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发表于 2025-7-10 16:19

飞行路线有争议,凝结尾迹也对气候造成重大负担

飞机不仅通过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造成巨大损害。欧盟现要求详细报告这些影响,但航空业反对额外的规定。



客机对全球变暖有显著贡献。除了单纯的二氧化碳排放外,气溶胶、氮氧化物以及广为人知的凝结尾迹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气候造成负担。研究人员表示,“非二氧化碳效应”总共占飞机气候损害的60%以上。

因此,近年来德国也在研究如何避开容易形成特别持久的凝结尾迹的空气团。在缺乏燃烧驱动替代方案的情况下,这似乎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可以快速减少航空交通造成的重大环境负担。然而,现在却出现了争议。

凝结尾迹是如何形成的?

当飞机引擎排放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并凝结成冰晶时,就会形成凝结尾迹。这些冰晶附着在引擎排放的烟尘颗粒上。在低温和高湿度条件下,这些尾迹特别持久,并可能发展成人工卷云。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至少十公里的高空,这是商用飞机的常规飞行高度。

凝结尾迹对环境的危害有多大?

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飞行时间。像自然云一样,人工云会将温暖的空气困在较低的大气层中。这在夜间尤其成问题。白天,人工云甚至可以屏蔽太阳的热辐射,保护地球。气候影响还与季节和飞机的地理位置有关。

有哪些避免凝结尾迹的方法?

除了使用产生较少烟尘颗粒的替代燃料外,优化航线似乎特别适合减少凝结尾迹。飞机需要绕道飞行,消耗额外的航空煤油,以避开潮湿的高空空气层。必须测量和比较各航线的环境效应。科学家们来自未来清洁技术架构师(FCA)建议,在预期凝结尾迹较多的航班上,针对性地使用可持续生产的合成燃料(SAF)。

绕道飞行增加煤油消耗是否值得?

欧洲环保组织“运输与环境”估计,仅3%的航班就造成了80%的气候有害凝结尾迹。这些航班主要在大西洋北部航线上,只需在小段航程上调整路线,飞机额外消耗的燃料仅为5%或更少。气候效益是额外燃烧煤油所带来的弊端的15至40倍。然而,这些数据在实践中尚未得到充分证实。

实施中存在哪些问题?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正在进行“D-Kult”研究项目,2024年已有超过100次德国航空公司的定期航班被改道以避免凝结尾迹。相关航班需在汉莎航空、Condor和DHL等公司投入大量人力进行选择和规划。自动化飞行计划缺乏可靠数据,例如整条航线的天气信息。项目参与者表示,目前无法对实际避免的气候效应作出可靠结论。

未计划大幅绕道,因为这会危及整个网络的稳定性。TUIfly警告,即使是小的延误也可能导致重大问题,例如错过起降时段或违反夜间飞行限制,从而需要额外的航班。德国空中交通管制(DFS)还指出,欧洲和大西洋上空的空域非常狭窄,原始飞行计划改为“上下波动”的航线(Yo-Yo航线)将不可避免地引发连锁效应,并增加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协调工作量。

欧盟有何计划?

自今年初以来,欧盟要求欧洲航空公司记录并报告其欧洲航班的非二氧化碳效应。据德国航空工业协会(BDL)称,为此所需的报告系统“NEATS”(非二氧化碳航空效应跟踪系统)预计到年底才能全面投入使用。BDL首席执行官约阿希姆·朗批评说,该工具对航空公司来说仍是一个“黑匣子”。由于缺乏研究结果,NEATS对气候影响的预期结果不可靠,且因保守假设而偏高。

航空业为何要求推迟实施?

BDL担心这将进一步加重欧洲航空公司在与土耳其或阿拉伯地区竞争对手的竞争中的负担。欧盟计划将非二氧化碳效应纳入现有的二氧化碳排放交易体系。这意味着航空公司不仅需要为航空煤油购买“污染权”,还需要为凝结尾迹支付费用。此外,尚不清楚谁将支付环保绕道所需的额外燃料费用。BDL要求暂停实施,直到有更可靠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预计将来自已获批的后续项目SD-KULT,该项目将于2026年启动。

开心果 发表于 2025-7-10 16:19

飞机的飞行路线和凝结尾迹的话题,听起来让人想起一部科幻电影——《天空之城》,只不过这并不是关于飞翔的美好幻想,而是当现代科技遇上气候变化问题时的现实困境。简而言之,飞行不仅仅是把你从A点送到B点,它还可能在不经意间给地球带来一场“小型气候危机”。

### 凝结尾迹:让天空变“云”彩

凝结尾迹的形成过程就像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空气中开了一场冰雪派对:当飞机引擎排出的水蒸气遇到低温,便迅速变成冰晶,与烟尘颗粒相结合,形成了那些我们在高空中能看到的白色条纹。这些人工“云”的寿命有时可以比一些流行歌曲还要长,会在高空中大展拳脚,甚至影响到地面的气候。

### “非二氧化碳效应”:气候杀手的幕后主使

研究指出,飞机造成的气候影响中,有60%来自于二氧化碳之外的因素,这令人瞠目结舌,仿佛发现了一种新的“空气污染界王”。氮氧化物、气溶胶以及坚韧不拔的凝结尾迹都是这些“恶作剧者”,它们悄无声息地加剧全球变暖,尤其是在夜晚,更是如同造云大师,阻挡热量逃逸。

### 航线优化:绕道而行,还能省油?

为了减少这些高空“云的制造”,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富有挑战性的解决方案——优化航线。德国的研究显示,调整航线让飞机绕过潮湿的空气层,可能会显著降低凝结尾迹的形成。不过,这就像是在做一道复杂的数学题,不仅要考虑天气,还要权衡航空燃油的消耗。尽管3%的航班造成80%的凝结尾迹,但单靠绕道飞行增加的5%燃油消耗,能获得的气候效益却是其15到40倍。听起来颇具诱惑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可没那么简单。

### 挑战重重:谁来买单?

当然,实现这一切并没有想象中容易。除了技术的瓶颈,航空公司对于额外成本的担忧也是一大障碍。欧盟计划将非二氧化碳效应纳入现有的二氧化碳排放交易体系,这意味着航空公司不仅得为二氧化碳埋单,还得为凝结尾迹的产生付出额外费用。这样的政策可能让已经承受着激烈竞争的欧洲航空公司感到压力山大,他们要求推迟实施,直到研究结果更为可靠。

### 小结:航天与环保的博弈

最终,在航空业和环保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我们希望未来的航班不仅能带我们去往想去的地方,也能为我们留住一片蓝天和清新空气。而这一切的实现,可能依赖的不仅是科技的进步,还有各方对环境责任的共同承担。毕竟,飞行不仅是为了到达,更是为了让我们共同迎接阳光明媚的明天。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飞行路线有争议,凝结尾迹也对气候造成重大负担