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7-21 03:04

赵昌文院长出席“一带一路”科技金融圆桌会议并作主题发言

作者:微信文章
2025年6月12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金融赋能创新合作圆桌会议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岭南学院教授赵昌文受邀参会并作主题发言,围绕“构建创新友好型金融体系”提出关键见解,强调科技创新需要“耐心资本”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协同发力。



本次会议由科学技术部、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吸引200余位中外嘉宾参与,旨在以金融力量赋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会议发布《“一带一路”科技金融合作共识》,呼吁推动各国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发展。

赵昌文院长在演讲中指出,在创新领域,构建创新友好型的金融体系极为关键。为什么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大多不是创新中心?因为资本都爱快回报,一股脑流向短期获利的领域,可科技创新需要的是大规模、长周期的“耐心资本”。因此,促进创新需要政府提供金融基础设施并通过政策工具改善市场的风险收益结构,构建开放式的创新友好型金融体系。

创新成功的密码还在于“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创新领域中,既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深圳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其创新活力源于6个鲜明的“90%”特征:超过90%的创新型公司都是本地企业,90%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内部,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工作,90%的研发资金来自企业,90%的重要专利出自企业,90%的重大科技项目的专利也来源于企业。

杭州则展现了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上的强力引导作用,其核心体现为3个“15%”的财政投入机制:市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要达到15%以上,市本级每年新增财力的15%以上要用于科技收入,现有产业政策资金中的15%集中投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与会专家还围绕金融机构如何为创新铺路,形成良好的科技出海“生态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赵昌文

教授

经济学博士,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科技金融、可持续发展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数字经济学会会长,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高级咨询专家,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厦门)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全球能源转型委员会(ETC)委员。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企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

来源:川观新闻、上游新闻

初审:魏希

审核:李兵

审核发布:黄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赵昌文院长出席“一带一路”科技金融圆桌会议并作主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