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共建“一带一路”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啦!
作者:微信文章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助力企业安全有序“走出去”,7月11日,北京市共建“一带一路”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投入运行仪式暨把握共建“一带一路”市场新机遇主题交流会召开,百家企业参会。
会议现场,北京市共建“一带一路”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正式挂牌,围绕政策沟通、商事畅通、资金融通、信息联通、人才相通、风险防控“五通一防”功能,为出海企业提供专业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
发改君了解到,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既实现线上小程序的“便捷性”,也满足了线下会客厅“面对面”。线上服务从便捷度、易用性考虑,选择了轻量化的小程序形式。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北京直通车”,即可一键直达,获取更多信息服务。线下服务目前设有3个会客厅,分别是信保会客厅、CBD会客厅和数字丝路会客厅,为企业提供咨询、交流、活动场所。企业可通过小程序“咨询预约”报名入口提交需求“点单”,后台“接单”后,将安排政府部门、服务机构等相关人员提供“零距离”服务。
“目前,线上平台已集成13个实用功能,累计发布政策、国别、风险、活动等数千条信息。我们希望直通车平台不仅是一个丰富的信息超市,也是一个高效的市场对接渠道,更是一个共商共享、互助共赢的合作平台。”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韩伟表示,面向共建“一带一路”金色十年,北京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下,努力打造“一带一路”高标准建设试验示范。
下一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将久久为功,在品牌培育、要素保障、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等方面发力,持续做好政策支持,助力更多北京产品、北京服务、北京智造“走出去”,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北京智慧”和“北京方案”。
这趟连通海内外的“直通车”都能提供哪些服务,诞生背后还有哪些故事,跟发改君一起来看看吧~
提供“五找”核心服务
打开线上平台,发改君清晰地看到投资管家、国别指南、专业服务、线下会客厅、政策指南、风险动态、资信红绿灯、贸法通等13个功能模块。这些模块主要提供五项核心服务。
找政策方面
设立政策指南和投资备案等模块,涵盖共建“一带一路”公开政策文件、境外投资备案重要规章制度等,力求解决企业政策“找不到、看不懂、用不好”问题。比如以流程图的形式清晰展示发改、商务等部门备案流程,便于企业一站式学习了解。
找服务方面
设立专业服务、商事调解等模块,与法律、会计、信息服务、工程咨询、会展等各大协会对接,梳理国际化水平高、在“一带一路”市场有先行服务案例、有意愿提供公益化和市场化服务专业服务机构。经推荐,汇集法律服务、会计评估、会议展览、市场咨询等12大板块60余家国际化服务机构,系统展示机构介绍和服务案例,为企业与专业服务机构搭建交流平台。
找信息方面
依托中信保风险管控体系,开放性植入了国别指南、风险动态、资信红绿灯等特色产品,也联通了外事部门“境外服务宝”、贸促部门“贸法通”等小程序内容。比如企业人员可通过资信红绿灯查询交易对象的既往信用记录;通过国别指南,可了解174个出海目的国家政治经济状况、政策动向及行业发展等关键风险资讯,助力企业完善风险管控体系。
找资金方面
设立金融产品、牌价查询等模块,展示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的各类政策性金融工具、跨境融资产品,多角度助力企业匹配多元化资金来源。
找伙伴方面
设立了合作央企模块,也加载了合作高校、人才服务信息等,希望助力企业抱团出海、乘风破浪。
坚持企业需求导向
密集组织开展20余场调研,向大量境内、外企业发送调查问卷,与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协会、高校院所、“走出去”企业座谈交流……北京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梳理诉求建议、研究服务模式,旨在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从调研情况看,在政府服务方面,近7成企业希望得到投资经贸政策的咨询指导和国别、市场、安全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服务方式方面,超6成企业希望线上建立快捷易用的信息平台,线下定期举办行业、政金企需求对接活动;特色资源方面,希望得到央企、科研院所、外国投促机构、金融机构等资源支持。46%的受访企业提出了对接央企、高校等资源的需求。
“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北京出海企业中约9成为民营企业,对政策指导、专业化服务、风险防控的需求特别强烈。”市发展改革委开放处处长沈筱婷告诉发改君,平台集成了市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专业服务资源,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发挥国际化专业服务、投资促进机构、国际组织、央企积聚优势,力争做到政策直达、资源直联、服务直通。
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北京品牌
北京作为首都,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2019-2024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和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实现“双提升”。2024年,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达2.12万亿元,较2019年提升30%,占整体贸易总额比重近6成。截至2024年,北京对外投资存量超1100亿美元,位列全国第四;2024年,北京企业境外投资项目844个,创历史新高,对外直接投资额80亿美元以上,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约为2019年的3倍。
北京企业“走出去”的足迹遍布全球六大洲13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涉及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18个行业。高精尖产业特征凸显,科技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外投资额常年名列前茅;人工智能、新能源、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新技术领域一批影响力大、美誉度高的国际品牌和企业加快成长,一批领军企业凭借核心技术、卓越管理、深厚积淀,成功在国际市场脱颖而出,产品受到当地市场欢迎。基础设施领域技术研发、咨询设计、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发挥,参与了肯尼亚蒙内铁路、巴基斯坦瓜达尔国际机场、印尼雅万高铁等重大工程,实施了一批机场、陆港、道路项目。
撰文/刘政 编辑/王希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