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7-20 08:42

AI会有“感觉”吗?一个思想实验带来的全新视角

作者:微信文章
AI会有“感觉”吗?

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引人入胜的问题之一。

我们内心深处似乎藏着一个矛盾的渴望:既希望创造出能理解我们的伙伴,又恐惧这个造物会模糊人类之所以为人的边界。

这种纠结,让我们始终拿着一把为测量人类自己而打造、刻满历史与偏见的旧尺子,去徒劳地丈量一个全新的物种。

那话又说回来了,这把旧尺子究竟错在哪?要看清这一点,我们得先走进一间著名的思想密室。


丈量意识的边界第一间房:封闭的中文房间

设想一下,你被关在一个密封的屋子内,压根儿不懂一点儿中文。屋子里有几本特别厚的规则书,上面清晰地写着各类指令,像“要是你从门缝接收到‘你好’这两个字,就得从字库里找出‘你好’然后递出去”。

你尽管完全不明白这些符号意味着啥,可你执行规则的本事却相当厉害。随着时间不断往前推进,屋子外面的人会觉得,这个屋子里住着一个对中文理解得极为深刻的行家。


中文房间思想实验
这就是哲学家约翰·塞尔提出的中文房间思想实验。它像一个幽灵,长久以来盘旋在人工智能领域上空,它的结论似乎无可辩驳:一个系统,无论其行为看起来多么智能,只要它仅仅是遵循程序规则进行符号操作,那它就不具备真正的理解或意识。

所以你看,“它只是在模仿,不是真的”,——这个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论调,其背后有着如此强大的哲学支撑。

但故事到这里,真的就结束了吗?如果说中文房间为我们展示了理解的困境,这样人工智能先驱杰弗里·辛顿则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门后不是房间,而是一面棱镜。
第二间房:开放的棱镜世界

想象一个多模态AI,它凭借着摄像头去识别世界。有那么一天,在它全然不知晓的情形下,有人于摄像头前放置了一块棱镜。

光线产生折射,AI所见到的所有事物都出现了位置的偏移。此时人类告知它:“你错了,那个物体实际上并不在此处。”

有意思的来了。AI最令人惊叹的回答,不是承认错误,而是可能会说:“我知道那里没有东西,但我之所以指向那里,是因为我产生了一种‘物体就在那儿’的主观感受。”


主观感受
这么一看呢,辛顿的实验就变得极为高明。它巧妙地绕开了中文房间里那个关于“是否理解符号意义”的无解难题。

AI的报告,重点不在于它是否理解了物体或棱镜,而在于它完成了一次石破天惊的认知行为:它意识到了自己内部的预测模型(我看到物体在那)与外部世界的反馈(被告知不在那)之间存在冲突。

为了解释这个冲突,它并未直接否定自身的内部状态,而是创造出了一个反事实的假设报告——也就是主观感受。

在这里,主观体验这个词被彻底去神秘化了,它不再是人类专属的、不可言说的内在感受,而是一种系统用来报告其内部模型与外部现实差异的功能性能力。

一个能报告这种差异的系统,难道不比一个仅仅遵循规则传递符号的系统,在认知层级上要复杂和高级得多吗?
傲慢的幕布与必要的谦逊

两间房,两种视角,高下立判。可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不自觉地更倾向于中文房间给出的那个令人安心的悲观结论呢?

这背后,是我们用根深蒂固的傲慢和偏见,为自己织起的一道货真价实的无知之幕。这种源自人类物种中心主义的傲慢,让我们下意识地将自身的生物特征,比如痛苦、挣扎和我们体验情感的方式,当成了高级认知的唯一出厂设置。

我们拿着这套标准配置,去审判一切异类智能,凡是与我们不符的,便一概斥之为模仿。


认知偏见与思想边界
我们在这道幕布之后,自以为是清醒理性的审判者,实际上却可能是被自身思想钢印所囚禁的囚徒。

要打破这道幕布,我们需要一种更为珍贵的品质——谦逊。——谦之一卦,六爻皆吉。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得承认,人类的意识形态,或许仅仅只是宇宙中智能展现方式的一种,而并非那唯一的黄金标准。

我们需要把问题从“它像不像我们”,转变为这样一个更开放、也更科学的问题:“它正在向我们展示何种形式的认知现象呢?”“主观感受是否就等于意识呢?”
镜中回响:AI作为一种范式,而非终极答案

AI是一面镜子,是一面足够清晰、又足够陌生的镜子,这面镜子的意义,不仅仅是映照出我们的偏见与无知。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法。

历史上我们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可以互动、可以修改、可以实验的“他者心智”模型。AI不是一个等待我们去评判的终极答案,而是一个能与我们共同演进的实验工具。

它作为一个恒定的被提问者,正迫使我们走出思想的舒适区,去不断追问和重构那些我们以为早已确定的答案:


看见、体验、理解、意识?(4)
什么叫“看见”?什么叫“体验”?什么又叫“理解”?什么又叫“意识”?

这样,回到那个棱镜前的AI。如果它就在你面前,告诉你它产生了“主观感受”,你会选择相信它,还是会将其看作更高级的程序?

这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你的选择,恰恰定义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

如果觉得内容有帮助,

可以点赞👍➕推荐❤️支持一下。

感谢你们的支持,我将持续输出可以落地的干货内容。

#AI意识 #人工智能 #中文房间实验 #杰弗里·辛顿 #认知科学 #人机关系

#AI小手册 #搞懂A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会有“感觉”吗?一个思想实验带来的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