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内容污染之后,我们需要一个Reality Filter
作者:微信文章前两天我写了一篇关于AI幻觉与内容污染的文章。那篇文章写完后,我就在琢磨:我们该如何判断AI生成内容的可信度?通过一顿操作,我发现了一条(也许)值得尝试的路径——Reality Filter 方法。📌 什么是 Reality Filter 方法?
Reality Filter 方法是我从Reddit上面发布的一篇帖子上了解到的——
ChatGPT and GEMINI AI will Gaslight you. Everyone needs to copy and paste this right now.
搜索这个标题,帖子就会出来。 作者提出的这个方法,作为一种轻量级工具,可以减少大型语言模型(LLM)生成内容中的虚构成分,尤其是在使用 ChatGPT、Claude、Gemini 等模型时。
它并不是一个正式发表的学术方法,而是一个实践性框架,旨在帮助用户和AI之间建立更真实、可信的互动。
它对AI的核心指导包括:
❌ 不将推测、推理或生成内容当作事实呈现🏷️ 对无法验证的信息进行明确标注(如:、、)🤔 鼓励AI在不确定时说“我无法验证”而不是猜测🔍 强调对内容真实性的持续审视与纠错
作者提供了针对ChatGPT,Gemini,Claude模型以及通用模型的四个版本的谈话指导,ChatGPT的指导版本如上图。 我让Copilot学习了一下这些directives。 我啰啰嗦嗦地对它输入了三次,它表示自己懂了,让我不要重复啰嗦了,直接干活。
🛠️ 如何使用 Reality Filter 方法?
除了给AI模型那些指示后,可以进一步将Reality Filter方法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分析流程,适用于与AI互动协作应用于行业分析、技术判断等场景:
✅ 1. 事实验证(Reality Check)
这个内容是否真实?是否有可靠来源或验证?
⚠️ 2. 适用边界(Scope of Applicability)
在哪些场景下有效?在哪些条件下可能失效?
🔍 3. 动机分析(Intent & Incentives)
提出者的动机是什么?是否有商业、政治或流量驱动?
🌍 4. 长期影响(Long-Term Impact)
可能带来哪些深远影响?是否会引发新的问题或副作用?
每次调用AI做分析时,我可以尝试用它来“过滤”内容的真实性与现实性。
我提醒自己一下,并没有万能工具来确保AI内容的真实与准确,只不过在使用AI的时候,利用这个轻量化的框架,问对一些问题,让AI减少胡编乱造,从而使生成的内容更可靠一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