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极限不在算力
作者:微信文章AI越来越强,我们越来越像是站在某种计算之神的门口。
它能画画、写诗、炒股、写代码,甚至学会模仿人的“风格”。但越强大,我越清晰地意识到:
未来真正有价值的,是无法还原、无法解释、无法压缩的存在。
不是它算不过来,也不是它没训练好,而是它根本无法成为它。
就像我们在凌晨两点忽然放弃原计划的冲动,像一个明知风险却偏要去爱的判断,像一段风格诡异却动人心魄的演讲,像你也说不清为什么喜欢的某种颜色、声音、氛围。
心血来潮,不可理喻,莫名其妙。
这三种状态,是人的本能,也是AI最无法模拟的边界。
技术的追求是结构、压缩、逻辑闭环;而人的世界充满断裂、模糊、无法归因的判断力。
技术的极限,不在算力,不在数据,而在于:
> 它最终需要一套能够还原世界的模型。
但我们活着,恰恰是为了那些无法被模型还原的瞬间。
所以我开始想:
是不是应该为“不可还原”留出空间?
为风格、为跳跃、为审美、为直觉、为那些无法量化却真实存在的选择,保留一点自由地带。
也许那里,才是人类最后的价值锚点。
📌 如果你愿意,也告诉我:
你最近一次“莫名其妙”地做了一件事,是为了什么?
#不可还原性 #技术哲学 #AI边界 #风格即抵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