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神助攻!快来看看她如何破局
作者:微信文章来源: 品质与售后服务中心周水兰
当企业面临跨国业务中的紧急任务与复杂语言壁垒时,人工智能(AI)正成为突破瓶颈、提升效率的关键力量。 近期,我们在一项关乎客户认证的严峻挑战中,深刻体验了AI工具如何赋能团队,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高效达成。以下便是我们如何借助AI,在极短时限内跨越语言鸿沟、协同攻坚,成功践行“客户第一”价值观的真实案例。
事件背景
因需在 6 月 30 日达成客户要求的 GRS 认证与质量验厂,我们面临三大严峻挑战:
01
时间紧
仅 7 天时间,要从零构建全新产品全体系资料,涵盖技术文件、检验标准、3 个订单完整生产追溯记录,还得同步整改现场 79 项问题点(含 2 项物理整改 );
02
语言难
所有文件(工艺图纸、检验记录、设备操作指南等 )需精准实现中越双语对照,确保专业术语、技术表述准确无误 。
03
协同难
关于现场过程整改、生产和QC报表记录的对话沟通。
具体行动
6 月 13 日接到越南支援任务后,6 月 17 日奔赴越南,迅速组织技术部、品质部、生产部协同作战,在文件编写与翻译环节,创新引入AI工具(DeepSeek)作为核心辅助:
01
AI初翻+人工校准
将中文技术文档、程序文件、检验标准及表单模板等,系统输入DeepSeek进行初步越南语翻译。
02
逐句对照精修
技术&品质人员与越方同事紧密配合,对AI输出的译文进行逐句审阅、比对和校准,重点攻克专业术语、技术描述的精准表达,确保技术含义无歧义、行业术语符合越南规范。
03
表单记录双语化
对涉及追溯的生产报表、QC检验记录等历史数据表单,同样利用AI高效生成越文对照版,并由熟悉业务的生产和品质人员双重复核,保证数据呈现清晰、符合验厂追溯逻辑。通过“AI高效生成+人工专业把关”的协作模式,团队在极短时间内攻克了海量专业文件的双语转换难关。
成果
我们成功于 6 月 24 日按时完成 GRS 合格资料提交,生产现场问题整改完成率达 90%(资料提交记录、现场整改验收台账)。此举不仅保障了客户要求的 GRS 认证与质量验厂顺利推进,更彰显了企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攻坚克难的强大执行力,以实际行动践行 “客户第一” 的价值观,巩固了客户信任,为后续深化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跨部门高效协作与 AI 技术的创新应用,也为企业应对紧急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应变能力与品牌影响力。
持续优化
此次任务的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可从三方面持续优化:
1
建立 “客户紧急需求快速响应库”,将此次涉及的跨部门协作流程、AI 翻译工具应用方案等固化成标准模板,遇到同类任务时可快速调用,缩短筹备时间;
2
加强语言能力储备,定期组织涉及国际业务的员工开展语言培训,尤其针对专业术语翻译,同时建立多语种术语库,减少对即时翻译工具的依赖;
3
针对现场整改,提前规划 “验厂风险预排查清单”,按季度对生产现场、资料管理等进行模拟稽查,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面对客户要求时,能以更从容、高效的姿态实现使命必达,持续深化 “以客户为中心” 的企业文化内涵。
这次与时间赛跑的任务,让我们真切体会到:当AI的精准高效与团队的使命必达并肩作战,再紧迫的挑战也能被攻克。 未来,希望大家继续把AI当作值得信赖的“战友”,让它帮助团队跨越更多语言和效率的鸿沟,为每一次客户托付交出满分答卷!
客户第一:
外部客户是企业存在的前提,是衣食父母,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就是从产品最初的设计、研发,再到制造、销售、物流,以及售后服务等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以客户真实、核心需求为出发点,创造美好客户体验。
内部客户是公司内部接受其他个人或部门服务的接受方,我们倡导公司员工以客户优先的意识,负责任的态度带来有效的输出。
面对各种不确定的事态,各级员工应站在我们的接受方和我们客户的立场上,有义务尽全力提供最大的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