资源技术方面,61种矿产(含19种战略矿产)支撑锂电新材料千亿产业链,风光储氢甲醇一体化等创新模式实现能源增值转化。

装备制造

和田地处新疆南通道中心位置,西联东出、南通北达、空中大通道便捷高效,产品运输畅通,市场辐射面广;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有充足的电力供应保障;城乡富余劳动力60余万人,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国家和自治区政策红利叠加,多方面优势利于发展。

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

和田地区已形成以牛、羊、鸽、兔、鹅为主的特色畜禽养殖集群,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繁育、饲养、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文化旅游产业

和田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拥有约特干故城、尼雅遗址等丝路遗迹,和田博物馆藏有“五星出东方”等国宝级文物;自然景观多样,昆仑山生态走廊(雪山/草甸/森林),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林与绿洲景观;世界级手工艺瑰宝,艾德莱斯绸——“二十一世纪最后的手工业”、和田地毯——丝绸之路上千年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成为文旅商品核心IP。


投稿邮箱:tzxj_invest@163.com


投资新疆 官方账号公示微信公众号:投资新疆抖音:投资新疆

了解更多招商项目、产业信息快速点击下方链接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产业集群投资机遇 (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